《溫病辨症》~ 凡例
凡例
1. 凡例
一、斯刻首篇,先辨溫病有伏邪、有時邪,與傷寒、瘟疫各有門徑,不可相混。
二、昔賢辨伏邪溫病者,仲景也;時邪溫病者,河間也。今元篇中,獨宗葉天士者,以葉氏能體會仲景伏邪,即《內經》云:「人傷於寒,而傳為熱者,因寒甚則生熱也。」河間時邪,即《內經》云:「五氣入鼻,藏於心肺。」《難經》云:「肺邪入心,則有譫言、妄語也。」故陳修園有云:「醫者之精妙,不在有方之書,而在無方之經是耳。」
三、伏邪有直從里發者,有外邪引動者,最難辨別。特借《內經》標本以解之。
四、葉氏辨時邪在上焦,初受手太陰,次傳手厥陰,終傳手少陰。故元篇中謂:「邪傳手厥陰,須善用方法以驅邪,復出於手太陰,而不可使邪再入於手少陰也。」
白話文:
**一、**此篇首先辨別溫病有伏邪和時邪之分,與傷寒、瘟疫各有不同的病因和治療方法,不能混淆。
**二、**古代名醫對伏邪溫病的辨別由仲景提出;對時邪溫病的辨別由河間提出。今元篇中,獨尊葉天士的說法,因為葉氏能理解仲景所說的伏邪,也就是《內經》所說的:「人受寒邪,轉化為熱,這是因為寒邪過度就會產生熱邪。」河間所說的時邪,也就是《內經》所說的:「五種自然之氣從鼻子進入,儲藏在心肺。」《難經》說:「肺邪進入心臟,就會出現胡言亂語。」因此,陳修園說:「醫生的精湛醫術不在於有無方書,而在於能否體會無方之經義。」
**三、**伏邪有直接從身體內部發作的,也有由外邪引發的,最難辨別。特借《內經》的標本理論來解釋。
**四、**葉氏辨別時邪上犯三焦,先侵犯手太陰經,再傳至手厥陰經,最後傳至手少陰經。因此,元篇中說:「邪傳手厥陰經,必須善於用方法驅除邪氣,讓它再回到手太陰經,而不能讓邪氣再進入手少陰經。」
五、篇中以易消長盈虛之理,定溫病輕重用方之法,故處處要令中和,不可太過不及。
六、溫病以三焦為主,由肺傳心胞,乃由腑傳臟,為逆;傳腸胃,乃由臟傳腑,為順。(《難經》云:「臟病難治,腑病易治。」今由臟傳腑,是自難而易也。)
七、王孟英自序云:「或以傷寒為溫熱,或以溫熱為傷寒,或並熱於風溫,或並風於溫疫,或不知有伏邪為病,或不知有外感之溫熱,甚至並暑暍二字而不識,良可慨已!」(元)有感於斯,故述溫病要辨大同小異以明之。
八、溫病所引必見之症,關乎生命者,列之後篇,其餘骨疼腰痛等症,及平素其人所偏,與引動宿恙者,全在人神而明之而已。
白話文:
五、這段文章以《易經》中的生長消長、盈虛相對的道理,來確定溫病的輕重程度和選擇治療方法的原則。因此,處理任何情況都必須保持中庸之道,不能過度或者不足。
六、溫病主要以三焦為中心,由肺部傳至心包,這是從腑到臟的逆向傳播;由臟到腸胃,則是順向的傳播。《難經》提到,臟病較難治療,腑病較易治療,現今由臟傳至腑,即是從難度高的轉為較容易的。
七、王孟英在他的序言中說,有人將傷寒誤認為溫熱,或反之,也有人將熱混入風溫,或將風混入溫疫,更有人不認識有潛藏的邪氣為病源,或不瞭解有外感的溫熱病,甚至連暑暍這兩個詞都不分清楚,真是令人感慨!
八、溫病所引發的必見症狀,關乎生死的,會被列在後面的篇章中,至於其他的如骨頭疼痛、腰部痠痛等症狀,以及個人常態下所具有的特徵,或是可能觸發舊疾的症狀,則需要靠自己的智慧去理解。
九、斯刻後列表里、虛實、寒熱諸法,不過略備規矩。學者必先審症之輕重,觀人之強弱,察病之新久,視人之老幼,然後對症用意立方為主,不可視此呆法為則。蓋醫乃通天徹地之學,全憑心靈手敏,方能看得活潑潑地。昔孟子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即此意也。
十、篇中論溫熱不用薄荷、牛蒡子,因無風也。冬溫不用薄荷、桔梗、杏仁,恐伐氣也。故(元)仿葉氏運用之意,而擬清露飲一方以補之,豈欲更名自功哉!
白話文:
九、在這段文字中,作者討論了在診斷疾病時需要考慮的幾個原則,包括脈象(表裡)、虛實、寒熱等方法。他強調,學習這些方法並不能替代對症下藥的主導思想。醫學是一門深奧的學問,需要靈活運用智慧和技巧來應對各種情況。正如孟子所說,「過於相信書本,不如沒有書本」,這段話強調了臨牀經驗的重要性。
十、在討論溫熱類疾病時,作者提到不使用薄荷、牛蒡子的原因是因為沒有風邪的影響。在冬季的溫熱病中,避免使用薄荷、桔梗、杏仁的原因是擔心會傷害體內的氣機。因此,作者仿照葉氏的治療思路,擬定了「清露飲」一方,作為補救措施。這並不是為了自我標榜,而是基於實際需要進行的治療調整。
十一、河間《原病式》云:「病熱而寒攻過甚,陽氣損虛,陰氣暴盛,而反為寒,可見熱症未嘗無用姜附之日,不過僅見之症,藉之以治藥耳。我輩莫謂溫病當用熱藥,亦莫謂溫病概禁熱藥也。
十二、篇中溫病末路,每以理中、歸脾等方治之,此因邪氣從汗下而解,已見脾陽虛象,不得不參用治法,實非治溫病正方也。
十三、諸篇註解凡錄前賢精微之語,而必稱以某書者,固不敢襲前賢之功,以為已有耳。可使學者知(元)斯為無非收羅眾長,並非敢杜撰也。其在諸賢之下,略參鄙見者,悉加「元按」二字。
十四、溫病誤投羌、防、柴、葛,辛溫升提之品,而成壞病者,難治。王履所謂:「誤發其表,變不可言。」吾輩不可不預防之。
白話文:
十一、
河間《原病式》中說:「疾病發熱,但寒邪入侵過度,陽氣受損虛弱,陰氣突然旺盛,反而表現出寒症。由此可見,熱症並非永遠不需要用生薑附子,只是症狀表現的差異,需要根據情況用藥而已。我們不能一味認為溫病就應該用溫熱藥,也不能認為溫病就完全不能用溫熱藥。」
十二、
本篇中,溫病發展到最後階段,常以理中湯、歸脾湯等方劑治療。這是因為邪氣從汗液中排出,已經出現脾陽虛弱的症狀,不得不用這些方劑來調理。實際上,這些方劑並非治療溫病的正宗方劑。
十三、
本書各篇註解中所引用的前賢精微之語,都會明確標註出來源,絕非竊取前賢功績,自認為已有。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習者明白,本書主要是彙集眾家之長,並非杜撰。在引用前賢觀點時,如果加入了個人見解,則會在前面加上「元按」二字。
十四、
治療溫病時,如果誤用羌活、防風、柴胡、葛根等辛溫升提的藥物,反而會加重病情,難以治療。王履說:「誤發其表,變不可言。」我們一定要預防這種情況發生。
十五、斯刻為中人初學入門而設,只論風溫、溫熱、冬溫三症,其餘濕溫、暑溫諸證,悉詳《臨證指南》、《溫熱贅言》、《溫病條辨》諸書,茲不復贅。
十六、篇中辨症精微處,均出諸賢註解中,學者當潛心玩察為是。
十七、後彙集諸書察死之訣,欲學者見病現死症,便直云不治,庶免仲景短期未知決診(見《傷寒自序》)之譏。如初起耳聾,(腎開竅於耳,耳聾則真水自涸,如樹已無根。)戰汗痙厥,(溫病以戰汗為佳兆,然汗出淋漓,而或肢搐手冷,謂之邪退正亡。)喘如拽鋸,(肺受辛溫表散而喘促,大汗肢冷者乃火剋金,謂之化源欲絕,雖神清能言,不可云吉。)神昏內閉,(經云:「心藏神,邪入於心則神去,神去則死」。
白話文:
十五、
此書是為初學中醫之人入門而設,僅論述風溫、溫熱、冬溫三種病症。其餘濕溫、暑溫等病症,詳見《臨證指南》、《溫熱贅言》、《溫病條辨》等書,在此不再贅述。
十六、
本書中辨別病症精微之處,皆出自歷代醫家註解,學者應潛心研讀、細細玩味,方能理解透徹。
十七、
後面彙集諸書中關於察看死亡徵兆的論述,旨在讓學者見到病人出現死亡徵兆時,便能直言不治,避免像仲景先生在《傷寒論自序》中所提到的“短期未知決診”之譏。例如:
- 初起耳聾,(腎經開竅於耳,耳聾表示真水已枯竭,如同樹木已無根。)
- 戰汗痙厥,(溫病以戰汗為佳兆,但如果汗出不止,而且手腳抽搐、冰冷,則表示邪氣退去,正氣衰竭。)
- 喘如拽鋸,(肺臟受到辛溫藥物表散而喘不過氣,如果伴隨大量汗出、肢體冰冷,則表示火剋金,化源將要斷絕,即使神志清醒、能言善語,也不可斷言吉利。)
- 神昏內閉,(經書上說:「心臟藏神,邪氣侵入心臟,則神志離去,神志離去便會死亡。」)
)汗多亡陽,(溫邪宜汗解,然有汗多而陽亡者,如夏秋天氣[躁](燥)甚,遂沛然下雨而轉涼,涼極則溫和之氣難復也。)亡陰,(便實者宜下,下多則亡陰。)津液枯涸,(舌黑生刺,唇焦齒乾,如禾苗已枯,雖沛然下雨,亦曷濟乎?)正氣虛極,(經云:「溫病虛甚也死」。)八症最危,雖[歧](岐)黃降世無益,妊娠產後尤甚。
十八、醫者,仁術也,功同良相,宜心存利濟,切莫貪取以禍子孫,今(元)斯篇以勿藥有喜,為筆墨之緣者,無非欲人免苦口之湯,以同登仁壽云爾。
白話文:
汗多亡陽:過度出汗會導致陽氣流失。例如在炎熱的夏天或秋天,如果天氣非常乾燥,導致大量降雨使氣候變涼,這種情況下溫暖的氣息可能就無法再恢復。
亡陰:過度排便可能會導致陰液流失。例如大便過硬或過多,都可能會造成陰液的流失。
津液枯涸:舌頭乾裂,嘴脣乾燥,就像田地已經枯萎,即使雨水豐沛,也無法補救。
正氣虛極:指身體的正氣(即健康狀態)到了極度虛弱的情況。
八症最危:這八種症狀是最危險的,就算是神醫(岐黃)現身也無能為力,特別是對妊娠和產後的婦女來說。
醫者,仁術也:醫生是一門仁慈的技術,其功績堪比良相。醫生應該心存著幫助他人的念頭,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傷害他人。
功同良相:醫生的工作等同於良相(輔佐帝王的賢臣),他們對於社會的貢獻不亞於國家的領導者。
宜心存利濟:醫生應該心懷著利他的想法,幫助病人恢復健康。
切莫貪取以禍子孫:醫生不應該為了私利而濫開藥方,這樣會給後代帶來災禍。
勿藥有喜: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以透過非藥物的方式來治療病人,讓病人得到好轉,這種做法被稱為「勿藥有喜」。
筆墨之緣:通過書寫或言語,醫生可以與病人進行溝通,提供治療建議或治療方法,這被稱為「筆墨之緣」。
無非欲人免苦口之湯:醫生的目標是讓人們避免服用苦味的藥湯,因為苦味的藥湯往往對病人的味覺和胃部造成負擔。
以同登仁壽:最終目標是讓所有人都能夠享受到長壽和幸福的生活,這與仁愛的原則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