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蘆散

XIAO L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鑰》卷上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0.30)

複方歸經比例

膀胱經 25%
肝經 25%
肺經 13%
胃經 13%
腎經 11%
心經 11%
膀胱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消蘆散中包含茜草,主要是利用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茜草味苦、寒,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消蘆散主要針對熱毒壅盛,血瘀阻滯所致的症狀,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茜草在方劑中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作用,同時也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因此,茜草的加入對於消蘆散的療效具有重要作用。

消蘆散中加入狗脊,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腰,固精止遺:狗脊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腰、固精止遺的功效。消蘆散主治腎虛腰痛,遺精滑泄等症,狗脊的加入可補益腎氣,增強腰部力量,從根本上解決腎虛導致的病症。
  2. 祛風濕,強筋骨:狗脊亦具有祛風濕、強筋骨的功效,對於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消蘆散中加入狗脊,可加強方劑的補腎壯腰、祛風濕、強筋骨之效,使治療更全面有效。

消蘆散中包含蘆根,主要基於其清熱利尿、生津止渴的功效。

蘆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利尿通淋的功效。其清熱利尿作用,有助於消除體內熱毒,促進水分代謝,緩解尿路感染、水腫等症狀。而生津止渴作用則能滋潤咽喉,緩解口乾舌燥、煩躁不安等症狀。因此,在消蘆散中加入蘆根,有助於清熱解暑,利水消腫,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消蘆散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與藥理

消蘆散主要由以下四味藥材組成:

  • 茜草: 具有活血化瘀、止痛、調經之效。在此方中,其主要作用為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滯,緩解因炎症引起的腫痛。
  • 狗脊: 具有補腎壯陽、強筋骨、祛風濕的功效。於此,其主要作用可能為增強機體正氣,輔助消炎止痛,亦可能兼有祛風之效,針對某些病因可能為風邪侵襲的病症。
  • 蘆根: 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潤燥、利尿通淋之效。在此方中,其主要作用為清解局部炎症熱毒,並透過生津潤燥以減輕咽喉乾燥不適,兼具利尿之效,可能輔助毒邪排出。
  • 唐蜜根(紫荊皮根): 與茜草皆為活血化瘀之藥,其亦能消腫止痛,能加強全方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之功。

主治病症與治療原理

根據《重樓玉鑰》、《春腳集》、《集喉症諸方》等古籍記載,消蘆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1. 喉風(喉間癤毒、乳蛾):
    • 病症描述: 主要表現為咽喉部位紅腫疼痛,常伴有吞嚥困難,或如蓮子狀的癤毒,甚至出現雙鵝(兩側皆有)、單鵝(單側有)之分。
    • 治療原理: 消蘆散透過茜草與唐蜜根的活血化瘀之功,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除因炎症造成的瘀滯;透過蘆根清熱解毒,減輕炎症反應;狗脊則可能輔助增強機體正氣,抵抗病邪。此方透過燻蒸之法,使藥性直達病竈,加速炎症消退、膿腫潰破。對於患者畏懼刀針的情況,消蘆散燻破膿腫的方法提供了一種替代療法。
  2. 牙牀紅核腫痛:
    • 病症描述: 指發生於上下牙牀兩根頭勾合處的紅核腫痛,常伴有牙關緊閉、難以開口之症狀。
    • 治療原理: 與治療喉風的原理相似,消蘆散在此透過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之功,消散腫痛,緩解因炎症引起的牙關緊閉。燻蒸之法亦能使藥力直達病竈。
  3. 驢嘴風:
    • 病症描述: 指發生於下脣的紅瘡腫大,並伴有疼痛,甚者腫大至下脣突出。
    • 治療原理: 消蘆散透過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之效,能消散腫痛,緩解下脣腫大。搭配紫地湯,則更能起到內外兼治的效果。
  4. 雙/單魚腮:
    • 病症描述: 指發生於腮邊或腋邊的紅腫,可單側或雙側發生。嚴重者可能腮部穿孔流膿。
    • 治療原理: 消蘆散透過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之功,消散腮部腫痛,緩解炎症反應。若配合紫地湯及冰硼散,則更能達到內外兼治的效果。對於腫甚者,可輔以破皮針。

方劑應用特色

  1. 外治為主: 消蘆散主要透過燻蒸之法進行外治,使藥性直達病竈,加速膿腫潰破,是一種針對局部炎症的有效療法。
  2. 可加減變化: 根據病情需要,可加入巴豆(江子)以加強破腫之力,並可配伍其他藥物如紫地湯、角藥、冰硼散等,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3. 針對畏刀患者: 消蘆散之運用,體現了古人在治療上的靈活變通。對於畏懼刀針的患者,提供了一種相對溫和的替代療法。

總結

消蘆散以茜草、狗脊、蘆根、唐蜜根四味藥材組成,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咽喉、牙牀、下脣、腮部等部位的紅腫疼痛、癤毒等炎症病症。其治療特點在於以外治燻蒸為主,可靈活加減藥物,並針對畏懼刀針的患者提供替代療法,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傳統服藥法


茜草1兩,金毛狗脊5錢,唐蜜根1兩(即紫荊皮根),蘆根2兩(去皮)。
上用米醋同藥貯小罐內,以厚紙封口極固,放水中煮好,口上開1小孔如箸頭大,對腫處熏;若1時未破,加巴豆7粒去殼同入煮,再熏。若破後不能速於收功,吹生肌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消蘆散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要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蘆散, 出處:《玉鑰》卷上。 組成:茜草1兩,金毛狗脊5錢,唐蜜根1兩(即紫荊皮根),蘆根2兩(去皮)。 主治:喉風。因患者畏刀,以此熏破。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