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高

《薛氏濕熱論歌訣》~ 熱入厥陰 熱犯少陰

回本書目錄

熱入厥陰 熱犯少陰

1. 熱入厥陰 熱犯少陰

濕熱證已十餘日,腹時痛時圊血肛門熱。熱邪傳入厥陰經,左關弦數是其訣。治法宜仿白頭翁湯,入陰升陽以涼血。(仲景治熱痢下重,用白頭翁湯〈白頭翁、北秦皮、黃連、黃柏。〉涼散厥陰之熱。今雖不下利,而肛門熱痛,腹痛圊血,安得不用此方乎?)假如尺脈數(少陰熱邪可徵)而口乾渴,下利心煩咽痛或,熱邪直犯少陰經,豬膚涼潤方為得。(仲景云:「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王晉三解曰:「腎應彘而肺主膚,腎液下泄,不能上熏於肺,致絡燥而為咽痛,又非甘草所能治矣。當以豬膚潤肺腎之燥,解虛煩之熱。白粉、白蜜緩於中,俾豬膚比類而致津液,從腎上入肺中,循喉嚨,復從肺出絡心,注胸中,而上,中,下燥邪盡解矣。」)

原注:此原本第二十三條、二十四條。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對濕熱症狀的診斷與治療。內容大意如下:

一個患者已經有十多天的濕熱症狀,腹部時不時會痛,並且排便時有血,肛門感覺很熱。這是因為熱邪進入了厥陰經,從左關脈象呈現弦數的特徵可以判斷。對於這種情況,治療方法應該參考白頭翁湯的組方,以達到入陰升陽、涼血的效果。(張仲景在《傷寒論》中用白頭翁湯來治療熱痢下重,組方成分包括白頭翁、北秦皮、黃連和黃柏,能有效清散厥陰之熱。雖然患者現在並未出現下利的情況,但是肛門熱痛、腹痛以及排便出血的症狀,使用此方非常適合。)

如果患者的尺脈呈現數的狀態(可推測存在少陰熱邪),並且感到口乾舌燥、下利、心煩、咽痛等症狀,這表明熱邪直接侵犯到了少陰經,應該使用豬膚涼潤湯來治療。(根據張仲景的說法:「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王晉三解釋道:「腎臟與豬相應,肺主皮膚,腎臟的津液下泄,無法上達肺部進行滋潤,導致絡脈乾燥,進而引起咽痛,這不是單純使用甘草能夠解決的。應該使用豬膚來滋潤肺腎的乾燥,並緩解虛煩的熱感。白粉和白蜜能夠緩和中焦,使豬膚發揮其滋潤作用,引導津液從腎臟上升至肺部,再循喉嚨,最後由肺部出絡到心臟,注入胸中,從而解除了上、中、下三焦的燥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