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氣感證要義》~ 風 (9)
風 (9)
1. 方解
四逆湯,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此湯,按四逆湯,為少陰中寒之主方,而《傷寒論》治少陰病有兩條,彼條非純屬中寒,故錄此條。云脈沉,則非脈微無脈之比,而已當急溫,可見是中寒雜病不言證者。尤在涇云:當從全書會通,不可拘於一文一字之間,苟無厥逆惡寒下利不渴等證,未必急與溫之。極是。拙擬
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通脈四逆湯,治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
甘草(二兩,炙),乾薑(三兩強人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治霍亂病,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按此方與證,雖載於霍亂病篇,而通脈四逆湯,本治少陰中寒,故彼此之證,無甚出入。且與白通湯之加膽汁又同,以加膽汁之義,必得兩方並疏,故錄入之。拙擬
通脈四逆湯原方,加豬膽汁半合,煎如前法,去滓,內豬膽汁溫服,其脈即出。
白通湯,治少陰病下利。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白通加豬膽汁湯,治少陰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服此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白通湯原方,加豬膽汁一合,人尿五合,煎如前法,去滓,內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無膽汁,亦可。
上五方,治少陰中寒,重在溫下回陽,故姜附無不用,而乾薑與餘味,或多用,或少用,或用或不用,靡不有精思奧義,寓乎其中。學者苟默會於心,真可以觸長無窮,今匯參而精研之,以補諸注家之不足焉。姜附之並用何也?諸證皆由腎臟陽虛,寒邪得以直中,附子補腎驅寒,諸無能匹,生用又能散外入之邪。
其必輔以乾薑者,少陰寒甚,必上侮及脾,故用附子以斬將搴旗,猶當佐乾薑以儲糧堅壁,附子氣輕而乾薑以堅之,又相得而效並彰。通脈四逆之乾薑倍用何也?下利清穀,厥逆腹痛,其中之寒已甚矣,而外熱面赤,乾嘔咽痛,陽覆被逼而不返,非大繕中宮以招之。有望而卻走耳,倍用乾薑,所謂土溫則火斂也。
其用蔥白何也?面赤由陽越,陽越則情難驟抑,非有性味介乎陰陽,而與人身之陰陽,兩不至違戾者,以導之掖之。則姜附從何施力,少陰下利用之。猶桃花湯之有石脂粳米,彼為固之。此為挽之。蔥之為物,鄒潤安所謂於死陰中得一線生機,即可栽培扶植。回於黍谷者,其功能固獨擅也。
白話文:
方解
四逆湯:這個方子,針對少陰病脈象沉弱的,要趕快用溫熱藥來治療。四逆湯是治療少陰中寒的主要方劑。《傷寒論》裡治療少陰病有兩條,另一條並非單純的中寒,所以這裡只記錄這一條。說脈沉,就不是脈微弱到幾乎沒有的程度,而是要趕緊溫陽,可見是中寒夾雜其他病症,沒有明說是什麼證型。尤在涇說:「應該融會貫通整本書,不能拘泥於一個詞一句話,如果沒有手腳冰冷、怕冷、腹瀉、口渴等症狀,不一定急著用溫藥。」這話很對。我的看法是:
- 甘草(炙過的,二兩)、乾薑(一兩半)、附子(生用,去皮切八片,一枚) 以上三味藥,用水三升煮到剩一升二合,去掉藥渣,分溫兩次服用。體格強壯的人可以用大個的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通脈四逆湯:治療少陰病,腹瀉像水一樣,裡面是寒的,外面反而有發熱的症狀,手腳冰冷,脈搏微弱到快要摸不到,身體反而不覺得怕冷。病人臉色發紅,可能腹痛、乾嘔、咽喉痛,或者腹瀉停止了,脈搏卻還是摸不到。
- 甘草(炙過的,二兩)、乾薑(三兩,體格強壯的可用四兩)、附子(生用,去皮切八片,大個的一枚) 以上三味藥,用水三升煮到剩一升二合,去掉藥渣,分溫兩次服用,如果脈搏能摸到就表示病好了。臉色發紅的,加蔥九根。腹痛的,去掉蔥加白芍二兩。嘔吐的,加生薑二兩。咽喉痛的,去掉白芍加桔梗一兩。腹瀉停止但脈搏還是摸不到的,去掉桔梗加人參二兩。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治療霍亂病,吐完又拉,汗出後手腳冰冷僵硬,脈搏微弱到快要摸不到。這個方子和證狀,雖然被記錄在霍亂病篇,但通脈四逆湯本來就是治療少陰中寒的,所以彼此證狀沒什麼差別。而且和白通湯加膽汁的道理也相同,為了說明加膽汁的用意,必須把這兩個方子都講清楚,所以也記錄在這裡。我的看法是:
- 在通脈四逆湯的基礎上,加豬膽汁半合,煎法和之前一樣,去渣,將膽汁調入藥湯中溫服,脈搏能摸到就表示有效。
白通湯:治療少陰病腹瀉。
- 蔥白(四根)、乾薑(一兩)、附子(生用,去皮切八片,一枚) 以上三味藥,用水三升煮到剩一升,去掉藥渣,分溫兩次服用。
白通加豬膽汁湯:治療少陰病腹瀉,脈搏微弱的,先用白通湯。如果腹瀉不止,手腳冰冷,沒有脈搏,乾嘔煩躁,服這個湯藥,脈搏突然出現的會死,脈搏慢慢恢復的能活。
- 在白通湯的基礎上,加豬膽汁一合,人尿五合,煎法和之前一樣,去掉藥渣,將膽汁和人尿調入藥湯中,調勻後分溫兩次服用。沒有膽汁也可以。
以上五個方子,都是治療少陰中寒的,重點在於溫補下元,恢復陽氣,所以都少不了薑和附子。乾薑和其它藥物搭配使用,有的多用,有的少用,有的用,有的不用,其中都有很深的道理。學習的人如果能用心體會,就能舉一反三,靈活應用。我現在匯總起來研究,彌補註解家們不足的地方。為什麼要薑和附子一起用?各種病症都是因為腎陽虛,寒邪才能直接入侵,附子能補腎驅寒,沒有其他藥能比得上,生用還能散外來的寒邪。
必須要用乾薑輔助的原因是,少陰寒邪太嚴重,一定會影響脾胃,所以用附子來衝鋒陷陣,還需要用乾薑來儲備糧草鞏固防線。附子的藥性輕,用乾薑來加強,兩者相輔相成,效果更明顯。通脈四逆湯的乾薑加倍使用,是因為腹瀉像水一樣,手腳冰冷,腹痛,體內寒邪已經很嚴重了,而外面反而發熱臉紅,乾嘔咽痛,是陽氣被寒邪逼迫而無法返回,如果不趕緊溫暖脾胃來招引,陽氣就會逃跑。加倍使用乾薑,就是所謂的脾土溫暖,才能把陽火收斂回來。
使用蔥白,是因為臉紅是陽氣外散的表現,陽氣外散不容易馬上壓制住,必須要用一種藥性介於陰陽之間,又和人體的陰陽不衝突的藥物,來引導和幫助,薑附才能發揮作用。少陰下利,用蔥白就像桃花湯用赤石脂粳米一樣,桃花湯是用來固澀的,蔥白是用來挽回的。蔥這種藥物,鄒潤安說它能在死陰中找到一線生機,可以栽培扶持,將陽氣恢復到正常狀態,它的功能確實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