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宗元

《溫病辨症》~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一、溫病與傷寒、瘟疫,受症不同,治法亦異

今醫見人有外感,不分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之邪,但云時邪,(不知標本。)即斷曰「七天症候」,七日不解,則曰「十四天症」,不知傷寒之邪,寒從表入,溫熱之病,熱從里發,(《水熱穴論》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者,何也?」岐伯曰:「夫寒甚則生熱也。」葉氏曰:「春夏溫熱之病,必自內而及外。

」元按:俱指伏邪而言,若外受濕熱之氣,由口鼻而入,則為時邪詳發。)瘟疫之邪客於膜原也。然傷寒以六經(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為主,《內經》有之。一日太陽(膀胱經,)二日陽明(胃經,)三日少陽(膽經,)四日太陰(脾經,)五日少陰(腎經,)六日厥陰(肝經。

)至七日傳經盡,而太陽病衰,八日陽明衰,九日少陽衰,十日太陰衰,十一日少陰衰,十二日厥陰衰,(以上視何症衰何症,詳《素問·熱病論》中。)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若七日有來復之義,並無復傳之說。蓋厥陰至太陽有數經之隔,豈有遽出而傳太陽之理?即七日傳經,在《內經》亦明白示人,知在太陽,即在太陽治之,不必待傳陽明也。知在陽明,不必待傳少陽也。

其餘仿此,不可以日拘之也。(如一日至四五日,但見頭痛。惡寒。無汗。脈浮緊,為太陽經症,麻黃湯汗之;若見大熱、大汗、脈洪長,為陽明經症,白虎湯主之,虛者加人參。)蓋人有虛實不同,有氣體素旺,太陽受邪,經三四日,而不傳經陽明者,有稟質素弱,太陽受邪,半日後而傳陽明者,此豈可以呆法治之?凡此論之,乃論傷寒也。若溫病,則大不同。

其病來源有二:(伏邪、時邪。)一因冬傷於寒,寒伏少陰,(腎經,即易學潛龍勿用,陽氣潛藏之意。)不及時而發,(即時而發,寒在膀胱,太陽表症。故曰傷寒,若寒伏不發,由壬傳癸,則化為熱,如花爆已成,專矣引線。)一因冬應寒而溫,春應溫而寒,夏宜熱而涼,秋宜涼而熱,其邪(六淫之邪兼有,不[但](只)寒熱。)由口鼻而入,(即引線。

)首先犯肺,逆傳心胞。(引出冬令少陰化熱之邪,如易理龍本潛藏,因春雷一震,則龍噓氣成云,初在田,次在淵,再次則在天矣。)有譫妄神昏之慮,治以辛涼苦寒。(辛涼解表,苦寒清裡,此指時邪引動伏邪者。)仿《內經》之法,奈人不審,見溫病初起,即用達原飲,不愈,即用下,以致害人無算。

夫《瘟疫論》著於吳又可(名有性姑蘇人。)伊本明末人,其時兵荒相繼,百姓流離,其死溝壑者,不知幾千萬,則屍氣化為癘氣,流行於天壤之間,中其氣者,挨門逐戶,無不受病,且傳染無窮。吳氏窺破非六淫之邪,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溫病條辨》認為:「[溫](瘟)疫,亦用銀翹散者。」未免牽合。

)由口鼻而入,(與溫病同。)客於膜原,(與溫病在肺胃有異。)故制達原飲,(此飲以檳榔為君,能除嶺南之癘,厚朴破戾氣所結,草果氣雄,除伏邪蟠踞。)以達膜原之邪,(以上三味協力,直達巢穴,使邪氣潰散,速離膜原。)因是癘氣,且宜急下。(今坊間新刻醫案言:「伏邪溫病不用黃芩湯,而用達原加芒硝大黃,此乃不知瘟疫之邪,暫伏膜原;溫病之邪,久伏於腎也。)因而著《瘟疫論》二卷。

(崇禎十五年八月著。)可謂獨開生面,果遇瘟疫之年,其法亦不可廢。(瘟疫之歲不常有,如行,則宜參合鄭氏《瘟疫明辨》、劉氏松峰《說疫》、萬氏《保命歌括》之法。)今之溫熱與瘟疫不同,何可不分而妄施達原,以夭人長命也。

2. 二、溫病要知源流,入手方可不錯

天有冬夏,病有寒熱,(既有傷寒,豈無溫熱?)岐黃辨問甚明。(見《素問·熱病論》。夫傷寒而列《熱病論》中,可見傷寒溫病,始同而終異也。)至秦越人,難明《內經》,(言熱病根於傷寒,即《易經》「陽卦根於乾復,陰卦根於坤姤之意」。)故曰:熱病者,傷寒之類也。

(見《難經·五十八難》。)歷周至漢,仲景先師,(姓張名機字仲景,南陽人,住臥龍崗。見《陳修園十六種》。)著《傷寒雜病論》一十六卷。(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可見當時傷寒與雜病合而為一也。惜其書散失,至晉太醫王叔和收採仲景遺論,只有不全傷寒十卷,遂曰《傷寒論》。

至唐王冰,在館閣蠹簡中,得仲景雜病論三卷,遂更曰《金匱要略》,合計十三卷,尚缺三卷。後賢謂遺佚卒病與熱病論者,此之謂也。)其論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禁汗下燒針三法」。(詳見陳修園《傷寒淺注》中。)可見溫熱之症,仲景已瞭然於胸中矣。

(按仲師論溫熱病,乃伏邪也。方尚失傳,其於時氣溫熱從上受者,則遺佚可知。)李唐而後,《千金》(孫真人著、)《外臺》(王燾著,)金元以下,河間(劉完素,字守真,河間人,)東垣(李杲,字東垣。)惟河間《宣明論方》,及《原病式》能明熱病,(按河間論溫熱,乃時邪也。

)當以三焦為主。(上焦肺心,中焦脾胃,下焦肝腎。故葉案云:「河間溫熱,須究三焦。」)實發岐黃之秘,惜方法未備。丹溪(朱彥修,字震亨。)著《心法》及《金匱鉤元》、《格致餘論》諸書,熱病一門方論未著。(丹溪惟補陰潛陽,及諸症因痰所致者,頗有卓識。

)其時王履,(字安道,丹溪之徒也,見《醫學入門》。)亦著傷寒溫熱病說,辨傷寒宜辛溫,以寒方從表入;溫熱宜苦寒,寒已化熱,直從里發。(王孟英云:「此謂伏氣發為溫熱,若外感風溫暑熱,皆上焦先受。」)其說較河間更清,亦未克悟苦寒之方。(見附刻《東垣十書·溯洄集》。

)降至明季,著書者不少,(薛立齋《醫案》、張景岳《全書》、李時珍《綱目》、王肯堂《準繩》,備殘缺。)皆無功於溫病,唯喻昌,(字嘉言,明末人。)能遵河間三焦法以著溫病,(見《醫門法律》。)雖超越古人,其方亦未免以傷寒牽合。由此觀之,溫病自長沙(仲景官任長沙太守。

)論失散以來,千有餘歲,皆似醒非醒,醫道之難明,固如是哉!然理難終失,道有必開。故我朝天士葉氏,(名桂,字天士,號香岩,古吳人。)明哲過人,集聖賢之奧妙,運用於一心。(先生無書不讀,不論書之精粗,能捨短取長,化偏為純。昔賢謂:「泰山不吝土壤者」,此之謂也。

)而著《溫熱論》,曰:首先犯肺,(邪從口鼻而入,鼻竅通於肺,此指標而言,即時邪也,詳後。)逆傳心包,(肺屬金,心包屬火,金傳火,故曰逆。)八字,真可謂獨闢鴻蒙,揭日月於中天,其立法以辛涼為主,遵《內經》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是也。至嘉慶間,吳氏鞠通,(名塘,淮陰人。

)因親得溫病,被醫誤用,辛溫表散。(王安道云:「誤攻其里亦無大害,誤發其表,變不可言。」喻嘉言《尚論篇》云:「邪入既深,不能邃出,但覺昏憒,無奈其發熱也,全在骨髓之間,自覺極熱,而捫之反不烙手,任行表散,汗出而邪不出,徒傷津液,以取危困。」)以致傳裡不救,遂自憾,將至重之身,委任凡醫誤死,此由人子不知醫之過也。

(觀此,則岐黃之書,不獨業醫者,朝夕習學,即孝心人,亦不可不讀,欲知迎醫之法,須看徐靈胎《醫學源流》內《病家論》一例,即無誤矣。)遂發憤習醫,得葉氏餘緒,而著《溫病條辨》,頗有發揮。其方者,用桂枝而不用蔥豉湯,未若葉氏純正無疵。(吳氏治溫病,初起惡風寒者,不遵葉用蔥豉湯,而用桂枝湯;但熱不惡寒而渴者,不遵葉氏用黃芩湯,而用銀翹散。要知新邪外受,只宜辛涼,不宜辛溫;裡熱內發,只宜苦寒,不宜辛涼。

)若果天質極高,只細參葉案,已思過半矣。近時王氏,(名士雄,字孟英,海寧人。)著《溫熱經緯》,以《內經》冠首,葉氏法在其中,(小注頗有益人處。)末附《溫熱贅言》。(寄瓢子述,見《三家醫案》。)注中更其藥品,正如去稂莠以保嘉禾。實是寄瓢子之功臣也。

茲特以溫病來原,細細歷辨,欲同志者,知南車,為迷路而設。安敢好為辨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