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高
《薛氏濕熱論歌訣》~ 陽濕傷表
陽濕傷表
1. 陽濕傷表
陽濕傷表自汗出,汗出不解身仍熱,關節煩疼微惡寒,濕在肌表身重極。(此條與上條頗同,惟汗出關節煩疼獨異,明是濕邪見證,云「陽濕傷表」者,以汗出熱不解,且口必微渴也。)豆卷,茯苓皮,蒼朮皮,滑石,藿香葉,鮮荷葉,通草,桔梗等味宜,不惡寒者去蒼朮。
(此條陽濕傷表,故用藥即從三焦分泄,不專解表。因其有汗也,故不惡寒者,便去蒼朮皮。陰濕傷表,無汗,用發表;陽濕傷表,有汗,用解肌,暗合仲景麻黃、桂枝之意,宜究心焉。)
原注:此原本第三條。
白話文:
如果人體表層受到陽濕侵襲,就會出現自汗、出汗後仍然感覺身體發熱、關節疼痛、輕微怕冷、身體沉重等症狀。這種情況跟之前提到的類似,但特別的是,出汗後關節疼痛是濕邪的明顯表現。因為有汗出、身體發熱,而且通常還會伴隨輕微口渴,所以稱之為「陽濕傷表」。這時候可以考慮使用豆卷、茯苓皮、蒼朮皮、滑石、藿香葉、鮮荷葉、通草、桔梗等藥物,如果患者不畏寒,則可以去除蒼朮。
因為這是陽濕傷表,所以用藥要針對三焦進行分泄,不必專注於解表。由於患者會出汗,所以不畏寒的患者可以去除蒼朮皮。而陰濕傷表則沒有汗出,需要用藥物來發表;陽濕傷表則有汗出,需要用藥物來解肌,這就暗合了張仲景的麻黃、桂枝之義,值得仔細研究。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