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氣感證要義》~ 濕 (1)
濕 (1)
1. 集說
濕為陰邪,遇陽虛之體,縱感受日久,不至化熱,故仲景於寒濕無專方,以濕本毗於寒也。若兼熱,則為熱濕,不得第以濕名。拙擬
葉天士云:寒不能生濕,因濕而為寒者有之。又云:但有濕而不蒸熱,當於治濕藥中加熱藥,以宣散利導之。可謂得仲景真諦矣。
濕分內得外得,霧雨水濕,或傷或中,得之於外,酒餚生冷,恣啖無節,得之於內,外屬太陽,內屬太陰,或少陰,治之不早,鬱而成熱,則變狀多矣。
中濕者脈沉,若風濕則脈浮,有風無風,以此別之。
濕在上在外者,宜微汗以散之。在下在內者,宜燥之。或利小便,此大法也。傷於濕者,下先受之。上受之濕,偶有之耳,下受之濕,則坐臥踐履,有難避而易受者。蓋雨氣通於腎,腎感濕即應。若腎之陽又虛,則更不得而拒之。所以先受,久則漸及於上,金匱腎著湯,即治下濕之一證。拙擬
白話文:
濕氣是一種陰性的邪氣,遇到陽氣虛弱的人,即使長期受到濕氣侵襲,也不容易化為熱邪。所以張仲景在治療寒濕症時沒有專門的方劑,因為濕氣的本質是依附在寒氣上的。如果同時伴有熱症,就叫做熱濕,不能單純地稱為濕症。
葉天士說:寒氣不能產生濕氣,但因為濕氣而導致寒症的情况是存在的。他还说:如果只有濕氣,没有蒸熱,就應該在治療濕氣的藥物中添加溫熱藥,以促進氣血流通,利於排出濕氣。這可以說是繼承了張仲景的精髓。
濕氣可以從內部或外部獲得。外部的濕氣來源於霧氣、雨水等,接觸濕氣就會受到侵襲。内部的湿气來源於飲食生冷、暴飲暴食等,不受节制。外部濕氣屬於太陽經,内部濕氣屬於太陰經或少陰經。如果不及時治疗,湿气鬱積就会化熱,產生各种病症。
濕氣重的患者脉象沉细,如果是风湿,脈象则浮。有风无风,以此区分。
湿气在上且在外者,应该微微出汗,以散湿。湿气在下且在内者,则应该燥湿。或者利尿,这是主要的治療方法。湿气侵襲身体,一般先从下部开始,上部受到濕氣侵襲的較少。下部受到湿氣侵襲,因为经常坐卧行走,很难避免,很容易受到侵襲。因为雨气与肾經相通,肾臟感受濕氣就会出现症状。如果腎臟的阳气又虚弱,就更难以抵御湿气。所以湿气先侵襲下部,时间久了就会逐渐蔓延到上部。《金匱要略》中的“腎著湯”就是治疗下部湿氣的一种方劑。
濕上甚而熱,喻氏以《金匱》痙病脈如蛇,與鼻塞內藥鼻中兩條當之。按下一條,確是濕上甚之證。上一條,則仲景明云痙病,且著其風強險惡之狀,不當指為上甚之濕,治上甚之濕,以局方羌活勝濕湯為佳。然並不治痙即足寒亦當更詳其因,未可以此漫施也。拙擬
霧傷皮腠,濕流關節,夫濕流必有所止,關節其止所也。仲景於關節疼痛,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便利其小便,則小便利者,舍微汗亦無治法。鄒潤安云:關節之大者無如膝,而又最近於腹,濕既痹於此,勢不能下,又不能升,與其逐而下之。仍無出路,莫若就近使上於腹,或從小便,或從汗出而解。
白話文:
第一段
濕邪在上焦過於嚴重,又伴有熱症。喻氏引用《金匱要略》中痙病的脈象如同蛇形,與鼻塞內服藥物鼻腔中兩條的療法相比較。按下其中一條,的確是濕邪在上焦過於嚴重的證狀。而上面一條,則是仲景所言痙病,並且描述了風邪強盛險惡的狀態,不應當指認為上焦濕邪過重的症狀。治療上焦濕邪過重,以局方[羌活勝濕湯]為最佳。然而,並不只是治療痙病,即使是足寒也應該更詳細地探究其原因,不能以此漫無目的地施治。我個人認為...
第二段
霧氣侵襲皮膚腠理,濕邪流注關節。濕邪流注必有停滯之處,關節正是其停滯之處。仲景在治療關節疼痛、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的情況時,主張以利小便的方法治療。如果小便不利,除了微微發汗之外,也沒有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法。鄒潤安說:關節中最大的莫過於膝蓋,而且離腹部最近。濕邪痺阻於此,勢必不能向下,也不能向上。与其强行驅逐它向下,反而無路可退,不如就近使之向上進入腹部,或者從小便,或者從汗液排出而解除病症。
大豆黃卷,能使濕升而治筋攣膝痛,據此,則豆卷為濕流關節之要藥,愚意秦艽、薏苡、牛膝、松節、萆薢、獨活、海桐皮皆可酌加。拙擬
白話文:
《大豆黃》卷記載,大豆黃能夠使濕氣上升,並治療筋攣膝痛。由此可見,豆卷是治療濕氣流注關節的要藥。我認為,秦艽、薏苡仁、牛膝、松節、萆薢、獨活、海桐皮等藥材都可以根據情況適量添加。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
2. 方解
瓜蒂散,證見下解。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煮)
上二味,杵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錢匕,溫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為度而止,按《金匱》濕家病內藥鼻中則愈一條,內鼻之藥未載,後賢謂是瓜蒂散之屬。瓜蒂散,若以散嗅,則水從鼻出,或單用瓜蒂燒灰存性,以少許吸鼻中,亦極驗。
寒濕在上,則清陽被郁,身疼頭痛鼻塞者,濕上甚也。發熱面黃煩喘者,陽上郁也。脈大則非沉細之比,復和無病,則非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比,是其病不在腹中而在頭。療之者,宜但治其頭,而毋犯其腹。以瓜蒂散內鼻中,使黃水出而寒濕去則愈,不必服藥,以傷其和也。
白話文:
瓜蒂散
**症狀:**詳見下方。
藥材:
- 瓜蒂(一分,炒至金黃色)
- 赤小豆(一分,煮熟)
製法: 將上述兩種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七份香豉湯汁,取一錢匙的藥粉,加熱後服用。如果不嘔吐,可以少量增加藥量。以快速嘔吐為度。
按語:《金匱要略》中提到「濕家病內藥鼻中則愈」,但並沒有載明是什麼內藥。後世醫家認為是瓜蒂散之類的藥物。瓜蒂散如果用於嗅吸,可以使水分從鼻子流出。或者單獨使用瓜蒂燒成灰,取少許吸入鼻子中,也有顯著效果。
病機: 寒濕停留在上焦,清陽(陽氣)受抑,導致身體疼痛、頭痛、鼻塞的情況,這是濕邪上盛的表現。發熱、面黃、氣喘是陽氣上浮抑鬱的症狀。脈象洪大,不屬於沉細之脈。如果病人神清氣爽,大便通暢,說明病情不在腹中,而在頭部。
治療: 這種情況應當只治療頭部,不要損傷腹部。使用瓜蒂散內服或鼻中吸入,使黃水排出,寒濕去除,即可痊癒。不必再服用其他藥物,以免損害人體的平衡。
腎著湯(即甘姜苓朮湯),治身重,腰以下冷痛,腹重,病屬下焦,由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
甘草,白朮(各二兩),乾薑,茯苓(各四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腎受冷濕,著而不去,則有腎著,身重腰以下冷痛腹重,皆冷濕著腎,陽氣不化之徵。由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所謂清濕襲虛,病起於下也。《靈樞》百病始生篇。然濕由外入,只在腎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溫腎以散寒,而在燠土以勝水。甘姜苓朮,辛溫甘淡,本非腎藥,名腎著者,原其病也。
白話文:
「腎著湯」適用於身體沉重、腰部以下冰冷疼痛、腹部沉重,這些症狀屬於下焦病症,通常是由於過度勞累出汗,衣服內部潮濕,長期浸潤導致。藥方包括甘草、白朮、乾薑、茯苓,以水煎煮服用,可以溫暖腰部。
除濕湯,治寒濕所傷,身體著重,腰腳痠疼,小便澀少,大便溏泄。
半夏,厚朴(薑汁製),蒼朮(米泔制,各二兩),藿香葉,陳皮(去白),白朮(土炒),白茯苓(各一兩),甘草(七錢,炙)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七枚,煎七分,食前溫服。
寒濕自下入而傷其脾,延及腰體,治以術甘培土,蒼樸化滯,苓夏導濕,藿陳悅脾以和表裡,薑棗運液以調營衛,可謂頭頭是道。喻氏云:當加清熱利水藥,利水可加,清熱似未然。拙擬
白話文:
除濕湯
功效: 治療寒濕侵襲身體所致的症狀,例如身體沉重、腰腿痠痛、小便量少且排尿不順暢、大便稀軟。
藥方:
- 半夏 二兩
- 厚朴(薑汁製) 二兩
- 蒼朮(米泔制) 二兩
- 藿香葉 一兩
- 陳皮(去白) 一兩
- 白朮(土炒) 一兩
- 白茯苓 一兩
- 甘草(七錢,炙)
用法:
-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
- 每服四錢,用水一盞(約200毫升),加入薑三片、棗七枚,煎煮至藥液剩七分(約140毫升)。
- 於飯前溫服。
藥理分析:
寒濕從下而上侵入身體,損傷脾臟,進而影響腰部和身體其他部位。本方以白朮、甘草滋補脾土,蒼朮、厚朴化解濕氣和積滯,茯苓、半夏引導濕氣排出,藿香葉、陳皮健脾和胃,協調表裡;薑棗溫中運液,調節營衛,可謂各司其職,相輔相成。
喻氏意見:
建議可加入清熱利水藥物,有利於利水消腫。但對於是否需要加入清熱藥物,尚需進一步考量。
拙擬:
此方尚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寒濕不必兼受有寒,云寒濕者,別於熱濕也。
白朮酒,治中濕骨節疼痛。
白朮一兩,酒煎,不拘時頓服,不能飲者,以水代之。
仲景治骨節疼痛等方,多以白朮協諸辛溫之品。蓋本經術主濕痹死肌,有健脾開痹之能。脾治,則骨節之痛亦除。今止用一味,而以酒煎之。酒行藥勢,通血脈之壅,且其性辛溫,即謂之代姜附亦可。拙擬
羌活勝濕湯,治濕上衝,頭痛瘠痛,項似拔,腰似折。
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各一錢半),蔓荊子,川芎,甘草(各四分,炙)
白話文:
寒濕不必兼受有寒,雲寒濕者,別於熱濕也。
寒冷和濕氣不一定同時存在。當提到寒濕時,是指與熱濕不同的情況。
白朮酒,治中濕骨節疼痛。
使用白朮浸泡在酒中煎服,治療因中濕引起的骨節疼痛。
白朮一兩,酒煎,不拘時頓服,不能飲者,以水代之。
用一兩白朮,以酒煎服,不拘時間,一次服完。不能喝酒的人可以用水代替。
仲景治骨節疼痛等方,多以白朮協諸辛溫之品。蓋本經術主濕痹死肌,有健脾開痹之能。脾治,則骨節之痛亦除。今止用一味,而以酒煎之。酒行藥勢,通血脈之壅,且其性辛溫,即謂之代姜附亦可。拙擬
張仲景治療骨節疼痛的方劑中,常使用白朮搭配其他辛溫性藥材。根據《本經》,白朮主治濕痹導致的肌肉壞死,具有健脾開通經絡的作用。脾臟調理好,骨節疼痛也會消除。現在只使用白朮一味藥,用酒煎服。酒可以促進藥效,疏通血脈,而且它本身辛溫,也可以說是用來代替薑附。這是拙見。
羌活勝濕湯,治濕上衝,頭痛瘠痛,項似拔,腰似折。
使用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各一錢半)、蔓荊子、川芎、甘草(各四分,炙),治療因濕氣上衝引起的頭痛、身體瘦弱疼痛、脖子像被拔起、腰像折斷的症狀。
水煎熱服,覆取似汗。
此下受之濕,襲入太陽,而太陽經氣不行,故有頭痛等證,與太陽受風無異。然非治風,而風藥獨多者何也?風能勝濕,濕既上衝,非風不散。故重用羌獨藁防,又加川芎以升之,蔓荊以涼之,甘草以和之,而風藥乃無過不及之弊。拙擬
按:頭痛瘠痛,項似拔,腰似折,皆《內經》經脈篇,膀胱是動之證。而至真要論:太陰在泉之病,亦與之同。蓋濕氣淫勝,則克太陽,故陰受濕氣,從足上行至頭,歷太陽經即傷太陽之氣,亦太陽病也。拙擬
白話文:
水煎熱服,覆取似汗。
將藥材用水煎煮,熱熱地服用,並用被子蓋住身體,直到微微出汗為止。
此下受之濕,襲入太陽,而太陽經氣不行,故有頭痛等證,與太陽受風無異。
由於下半身受了濕氣的侵襲,濕氣上升進入太陽經脈,導致太陽經脈的氣血運行不暢,所以出現頭痛等症狀,這與太陽經脈受風邪引起的症狀相似。
然非治風,而風藥獨多者何也?
但是,這並不是治療風邪,為什麼要使用這麼多的風藥呢?
風能勝濕,濕既上衝,非風不散。
因為風能驅散濕氣,濕氣已經向上衝擊,如果不以風藥來驅散,就無法消除濕氣。
故重用羌獨藁防,又加川芎以升之,蔓荊以涼之,甘草以和之,而風藥乃無過不及之弊。拙擬
所以,這方子重用羌活、防風,再加入川芎來升提陽氣,蔓荊來清熱涼血,甘草來調和藥性,這樣才能避免風藥過度或不足的弊端。
按頭痛瘠痛,項似拔,腰似折,皆《內經》經脈篇,膀胱是動之證。
根據《內經》經脈篇記載,頭痛、脊柱疼痛、頸部像被拉扯一樣、腰部像折斷一樣,這些都是膀胱經氣血運行不暢的表現。
而至真要論太陰在泉之病,亦與之同。
《至真要論》也提到,太陰經脈在足泉穴部位出現的病症,與這些症狀也是相同的。
蓋濕氣淫勝,則克太陽,故陰受濕氣,從足上行至頭,歷太陽經即傷太陽之氣,亦太陽病也。拙擬
因為濕氣過盛,就會克制太陽經脈的陽氣。所以,陰經受了濕氣的侵襲,從足部向上行至頭部,經過太陽經脈就會損傷太陽經脈的陽氣,這也是屬於太陽經脈的病症。
解釋:
这段古文主要描述的是一种由湿气侵襲引起的疾病,并解释了为什么需要用风药来治疗。
- 湿气侵袭太阳经脉,导致太阳经气运行不畅,出现頭痛等症状。
- 风药能驱散湿气,所以方中重用羌活、防风等风药。
- 同时,也加入川芎、蔓荊、甘草等药物来调和药性,避免风药过度或不足。
- 另外,文章也引用了《内经》和《至真要论》的观点,说明濕氣侵襲太陽經脈的病症,與膀胱經和太陰經的病症也有關聯。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解释了中医治疗湿邪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并强调了風藥在治療濕邪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