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鶴草膏

仙鶴草膏

XIAN HE CAO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藥成方配本》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極寒 (0.0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脾經 25%
心經 25%
肝經 25%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仙鶴草膏中包含仙鶴草,主要原因如下:

  1. 仙鶴草功效顯著: 仙鶴草性味甘、澀,具有止血、止瀉、消炎、生肌等功效。其富含鞣質、黃酮類化合物等有效成分,能有效收縮血管、促進凝血,對各種出血症狀及腹瀉等都有良好療效。
  2. 仙鶴草與膏方相輔相成: 膏方以滋補、調養為主要作用,而仙鶴草的收斂止血、消炎生肌功效可以協同膏方中其他藥材,達到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療效果。

仙鶴草膏中以仙鶴草為主要藥材,正是基於其獨特的藥理作用和與膏方的協同作用,以達到更佳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仙鶴草膏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記載主治「吐血、咯血、衄血」,皆屬血熱妄行或氣不攝血所致之出血證。仙鶴草自古為止血要藥,《滇南本草》載其「治婦人月經或前或後,赤白帶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而《百草鏡》更直言其能「下血活血,止血崩、血痢」。其單味熬膏,強調鮮品用量(或乾品減量),佐以白蜜、紅棗,推測取其斂血兼調補之效,針對上焦出血(肺胃咯血、鼻衄)及急症出血具有收澀之功。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討

  1. 君藥:仙鶴草

    • 性味苦澀平,傳統認為其「收斂止血」為主效,現代研究則發現其含仙鶴草素(agrimonine)等成分,能縮短凝血時間,促進血小板生成,並收縮周圍血管,符合「苦能降泄、澀能固脫」之理。
    • 鮮品用量大(100斤),取其藥氣醇厚,熬膏後濃縮其有效成分,增強止血效力。
  2. 佐使藥:紅棗、白蜜

    • 紅棗(門棗子)甘溫,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既能緩和仙鶴草苦澀之性,又能「補氣以攝血」,契合「血不自生,氣旺則血固」的理論,防止止血過後氣血兩虛。
    • 白蜜甘平,潤燥解毒,為膏方賦形劑,兼能護胃,避免苦澀藥物傷及中焦。蜂蜜與紅棗配伍,亦能緩解出血後陰液耗傷之燥象。

方劑邏輯與潛在功效延伸
此方以「單味為主、佐藥為輔」,體現「急則治標」思路:

  • 標證處理:仙鶴草直折血勢,針對急性出血驟發者,快速斂血。
  • 本證調理:紅棗、白蜜甘緩補益,稍顧及長期失血導致的氣血虧虛,但整體仍偏重治標。
  • 潛在應用:因仙鶴草兼具「止血不留瘀」特性,此膏可能適用於血淋、崩漏等下部出血,然原方主治未明言,推測與古代醫家對「膏方多用於上焦」的運用習慣相關。

總結
仙鶴草膏以「澀補並行」為法,透過大劑仙鶴草收澀止血,輔以甘潤之品調和藥性,其組成簡練而藥力專一,符合中醫「單方一味,氣死名醫」的急救思維,尤適於血熱或輕度氣虛不攝之出血急症。

傳統服藥法


鮮仙鶴草100斤。
止血。
鮮仙鶴草100斤(如無鮮者,用乾者30斤),門棗子3斤,一次煎汁,熓一宿,次日取出,榨淨去滓,濾清,加白蜜10斤,煉透,濾過收膏,約成膏7斤。
每日3次,每次3錢,開水沖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咳血牙齦出血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仙鶴草膏, 出處:《中藥成方配本》。 組成:鮮仙鶴草100斤。 主治:止血。主治:吐血、咯血。衄血。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