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濕熱論歌訣》~ 濕熱初起
濕熱初起
1. 濕熱初起
濕熱蒸騰五六月,肌表口鼻皆能入。太陰(脾)陽明(胃)受病多,(濕熱交蒸,夏暑為甚,從肌表傷者,十之一二,從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陽明為水穀之海,太陰為濕土之臟,故太陰,陽明受病居多。或兼三焦,或涉膜原,茲不繁注。)始則微寒後但熱。(始則微寒後發熱,凡風溫、溫熱、溫疫皆如此類,尚非濕熱病的證。
但傷寒初起則甚惡寒,風溫、濕熱等初起則微惡寒,此為辨也。)汗出(陽濕有汗,陰濕無汗,觀下條便知。)胸痞舌白黃,口渴不飲或不渴。(此則濕熱證之的證。論中原注云:始惡寒者,陽為濕遏而惡寒,終非寒傷於表之惡寒。但熱不寒,則鬱而成熱,反惡熱矣。熱甚陽明則汗出,濕蔽清陽則胸痞,濕邪內盛則舌白,濕熱交蒸則舌黃,熱則液不升而口渴,濕則飲內留而不引飲。)此條濕熱證提綱,病在中焦氣分窒。
(病在中焦者,如上所謂發熱、汗出、胸痞、口渴、舌白等是也。)藿香,蒼朮,杏仁,蔻仁,厚朴,半夏,菖蒲,六一散佩蘭葉,枳殼,鬱金,桔梗。(此濕熱病初起,用藥之大法也。濕熱蘊於上、中二焦,尚未化火,只是氣機阻窒,參舌白、胸痞、渴不多飲可審,故從藿香正氣、太無神術二方化裁。
去蘇梗、白芷,甘草等味,嫌其疏散太過;又恐甘能滋濕,加入杏仁、枳殼、鬱金,輕苦微辛,開通上、中二焦氣分;六一散乃河間治暑濕熱之專藥,佩蘭葉芳涼逐穢之用耳。)若兼扶食舌根黃,楂肉栝蔞萊菔子益。(此證多有挾食者,宜加栝蔞、楂肉、萊菔子。舌根若現黃色,即是挾食證。
)
原注:此原本第一條、第十條。
白話文:
五六月天氣濕熱,容易使人感到悶熱,病邪可以從皮膚表面、口鼻等部位進入人體。脾胃最容易受到濕熱的侵襲,十之八九的病都是從口鼻進入的,從皮膚進入的只佔一兩成。濕熱在人體內蒸騰,夏季尤其嚴重。初期會感到輕微的寒意,之後就發熱,伴隨有出汗、胸悶、舌苔白黃、口渴卻不想喝水等症狀。這屬於濕熱證,病邪阻滯在中焦,影響氣機運行。可以用藿香、蒼朮、杏仁、蔻仁、厚朴、半夏、菖蒲、六一散、佩蘭葉、枳殼、鬱金、桔梗等藥物治療。如果舌根發黃,還需要加入山楂肉、栝蔞、萊菔子等藥物,以幫助消食化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