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高
《薛氏濕熱論歌訣》~ 餘邪蒙閉清陽,胃氣不舒
餘邪蒙閉清陽,胃氣不舒
1. 餘邪蒙閉清陽,胃氣不舒
濕熱已解餘邪滯,蒙閉清陽胃不舒。知飢不食脘微悶,投劑輕清宣上奇。藿香,薄荷,佩蘭,荷葉,枇杷葉,鮮稻,六般俱用葉相宜。蘆尖更有冬瓜子,此法時師知不知。(此濕熱已解,餘邪蒙閉清陽,胃氣不舒,故脘中微悶,知飢不食,用極輕清芬芳之品,宣揚升降上焦之氣。
鮮荷葉升清氣,佩蘭葉除濁氣,枇杷葉降肺氣,鮮稻葉資胃氣,鮮藿香葉、鮮荷葉辛涼散上焦之熱,蘆尖、冬瓜子甘淡泄上焦之濕,不涉一味重濁之藥。粗工當此,斷乎不能矣。)
原注:此原本第九條。
白話文:
濕熱的病症已經得到緩解,但仍有殘餘的邪氣滯留,這些邪氣遮蔽了清陽之氣,使得胃部運作不順暢。患者會感覺到飢餓,卻沒有食慾,胃部微微感到悶脹。這時候應該使用一些性質輕清的藥材來調理,可以選擇如藿香、薄荷、佩蘭、荷葉、枇杷葉和新鮮的稻葉,這些藥材都是以葉子入藥,對症效果佳。
另外,蘆葦尖和冬瓜子也是很好的選擇,這種方法,一般的醫生是否都瞭解呢?濕熱的病狀已經緩解,但是因為餘邪遮蔽了清陽之氣,導致胃氣不舒,所以患者會有胃部微悶、知飢不食的症狀。這時候需要使用極其輕清且芳香的藥材,來調節和提升上焦的氣血運行。
新鮮荷葉能提升清氣,佩蘭葉能去除濁氣,枇杷葉能降肺氣,新鮮稻葉能滋養胃氣。新鮮的藿香葉和荷葉性辛涼,能散去上焦的熱氣;蘆葦尖和冬瓜子性甘淡,能排除上焦的濕氣,而且這些藥材都不帶有一點重濁之氣。對於一般的醫生來說,要掌握這種治療方法,是相當困難的。
這段文字是原本的第九條註解。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