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詵撰,張鼎增補改編

《食療本草》~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栗子

(一)生食治腰腳。蒸炒食之,令氣擁,患風水氣不宜食。〔嘉〕

(二)又,樹皮:主癉瘡毒。〔嘉〕

(三)謹按:宜日中曝乾,食即下氣、補益。不爾猶有木氣,不補益。就中吳慄大,無味,不如北慄也。其上薄皮,研,和蜜塗面,展皺。〔嘉〕

(四)又,殼:煮汁飲之,止反胃、消渴。〔嘉〕

(五)今有所食生慄,可於熱灰中煨之,令才汗出,即啖之,甚破氣。不得使通熟,熟即擁氣。生即發氣。故火煨殺其木氣耳。〔心·嘉〕

白話文:

(一)生吃栗子可以治療腰腿疾病。蒸或炒著吃,會導致氣滯,患有風濕水腫的人不適合食用。

(二)另外,栗子樹的樹皮:主要治療癰瘡腫毒。

(三)謹慎地說:應該在中午太陽大的時候曬乾栗子,食用後能順氣、補益身體。不然的話,仍有木氣,不能補益。其中,吳地的栗子個頭大,但沒有味道,不如北方的栗子。栗子上的薄皮,磨成粉末,調和蜂蜜塗在臉上,可以去除皺紋。

(四)另外,栗子殼:煮水喝,可以止反胃、治療消渴症。

(五)現在如果有人吃生栗子,可以在熱灰中煨烤,讓它稍微出汗,就拿來吃,這樣會很破氣。不能讓它完全烤熟,烤熟了就會導致氣滯。生吃會產生氣。所以用火煨烤是為了消除它的木氣。

2. 覆盆子〈平〉

上主益氣輕身,令人發不白。其味甜、酸。五月麥田中得者良。採其子於烈日中曬之,若天雨即爛,不堪收也。江東十月有懸鉤子,稍小,異形。氣味一同。然北地無懸鉤子,南方無覆盆子,蓋土地殊也。雖兩種則不是兩種之物,其功用亦相似。〔卷·嘉〕

白話文:

覆盆子,性味平和,主要功效是補益氣力,使身體輕盈,還能讓人頭髮不易變白。它的味道是甜中帶酸。最好的覆盆子是在五月麥田中採摘的。採摘果實後要在烈日下曬乾,如果遇到下雨就會腐爛,不能收成。江東地區十月有另一種果子叫懸鉤子,果實稍微小一點,形狀也不同,但氣味和覆盆子相同。不過,北方沒有懸鉤子,南方沒有覆盆子,這大概是因為各地土地不同的緣故。雖然有兩種不同的名稱,但它們本質上並非兩種不同的東西,功效也十分相似。

3. 芰實(菱實)〈平〉

(一)上主治安中焦,補臟腑氣,令人不飢。仙家亦蒸熟曝乾作末,和蜜食之休糧。〔卷·嘉〕

(二)凡水中之果,此物最發冷氣,不能治眾疾。(令人臟冷),損陰,令玉莖消衰。〔卷·心·嘉·證〕

(三)(可少食。多食)令人或腹脹者,以薑、酒一盞,飲即消。含吳茱萸子咽其液亦消。〔卷·嘉·證〕

白話文:

(一)菱角主要的功能是調理中焦(脾胃),補養臟腑的氣,使人不容易感到飢餓。修道之人也會將菱角蒸熟後曬乾磨成粉,與蜂蜜調和食用,用來作為斷食期間的代糧。

(二)所有水中生長的果實,菱角是最容易產生寒氣的,它不能治療多種疾病(會使人內臟寒冷),會損耗陰氣,使男性生殖器官功能衰退。

(三)(可以少量食用。如果吃多了)會使人腹脹,可以用薑汁酒喝一杯就能消除。含著吳茱萸的果實吞嚥汁液也能消除腹脹。

4. 雞頭子(芡實)〈寒〉

(一)主溫,治風痹,腰脊強直,膝痛。補中焦,益精,強志意,耳目聰明。作粉食之,甚好。此是長生之藥。與蓮實同食,令小兒不(能)長大,故知長服當亦駐年。〔卷·心·嘉〕

(二)生食動風冷氣。可取蒸,於烈日中曝之,其皮殼自開。挼卻皮,取人食,甚美。可候皮開,於臼中舂取末。〔卷·心·嘉〕

白話文:

(一)芡實性溫和,可以治療風濕麻痹,腰背僵硬,以及膝蓋疼痛。它能補養脾胃,增益精氣,使人意志堅強,耳聰目明。將芡實磨成粉食用,效果非常好。這是一種可以使人長壽的藥材。但如果和蓮子一起食用,會讓小孩發育不良,由此可知,長期服用芡實應該也有延緩衰老的功效。

(二)生吃芡實容易產生風邪和寒氣。可以將芡實蒸熟,然後放在烈日下曝曬,它的外殼自然就會裂開。剝掉外殼,取出裡面的果實食用,味道非常美味。也可以等芡實外殼裂開後,放到石臼中搗成粉末來食用。

5. 梅實(烏梅)

(一)食之除悶,安神。烏梅多食損齒。〔心·嘉〕

(二)又,刺在肉中,嚼白梅封之,刺即出。〔嘉〕

(三)又,大便不通,氣奔欲死:以烏梅十顆置湯中,須臾挼去核,杵為丸,如棗大。內下部,少時即通。〔嘉〕

(四)謹按:擘破水漬,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亂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瘧方多用之。〔嘉〕

白話文:

(一)食用烏梅可以消除胸悶,安定心神。但烏梅吃太多會損害牙齒。

(二)另外,如果身上扎了刺,可以嚼爛白梅敷在傷口上,刺就會自己跑出來。

(三)還有,如果大便不通,氣悶到快要死掉:可以用十顆烏梅放在熱水中,稍等片刻後去掉核,搗成丸狀,像棗子一樣大。塞入肛門,過一會兒就會通便。

(四)謹慎地說:將烏梅剝開泡在水中,加入少許蜂蜜調和,可以止渴、緩解霍亂引起的心腹不適,以及治療痢疾(紅痢)。治療瘧疾的藥方中也經常使用烏梅。

6. 木瓜〈溫〉

(一)上主治霍亂(嘔啘),澀痹風氣。〔卷·證〕

(二)又,頑痹人若吐逆下(利),病轉筋不止者,(煮汁飲之甚食)。〔卷·證〕

(三)腳膝筋急痛,煮木瓜令爛,研作漿粥樣,用裹痛處。冷即易,一宿三五度,熱裹便瘥。煮木瓜時,入一半酒同煮之。〔證〕

(四)(謹按):枝葉煮之飲,亦(治霍亂),去風氣,消痰。每欲霍亂時,但呼其名字。亦不可多食,損齒(及骨)。〔卷·嘉〕

(五)又,臍下絞痛,可以木瓜一片,桑葉七枚炙,大棗三個中破,以水二大升,煮取半大升,頓服之即(瘥)。〔卷·嘉〕

白話文:

(一)木瓜主要可以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以及因風邪引起的關節麻木疼痛。

(二)另外,對於關節頑固麻木、又出現嘔吐腹瀉、甚至導致抽筋不止的人,可以用木瓜煮汁飲用,多吃一點效果更好。

(三)如果腳和膝蓋的筋脈發生痙攣疼痛,可以將木瓜煮爛,搗成漿粥狀,用來敷在疼痛的部位。冷了就更換,一個晚上敷三到五次,熱敷效果更好。煮木瓜的時候,可以加入一半的酒一起煮。

(四)(提醒):木瓜的枝葉煮水飲用,也可以治療霍亂,去除風邪,化解痰液。每當快要發生霍亂時,只要呼喊木瓜的名字,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木瓜不可以多吃,會損壞牙齒和骨頭。

(五)另外,如果肚臍下方絞痛,可以用一片木瓜,七片炙烤過的桑葉,三個對半切開的大棗,加入兩大升水煮到剩下一半,一次喝完就會痊癒。

7. 楂子〈平〉

上多食損齒及損筋。唯治霍亂轉筋,煮汁飲之。與木瓜功相似,而小者不如也。昔孔安國不識,而謂(梨)之不藏(者)。今驗其形小,況相似。江南將為果子,頓食之。其酸澀也,亦無所益。俗呼為樳梨也。〔卷·嘉〕

白話文:

山楂,性味平和。

吃太多會損傷牙齒和筋骨。它唯一能治療的是霍亂引起的轉筋,將山楂煮汁飲用即可。它的功效和木瓜相似,但效果比木瓜稍微差一點。以前孔安國不認識山楂,把它當作是不容易保存的梨子。現在看它外形小,又跟梨子有點像。江南一帶會把山楂當作水果,一次吃很多。但山楂的酸澀味,其實沒有什麼好處。民間俗稱它為樳梨。

8. 柿〈寒〉

(一)主通鼻、耳氣,補虛勞不足。〔心·嘉〕

(二)謹按:乾柿,厚腸胃,溫中,健脾胃氣,消宿血。〔心·嘉〕

(三)又,紅柿:補氣,續經脈氣。〔嘉〕,

(四)又,醂柿:澀下焦,健脾胃氣,消宿血。作餅及糕,與小兒食,治秋痢。〔嘉〕

(五)又,研柿,先煮粥欲熟,即下柿。更三兩沸,與小兒飽食,並奶母吃亦良。〔嘉〕

(六)又,乾柿二斤,酥一斤,蜜半升。先和酥、蜜,鐺中消之。下柿,煎十數沸,不津器貯之。每日空腹服三五枚。療男子、女人脾虛、腹肚薄,食不消化。面上黑點,久服甚良。〔嘉〕

白話文:

(一)主要功效是疏通鼻子和耳朵的氣,並能補養因勞累過度而導致的虛弱不足。

(二)需要注意的是:曬乾的柿子,可以增強腸胃功能,溫暖身體中部,健壯脾胃之氣,消除體內積存的瘀血。

(三)另外,紅色的柿子:能補益氣血,接續經脈之氣。

(四)還有,經過特殊處理的柿子(醂柿):能收斂下焦,健壯脾胃之氣,消除體內積存的瘀血。把它做成餅或糕點給小孩吃,可以治療秋季的腹瀉。

(五)再者,把柿子搗碎,在粥快煮好時放入。再煮沸兩三次,讓小孩吃飽,哺乳期的母親吃也很好。

(六)還有一個方子:用兩斤乾柿子、一斤酥油和半升蜂蜜。先將酥油和蜂蜜混合,在鍋中融化。放入柿子,煎煮十幾次沸騰,盛在不滲漏的容器中。每天空腹服用三到五個。可以治療男女因脾虛導致的腹部虛弱,消化不良。對於臉上的黑斑,長期服用效果很好。

9. 芋〈平〉

(一)上主寬緩腸胃,去死肌,令脂肉悅澤。〔卷·心〕

(二)白淨者無味,紫色者良,破氣。煮汁飲之止渴。十月已後收之,曝乾。冬蒸服則不發病,餘外不可服。〔卷·嘉〕

(三)又,和(鯽魚、鯉)魚煮為羹,甚下氣,補中焦(良。久食),令人虛,無氣力。此物但先肥而已。〔卷·嘉〕

(四)又,煮生芋汁,可洗垢膩衣,能潔白(如玉)。〔卷·嘉〕

(五)又,煮汁浴之,去身上浮氣。浴了,慎風半日許。〔證·嘉〕

白話文:

(一)芋頭主要的作用是使腸胃放鬆,去除壞死的肌肉組織,使脂肪和肌肉變得潤澤有光彩。

(二)外觀白色的芋頭沒有味道,紫色的芋頭品質較好,但會破氣。將芋頭煮成汁飲用可以止渴。芋頭在農曆十月之後採收,曬乾。冬天蒸熟後服用就不容易生病,其他時間則不適合服用。

(三)另外,將芋頭與鯽魚或鯉魚一起煮成羹湯,非常能幫助腸胃氣機下降,並能補養中焦(效果良好,但長期食用),會使人感到虛弱,沒有力氣。這種食物只是短時間讓人變胖而已。

(四)此外,用生的芋頭汁煮沸,可以用來清洗油膩的衣服,可以將衣服洗得像玉一樣潔白。

(五)另外,將芋頭汁煮沸後用來沐浴,可以去除身上浮動的氣。沐浴後,要小心避風半天左右。

10. 𦽏茨(烏芋、荸薺)〈冷〉

下丹石,消風毒,除胸中實熱氣。可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黃。若先有冷氣,不可食。令人腹脹氣滿。小兒秋食,臍下當痛。〔嘉〕

白話文:

荸薺(又名烏芋)性寒,能使體內的結石排出,消除風毒,去除胸腔內的實熱之氣。可以磨成粉食用。能使耳聰目明,止渴,消除黃疸。如果本身體內就有寒氣,就不適合食用,會使腹部脹氣不舒服。小孩子在秋天吃太多,會造成肚臍下方疼痛。

11. 茨菰(慈姑)

(一)主消渴,下石淋。不可多食。吳人好啖之,令人患腳。〔心·嘉〕

(二)又,髮腳氣,癱緩風。損齒,紫黑色。令人失顏色,皮肉乾燥。卒食之,令人嘔水。〔心·嘉〕

白話文:

(一)主要治療口渴病(糖尿病),以及排尿困難像砂石一樣的淋病。但不可多吃。吳地的人喜歡吃它,會讓人腳部生病。(二)又說,會引發腳氣病、手腳麻痺的癱瘓、以及中風。會損害牙齒,使牙齒變紫黑色。會使人臉色不好看,皮膚乾燥。突然吃很多,會讓人嘔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