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聖丹

獨聖丹

DU SHENG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極寒 (0.1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肺經 25%
胃經 25%
大腸經 25%
肝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獨聖丹方劑中加入絲瓜,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絲瓜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皮膚紅腫等症狀,絲瓜可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療效。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絲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皁苷,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絲瓜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因此,獨聖丹中加入絲瓜,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獨聖丹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專治「小兒痘疹」。痘疹為稚陽之體感疫癘之毒,發於肌表所致,其病機多與熱毒鬱滯、氣血壅遏相關。絲瓜自古被視為清熱解毒、通絡散結之品,尤以老而近蒂者入藥,取其性味甘涼,能透發疹毒而無傷正之虞。砂糖甘緩和中,既可矯味助服,又能益氣護中,防絲瓜苦寒敗胃。兩者相佐,旨在透邪外達、解毒化疹。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推演

  1. 絲瓜選材與炮製深意

    • 「老者近蒂」:老絲瓜絡質地堅韌,入血分而通絡力強;近蒂處為精氣所聚,清熱解毒之效尤著。
    • 「桑柴火燒存性」:桑柴火性溫而升發,煅製絲瓜既存其清涼之性,又得火性之助,使藥力輕揚透表,契合痘疹需「火鬱發之」之理。
  2. 劑型設計與服用法

    • 製餅含砂糖:甘緩之味能緩解絲瓜苦寒,契合小兒脾胃嬌嫩之特質,且「時時與吃」使藥力持續,漸次透毒外出。
    • 「盡為佳」:強調用量需足,以徹底清解餘毒,防痘疹內陷變證。
  3. 效用機轉推論

    • 絲瓜絡煅炭後,其通絡散結之性轉為吸附痰濁痘毒,並藉輕揚之性引邪外透;砂糖甘潤能緩解痘疹燥熱,避免傷津。兩者合用,共奏「透表清裡、解毒化濁」之效,適用於痘疹初起或疹出不暢者。

此方體現「簡便驗廉」之民間智慧,以單味藥精製,專攻痘疹熱毒,其思路與傳統「透疹解表」治法相合,然需辨證屬熱證為宜。

傳統服藥法


絲瓜(老者,近蒂取)3寸。
於砂瓶內固濟,桑柴火燒存性,為末,以如數配砂糖搗成餅。
時時與吃。盡為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獨聖丹,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四。 組成:絲瓜(老者,近蒂取)3寸。 主治:小兒痘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