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疳蟲」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疳蟲,又稱疳積、疳積蟲,是一種古代疾病。其病因是由於小兒脾胃虛弱,飲食不節,積食生蟲所致。臨床表現為面色萎黃,消瘦,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舌苔厚膩,脈細弱。
治療上以健脾益氣、驅蟲消積為主。常用方藥有保和丸、香砂六君子湯、四君子湯等。
疳蟲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
-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
- 適當增加運動,增強體質。
- 定期進行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如果發現孩子有疳蟲的症狀,應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肥兒丸
- 1.《廣嗣紀要》:「乳食所傷者,小兒腸胃脆薄,乳食過多,難以傳化,而父母溺於護愛,惟恐飢乏,凡肥甘生冷與食之,以致宿食成積,久積成癖,而吐瀉瘧痢,腫脹腹痛,疳蟲之病生矣,肥兒丸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