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氣感證要義》~
1. 濕溫
2. 集說
《難經》: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活人書》:其人兩脛逆冷,腹滿,胸多汗,頭目痛苦,妄言,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治在太陰,不可發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變,名曰重暍。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白虎加蒼朮湯主之。王宇泰云:凡陰病厥冷,兩臂皆冷,脛冷臂不冷,則知非下厥上行,不當以陽微寒厥論治。
張石頑云:暑傷氣,故陽脈濡弱,濕傷血,故陰脈小急,觀此數說,而濕溫之證瞭然矣。
《活人書》:以濕溫為先傷濕,後中暑。《本事方》:謂先受暑,後受濕。而兩書所用之方則同,可知先受後受,並不關病之出入。拙擬
王孟英謂濕熱即濕溫,張石頑分濕熱濕溫為二,而不言其所以然。竊思濕熱濕溫,固不能無別。濕溫者,濕與熱比,多由內郁。濕溫者,暑濕相搏,多由外感。內郁者徐,外感者暴,然此在初發之時則然,迨其變化,往往彼此互見,故孟英之言,亦未為盡失也。拙擬
濕熱病,屬陽明太陰居多。中氣實則病在陽明,中氣虛則病在太陰,而大便之溏硬即因之。
脾惡濕,夏月濕熱相蒸,多有發黃之候。然與傷寒瘀熱發黃,卻有不同,彼屬熱多,其色明亮,此屬濕多,其色黯晦。
仲景論濕與風濕,皆屬毗於寒之證。故發熱身色如薰黃,並不以茵陳蒿湯主之。與茵陳蒿湯之治濕熱發黃,絕不相混,即其明證。王孟英創為仲景濕溫篇,而以仲景濕風濕之論入之,方則不錄,豈仲景之誤治耶。亦未識濕風濕與濕溫之大不侔矣。拙擬
羅謙甫謂仲景瀉心湯諸方,取治濕熱最當。愚則曾遇是證,其人素多痰濕,又中暑邪,遂胸滿氣逆,勢極險惡,用生薑瀉心湯,去乾薑,加薑汁、竹瀝,立見奇效。洵謙甫之善用仲景方也。拙擬
濕溫證,當以《活人書》為準。濕熱證,可熟玩《溫熱輕緯》葉氏、薛氏諸篇,本集不分列兩門者,以二證原不相徑庭也。
濕溫一證,即藏疫癘在內。一人受之,則為濕溫,一方受之,則為疫癘。若燥熱之疫,則與此大異。
白話文:
[集說]中提到,《難經》記載:溼溫病的脈象,陽脈柔弱,陰脈則小且急促。《活人書》補充:患者兩腿冰冷,腹部脹滿,胸部多汗,頭痛眼花,言語混亂,脈象特徵同前。治療應從太陰着手,不可發汗,發汗會導致失語。嚴重時,患者會耳聾,無法感知痛處,身體發青,面色變化,這種情況被稱爲重暍。這樣的死亡案例,往往是醫生的失誤造成的,治療可用白虎加蒼朮湯。
王宇泰認爲:凡屬陰性的疾病,四肢厥冷,如果僅小腿冷,雙臂不冷,這說明並非下部的寒氣上行,不應按陽虛寒厥來治療。
張石頑解釋:暑氣傷氣,因此陽脈顯得柔弱;溼氣傷血,故陰脈顯得小而急促。從這些論述來看,溼溫的症狀就清晰了。
《活人書》將溼溫視爲先溼後暑,而《本事方》則認爲是先暑後溼,但兩本書所用的方子相同,說明先後順序並不影響疾病的進程。
王孟英認爲溼熱即溼溫,張石頑將溼熱和溼溫分爲兩種,卻沒解釋原因。溼熱和溼溫雖有區別,溼溫多源於體內溼熱鬱積,溼熱則多爲外感暑溼所致。內鬱發展緩慢,外感則迅速,但在初期,兩者常交替出現,所以王孟英的說法也有一定道理。
溼熱病,多數屬於陽明太陰的範疇。體質壯實的,病症在陽明;體質虛弱的,則在太陰。大便的狀況隨之改變。
脾臟怕溼,夏季溼熱蒸騰,易引發黃疸,但與傷寒瘀熱引起的黃疸不同,後者熱氣過盛,顏色鮮亮;前者溼氣過多,色澤暗淡。
張仲景討論溼和風溼時,都是將其歸於接近寒症的類型。即使發熱皮膚呈燻黃色,也不會直接用茵陳蒿湯治療。這與茵陳蒿湯治療溼熱黃疸的用途截然不同,足以證明兩者的區別。王孟英將張仲景關於溼和風溼的理論引入溼溫篇,卻不收錄相關的方劑,難道是張仲景治療上的錯誤嗎?實際上,他並未理解溼和風溼與溼溫之間的巨大差異。
羅謙甫認爲張仲景的瀉心湯等方劑,對於治療溼熱十分合適。我曾遇到一位患者,長期痰溼較多,又遭受暑邪侵襲,出現胸悶氣逆,病情危急。我使用生薑瀉心湯,去掉乾薑,加入生薑汁和竹瀝,效果立竿見影。這正是羅謙甫善用張仲景方劑的體現。
對於溼溫病,應以《活人書》爲參考。溼熱病,則可以深入研究葉氏、薛氏等人在《溫熱輕緯》中的篇章。本集沒有分別列出兩門,是因爲這兩種病症本質上是相通的。
溼溫這一病症,其實包含着疫癘的成分。一個人感染,就是溼溫;一個地區感染,就成了疫癘。如果是燥熱引起的疫癘,情況則完全不同。
3. 方解
白虎加蒼朮湯,治濕溫多汗,余詳前說。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甘草(二兩,炙),蒼朮,白粳米(各三兩)
上藥,銼如麻豆大,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前至八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溫服。
暑濕相搏為患,而陽則上衛,陰則下沉。故腹為之滿,頭為之痛,脛為之冷,昏其神則妄言,泄於肌則多汗。以知母、石膏之苦辛寒清暑,蒼朮之辛溫雄烈燥濕,甘草、粳米之甘平補中,藥止五味,效如桴鼓之應,洵治濕溫之第一神方也。拙擬
茵陳蒿湯,治瘀熱在裡,頭汗出,身無汗,腹滿,小便不利,渴欲飲水。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病從小便去也。
《傷寒論》治陽黃用茵陳蒿湯,與濕熱發黃之證無二。三物皆所以泄熱祛濕,而茵陳清芬四溢,尤足以解鬱蒸之氣,故以為君。大黃力猛,與梔子少用而後煮,則濕熱專從小便而去矣。拙擬
生薑瀉心湯,證見前說。
生薑(四兩),甘草(炙),人參,黃芩(各三兩),半夏(半斤),黃連,乾薑(各一兩),大棗(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諸瀉心湯,以生薑瀉心一法,為於前說最合。痰濕蔽其清陽,內已駸駸化熱,而外暑復煽之,交結為虐,勢焉得不劇。非姜夏之辛散,不足以辟易陰霾,非芩連之苦降,不足以驅除痞逆。乾薑於溫暑非宜,以性熱而主收斂,無生薑橫散之力也。至人參一味,表實與心煩皆忌之,發熱而渴者不忌,汗吐下後之心痞亦不忌,下利忌之,下利而兼嘔者不忌,少陽之嘔亦不忌。凡少陽證宜和解,人參為陰中之陽之藥,具燮理陰陽之能,於少陽證最合。
故生薑瀉心湯,雖利而不嘔,以兼脅下有水氣而不去。甘草瀉心湯,以心煩而去之。其他於證有非宜而亦用者,則必其中有陰陽不和之故。又瀉心湯,以生薑冠首者,重在乾噫食臭也。甘草冠首者,重在胃中虛也。半夏冠首者,重在嘔與痞也。前人論人參與三瀉心湯,全不切當,致仲景書微義,塵封數千百年矣,聊附於此以發之。
人中黃丸,大解濕熱疫癘諸毒。
大黃(三兩,酒浸),人中黃,蒼朮(去皮,麻油炒),桔梗,滑石(各二兩),人參,黃連(酒洗),黃芩(酒洗,各一兩),防風(五錢),香附(薑汁拌,勿炒,一兩五錢)
上為末,神麯糊丸,清熱解毒湯送下二三錢。附錄清熱解毒湯方:黃連、黃芩、白芍、生地、人參各三錢,石膏、羌活、知母各二錢,甘草錢半,升麻、葛根各一錢,生薑二兩。
此方之妙,全在人中黃一味,以穢惡之物,解穢惡之毒,三黃清熱,蒼防驅濕,又准對病因,而加以香附宣郁,桔梗開肺,神麯達表,俾藥力無處不到。更有人參領正氣以駕馭之,於是撥亂而反之正矣。送以湯劑者,恐病急而丸緩,勢不相當也。然若泥定清熱解毒湯一方,則於病或有未宜,可別製劑以易之。拙擬
甘露消毒丹,治發熱倦怠,胸悶腹脹,肢酸咽疼,斑疹身黃,項腫口渴,溺赤吐瀉等證。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膩,或淡黃,是暑濕疫癘之邪,尚在氣分,此丹悉主之。
飛滑石(十五兩),綿茵陳(十一兩),淡黃芩(十兩),石菖蒲(六兩),川貝母,木通(各五兩),藿香,射干,連翹,薄荷,白豆蔻(各五兩)
上藥,曬燥生研細末,勿見火,每服三錢,開水送,日二次。或以神麯糊丸如彈子大,開水化服亦可。
滑石、茵陳,為蕩熱除濕之要藥,故用為一君一臣。佐以芩、連、通、射、翹、荷,則橫解直泄,各效其用。菖蒲所以利竅,藿香所以闢穢,白蔻所以疏滯,此三味,在熱為從治,在濕則正治,方之超妙在此。此葉天士治濕熱疫癘之劑當日活人之功甚大,勿輕視也。拙擬
白話文:
【方解】 白虎加蒼朮湯,用於治療因濕熱導致的過度出汗,詳細解釋請參閱先前說明。
成分包括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炙甘草(二兩)、蒼朮、白粳米(各三兩)。
以上藥材,需切成像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四大錢,用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八分,去除渣滓,取六分清汁溫熱服用。
暑熱和濕氣相互作用導致疾病,使身體的陽氣向上浮動,陰氣向下沉墜。因此腹部會感到飽脹,頭部會疼痛,小腿會感覺冰冷,精神混亂時會胡言亂語,肌膚排汗增多。使用知母、石膏的苦辛寒性來清除暑熱,蒼朮的辛溫烈性來除去濕氣,甘草、粳米的甘平性質來補充中氣。雖然只有五種藥材,但效果顯著,確實是治療濕熱疾病的首選神方。我的初步想法是,
茵陳蒿湯,適用於瘀熱在體內的情況,如頭部大量出汗,身體其他部位無汗,腹部脹滿,小便不順暢,口渴想喝水。
成分有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二兩)。
以上三種藥材,先用水一斗煮茵陳至剩下六升,再加入其他兩種藥材,煮至剩三升,去除渣滓,分三次溫熱服用。小便會變得順暢,尿液顏色深如皁角汁,一晚後腹部脹滿感會減輕,疾病會隨小便排出體外。
《傷寒論》中提到的陽黃症,使用的也是茵陳蒿湯,與濕熱導致的黃疸症無異。這三種藥材都能清除熱毒和濕氣,茵陳的清香四溢,尤其能解除鬱熱之氣,所以被視為主要成分。大黃的效力強烈,搭配少量的梔子後煮,能使濕熱主要從小便排出。我的初步想法是,
生薑瀉心湯,詳細情況請參考先前說明。
成分包括生薑(四兩)、炙甘草、人參、黃芩(各三兩)、半夏(半斤)、黃連、乾薑(各一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八種藥材,先用水一斗煮沸,煮至剩六升,再去掉渣滓再次煎煮,最後得到三升,每次溫熱服用一升,每日三次。
所有瀉心湯中,以生薑瀉心湯的方法最符合先前的描述。痰濕阻礙了清陽之氣,體內已經逐漸轉為熱性,加上外在暑熱的影響,病情自然加重。沒有薑夏的辛散效果,不足以驅散陰霾;沒有黃芩、黃連的苦降效果,不足以消除痞逆。乾薑對於暑熱並不適合,因為它的性質偏熱且主收斂,沒有生薑那樣的橫向散發力量。至於人參,當表面實質和心煩時不宜使用,但對於發燒口渴者、汗吐下後的心悸、下痢兼嘔吐者、少陽經的嘔吐者都不忌諱。所有少陽經的證狀,都應該調和解決,人參是一種陰中之陽的藥材,具有調節陰陽的能力,對於少陽經的證狀最為合適。
因此,生薑瀉心湯,即使患者利尿但不嘔吐,也因為脅下有水氣存在。甘草瀉心湯,用於心煩的狀況。在某些情況下,即使證狀似乎不合適,但依然使用瀉心湯,那必定是因為體內陰陽失調的緣故。另外,以生薑為首的瀉心湯,主要針對乾噫食臭的問題。以甘草為首的瀉心湯,主要針對胃虛的問題。以半夏為首的瀉心湯,主要針對嘔吐和痞逆的問題。前人的論述對於人參和三瀉心湯的理解完全不恰當,導致仲景的書中的微義被塵封數千年,這裡姑且附上我的理解,希望能有所啟發。
人中黃丸,能有效解濕熱疫癘等各種毒素。
成分包括大黃(三兩,酒浸泡)、人中黃、蒼朮(去皮,麻油炒)、桔梗、滑石(各二兩)、人參、黃連(酒洗)、黃芩(酒洗,各一兩)、防風(五錢)、香附(薑汁拌,勿炒,一兩五錢)。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神麯糊丸,每次服用二到三錢,搭配清熱解毒湯送服。附錄清熱解毒湯的配方:黃連、黃芩、白芍、生地、人參各三錢,石膏、羌活、知母各二錢,甘草一錢半,升麻、葛根各一錢,生薑二兩。
這個方子的精妙之處全在於人中黃這一味藥,用污穢之物來解污穢之毒。三黃能清熱,蒼朮和防風能驅濕,同時根據病因添加香附來宣散鬱氣,桔梗來開通肺氣,神麯來達表散邪,使藥力無處不到。更有人參引導正氣,駕馭整個藥方,從而將混亂狀態調整回正常。搭配湯劑使用的原因是擔心病情緊急時,丸劑效果較慢,兩者配合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然而,如果死板地依賴清熱解毒湯這一單一方子,可能會有些情況不適合,可以另製藥劑來替代。我的初步想法是,
甘露消毒丹,用於治療發熱疲憊、胸悶腹脹、肢體痠痛、咽喉疼痛、斑疹、身體黃疸、頸部腫脹、口渴、尿赤、嘔吐、腹瀉等症狀。只要觀察患者的舌苔,若是淡白、厚膩或淡黃,表示暑濕疫癘之邪仍在氣分,此丹藥都適用。
成分包括滑石(十五兩)、綿茵陳(十一兩)、淡黃芩(十兩)、石菖蒲(六兩)、川貝母、木通(各五兩)、藿香、射干、連翹、薄荷、白豆蔻(各五兩)。
以上藥材,需曬乾後生研成細末,避免接觸火源,每次服用三錢,用開水送服,每日兩次。或者將藥材用神麯糊丸成彈子大小,用開水融化服用也可以。
滑石和茵陳是清除熱氣和濕氣的重要藥材,因此被作為主要成分之一。輔以黃芩、連翪、木通、射干、連翹、薄荷,這些藥材可以橫向分解和直接排除病氣,各自發揮作用。石菖蒲可以疏通竅道,藿香可以避穢,白豆蔻可以疏通阻滯,這三種藥材對於熱氣來說是從治,在濕氣方面則是正治,這個藥方的超妙之處就在於此。葉天士用這個藥方治療濕熱疫癘的病例,當日就能看到顯著的療效,不可輕視。我的初步想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