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氣感證要義》~
1. 濕
2. 集說
濕為陰邪,遇陽虛之體,縱感受日久,不至化熱,故仲景於寒濕無專方,以濕本毗於寒也。若兼熱,則為熱濕,不得第以濕名。拙擬
葉天士云:寒不能生濕,因濕而為寒者有之。又云:但有濕而不蒸熱,當於治濕藥中加熱藥,以宣散利導之。可謂得仲景真諦矣。
濕分內得外得,霧雨水濕,或傷或中,得之於外,酒餚生冷,恣啖無節,得之於內,外屬太陽,內屬太陰,或少陰,治之不早,鬱而成熱,則變狀多矣。
中濕者脈沉,若風濕則脈浮,有風無風,以此別之。
濕在上在外者,宜微汗以散之。在下在內者,宜燥之。或利小便,此大法也。傷於濕者,下先受之。上受之濕,偶有之耳,下受之濕,則坐臥踐履,有難避而易受者。蓋雨氣通於腎,腎感濕即應。若腎之陽又虛,則更不得而拒之。所以先受,久則漸及於上,金匱腎著湯,即治下濕之一證。拙擬
濕上甚而熱,喻氏以《金匱》痙病脈如蛇,與鼻塞內藥鼻中兩條當之。按下一條,確是濕上甚之證。上一條,則仲景明云痙病,且著其風強險惡之狀,不當指為上甚之濕,治上甚之濕,以局方羌活勝濕湯為佳。然並不治痙即足寒亦當更詳其因,未可以此漫施也。拙擬
霧傷皮腠,濕流關節,夫濕流必有所止,關節其止所也。仲景於關節疼痛,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便利其小便,則小便利者,舍微汗亦無治法。鄒潤安云:關節之大者無如膝,而又最近於腹,濕既痹於此,勢不能下,又不能升,與其逐而下之。仍無出路,莫若就近使上於腹,或從小便,或從汗出而解。
大豆黃卷,能使濕升而治筋攣膝痛,據此,則豆卷為濕流關節之要藥,愚意秦艽、薏苡、牛膝、松節、萆薢、獨活、海桐皮皆可酌加。拙擬
白話文:
[集說]濕氣作為陰性邪氣,當遇到陽氣虛弱的身體時,即使長時間受到影響,也不會轉化成熱氣,因此張仲景在處理寒濕問題時沒有專門的藥方,因為濕氣本質上與寒氣相近。如果濕氣伴隨著熱氣,那就是熱濕,不能單純稱之為濕氣。我這樣認為,
葉天士說:寒氣不能產生濕氣,但因濕氣而產生寒氣的情況是存在的。他又說:只有濕氣而沒有蒸騰的熱氣,應在治療濕氣的藥物中加入熱性的藥物,以幫助宣發和引導濕氣散去。這可以說是理解了張仲景的真正道理。
濕氣可以分為由內而來和由外而來,如霧、雨、水等外界因素可能導致濕氣,或者因飲食過量生冷食物從內部產生濕氣,前者屬於外部影響,後者屬於內部影響,分別與太陰和少陰有關。如果不盡早治療,濕氣會鬱積並轉化為熱氣,那樣病情就會變得複雜多變。
受濕氣影響的人,脈搏通常會下沉,如果是風濕,脈搏則會浮起,有風還是無風,可以透過脈象來區分。
對於上部或外部的濕氣,適合用微微出汗的方式來驅散它。對於下部或內部的濕氣,應該使用燥濕的藥物。或者通過利尿來排除濕氣,這是基本的治療原則。被濕氣傷害的人,通常下肢先受到影響。雖然上部也可能受到濕氣影響,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而下肢受到濕氣影響則是常見且難以避免的。因為雨水氣候與腎臟相通,一旦腎臟感受到濕氣,就會立即反應。如果腎臟的陽氣再虛弱,就更難以抵禦濕氣。因此,濕氣首先影響下肢,時間久了,濕氣會慢慢向上蔓延。《金匱要略》中的腎著湯就是一種針對下肢濕氣的治療方法。我這樣認為,
當濕氣在上部嚴重且伴有熱氣時,喻氏以《金匱要略》中描述的痙病脈象像蛇一樣,以及鼻塞內藥鼻中的兩個症狀來對應。根據後一條描述,確實是濕氣在上部嚴重的症狀。前一條描述,張仲景明確指出是痙病,並且描述了風強險惡的狀況,不應將其歸類為上部嚴重濕氣。治療上部嚴重濕氣,使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羌活勝濕湯是較好的選擇。然而,對於不引起痙病甚至腳寒的濕氣,應詳細分析其原因,不能隨意使用此方。我這樣認為,
霧氣損傷皮膚和腠理,濕氣滲入關節。濕氣滲入必定有其停留之處,關節正是濕氣停留的地方。張仲景對於關節疼痛,小便不通暢,大便反而順暢的情況,建議利尿來解決問題。如果小便順暢,除了微微出汗,就沒有其他治療方法了。鄒潤安說:關節中最大的是膝蓋,而且最接近腹部,一旦濕氣在此處引起痹痛,勢力無法向下,也不能上升,與其試圖向下排除濕氣,不如讓其向上靠近腹部,或者通過小便,或者通過出汗來解決。
大豆黃卷能夠幫助濕氣上升,用以治療筋骨攣縮和膝痛,根據這個原理,大豆黃卷是處理濕氣滲入關節的重要藥材。我認為秦艽、薏苡仁、牛膝、松節、萆薢、獨活、海桐皮等藥材也可以酌情添加。我這樣認為。
3. 方解
瓜蒂散,證見下解。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煮)
上二味,杵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錢匕,溫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為度而止,按《金匱》濕家病內藥鼻中則愈一條,內鼻之藥未載,後賢謂是瓜蒂散之屬。瓜蒂散,若以散嗅,則水從鼻出,或單用瓜蒂燒灰存性,以少許吸鼻中,亦極驗。
寒濕在上,則清陽被郁,身疼頭痛鼻塞者,濕上甚也。發熱面黃煩喘者,陽上郁也。脈大則非沉細之比,復和無病,則非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比,是其病不在腹中而在頭。療之者,宜但治其頭,而毋犯其腹。以瓜蒂散內鼻中,使黃水出而寒濕去則愈,不必服藥,以傷其和也。
腎著湯(即甘姜苓朮湯),治身重,腰以下冷痛,腹重,病屬下焦,由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
甘草,白朮(各二兩),乾薑,茯苓(各四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腎受冷濕,著而不去,則有腎著,身重腰以下冷痛腹重,皆冷濕著腎,陽氣不化之徵。由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所謂清濕襲虛,病起於下也。《靈樞》百病始生篇。然濕由外入,只在腎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溫腎以散寒,而在燠土以勝水。甘姜苓朮,辛溫甘淡,本非腎藥,名腎著者,原其病也。
除濕湯,治寒濕所傷,身體著重,腰腳痠疼,小便澀少,大便溏泄。
半夏,厚朴(薑汁製),蒼朮(米泔制,各二兩),藿香葉,陳皮(去白),白朮(土炒),白茯苓(各一兩),甘草(七錢,炙)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七枚,煎七分,食前溫服。
寒濕自下入而傷其脾,延及腰體,治以術甘培土,蒼樸化滯,苓夏導濕,藿陳悅脾以和表裡,薑棗運液以調營衛,可謂頭頭是道。喻氏云:當加清熱利水藥,利水可加,清熱似未然。拙擬
寒濕不必兼受有寒,云寒濕者,別於熱濕也。
白朮酒,治中濕骨節疼痛。
白朮一兩,酒煎,不拘時頓服,不能飲者,以水代之。
仲景治骨節疼痛等方,多以白朮協諸辛溫之品。蓋本經術主濕痹死肌,有健脾開痹之能。脾治,則骨節之痛亦除。今止用一味,而以酒煎之。酒行藥勢,通血脈之壅,且其性辛溫,即謂之代姜附亦可。拙擬
羌活勝濕湯,治濕上衝,頭痛瘠痛,項似拔,腰似折。
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各一錢半),蔓荊子,川芎,甘草(各四分,炙)
水煎熱服,覆取似汗。
此下受之濕,襲入太陽,而太陽經氣不行,故有頭痛等證,與太陽受風無異。然非治風,而風藥獨多者何也?風能勝濕,濕既上衝,非風不散。故重用羌獨藁防,又加川芎以升之,蔓荊以涼之,甘草以和之,而風藥乃無過不及之弊。拙擬
按:頭痛瘠痛,項似拔,腰似折,皆《內經》經脈篇,膀胱是動之證。而至真要論:太陰在泉之病,亦與之同。蓋濕氣淫勝,則克太陽,故陰受濕氣,從足上行至頭,歷太陽經即傷太陽之氣,亦太陽病也。拙擬
白話文:
[方解]瓜蒂散,症狀出現後使用。
瓜蒂(一份,炒至黃色),赤小豆(一份,煮)
以上兩種藥材,搗碎成粉末,以香豉七合,煮取汁,混合散藥一錢,溫服。如果不嘔吐,可以稍微增加劑量。以快速吐出爲度,停止服用。根據《金匱》溼家病內藥鼻中則愈的記載,內鼻藥物未詳細說明,後來的醫家認爲這是瓜蒂散的類別。瓜蒂散,如果通過聞嗅的方式使用,則水從鼻孔流出,或者單獨使用瓜蒂燒成灰燼保留活性成分,將少許吸入鼻中,也有極好的效果。
當寒溼在頭部時,清陽被抑制,身體疼痛、頭痛、鼻塞等症狀,是溼氣在頭部嚴重的表現。發熱、面色黃、煩躁、喘息,是陽氣在頭部受到抑制的跡象。脈搏大則不是沉細的情況,復和無病,則不是小便不利、大便反而暢快的情況,這表明疾病不在腹部而在頭部。治療時,應該只治療頭部,避免影響腹部。使用瓜蒂散放入鼻中,使黃水排出,寒溼去除即可痊癒,無需服藥,以免傷害身體和諧。
腎着湯(即甘姜苓術湯),用於治療身體沉重,腰部以下冷痛,腹部沉重,病屬於下焦,由勞累出汗後,衣服內潮溼寒冷,長期患病導致。
甘草,白朮(各二兩),乾薑,茯苓(各四兩)
以上四種藥材,用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溫服,腰部即感溫暖。
腎臟受到冷溼侵襲,滯留不去,就會形成腎着,身體沉重,腰部以下冷痛,腹部沉重,都是冷溼滯留在腎臟,陽氣無法正常運行的標誌。由勞累出汗後,衣服內潮溼寒冷,長期患病導致。所謂清溼襲擊虛弱,疾病從下部開始。然而,溼氣由外部進入,只停留在腎臟的外府,因此治療方法,不在溫腎以驅寒,而在溫暖脾胃以勝水。甘草、乾薑、茯苓、白朮,辛溫甘淡,本非腎藥,名爲腎着的原因,是因爲疾病起源。
除溼湯,治療因寒溼侵害,身體沉重,腰腳痠痛,小便澀少,大便溏瀉。
半夏,厚朴(薑汁制),蒼朮(米泔制,各二兩),藿香葉,陳皮(去白),白朮(土炒),白茯苓(各一兩),甘草(七錢,炙)
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盞,姜三片,棗七枚,煎至七分,飯前溫服。
寒溼從下部侵入傷害脾臟,影響到腰部,治療應以白朮、甘草培土,蒼朮、厚朴化滯,茯苓、半夏導溼,藿香、陳皮愉悅脾臟調和內外,生薑、大棗調節營衛,可以說是全面合理。喻氏說:應加清熱利水藥物,利水藥可加,清熱藥似乎不適宜。我的建議是:
寒溼不必同時感受寒氣,所謂寒溼,區別於熱溼。
白朮酒,治療溼氣引起的骨節疼痛。
白朮一兩,用酒煎煮,不限時間隨時服用,不能飲酒的人,可以用水代替。
張仲景治療骨節疼痛等病症的方劑,多以白朮配合各種辛溫藥物。因爲本經術主溼痹死肌,具有健脾開痹的能力。脾臟功能正常,骨節疼痛也會消除。現在僅使用一味藥材,且用酒煎煮。酒能促進藥效,通血脈的堵塞,且其性辛溫,甚至可以說它代替了生薑和附子。我的建議是:
羌活勝溼湯,治療溼氣上衝,頭痛、頸痛,頸部感覺被拉扯,腰部像被折斷。
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各一錢半),蔓荊子,川芎,甘草(各四分,炙)
水煎熱服,蓋被取微汗。
這是下部受溼氣影響,侵入太陽經,導致太陽經氣運行不暢,所以有頭痛等症狀,與太陽受風並無差異。然而,爲何不是治療風邪,卻使用大量風藥呢?風能勝溼,溼氣既然上衝,非風藥不能散。因此重用羌活、獨活、藁本、防風,再加川芎提升藥效,蔓荊子涼血,甘草調和,使得風藥不會過量或不足。我的建議是:
按:頭痛、頸痛,頸部感覺被拉扯,腰部像被折斷,都是《內經》經脈篇中,膀胱是動的證候。而至真要論中,太陰在泉的疾病,也有同樣的情況。溼氣過度,就會剋制太陽經,因此下部受溼氣影響,從足部上行至頭部,經過太陽經即傷害太陽之氣,也是太陽病的一種。我的建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