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高

《薛氏濕熱論歌訣》~ 總訣

回本書目錄

總訣

1. 總訣

濕熱非從表入里,始終當究三焦理。夫熱是為天之氣,而濕則為地之氣。濕得熱而濕愈蒸,熱得濕而熱愈熾。濕熱兩分其病輕,濕熱交混其病駛。熱多濕少當清泄,濕多熱少當分利。濕熱俱多上下閉,三焦俱病為難治。濕熱化火劫陰津,引動肝風痙厥至。陽明經胃是沖衢,救胃生津扼要旨。

(此條非原文,乃撮論中大旨,編為總訣,以附於首。原本共三十五條,今將第十條並於首條下,二十三、二十四兩條亦合而為一,故只得三十三條。)

白話文:

[總結口訣]

濕熱病症並非由外表進入體內,治療時始終應探究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的原理。熱是天氣的表現,濕則是地氣的呈現。濕遇熱會更加蒸騰,熱遇濕會更加熾烈。若濕熱各自獨立,病情較輕;但若濕熱交混在一起,病情則會迅速惡化。若熱多濕少,治療應以清熱和泄下為主;濕多熱少,則應採取分消和利水的方法。若是濕熱都多,導致上下不通,三焦同時受病,治療就相對困難。濕熱轉化為火,會耗損體內的陰液,進而引發肝風,導致痙攣和厥逆。

陽明經和胃部是人體的重要通道,保護胃部、滋養陰液是治療的關鍵。

(這段口訣並非原始文章的直接摘錄,而是根據文章的核心思想加以編輯而成,放在開頭作為總結。原本共有三十五條,現將第十條合併到第一條之下,第二十三、二十四條也合併為一條,因此現在只有三十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