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傳神秘藥肚子

XIAN CHUAN SHEN MI YAO DU ZI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6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50%
腎經 25%
胃經 25%
脾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仙傳神祕藥肚子」中包含豬肚,主要源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益脾胃: 豬肚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補虛健脾、益氣養胃的功效。古人認為,豬肚能溫補脾胃之氣,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2. 滋陰潤燥: 豬肚富含膠原蛋白,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滋養五臟,改善虛勞、燥咳、便祕等症狀。

因此,豬肚在「仙傳神祕藥肚子」中作為藥材,是基於其補益脾胃、滋陰潤燥的功效,旨在改善人體的整體健康狀況。

在中藥方劑「仙傳神秘藥肚子」中加入馬骨,主要是利用馬骨補腎壯陽、固齒的作用。馬骨能夠補腎壯陽、固齒,對於治療腎虛所致的各種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牙齒鬆動等症狀。

主治功效


仙傳神祕藥肚子 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概述

《不居集》中記載的「仙傳神祕藥肚子」方劑,以雄豬肚為載體,內裝白馬骨,經隔水蒸煮後食用,旨在治療脾胃不足等病症。原文描述此方「治養胃清熱,補虛透骨祛風,並脾胃不足者」,並強調其「效甚神,其功甚大」。

主治功效

  1. 補虛養胃:
    • 豬肚本身即有補虛健脾胃的功效,能增強消化功能,改善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 方中以豬肚為載體,通過蒸煮,使其藥性得以釋放,更易於吸收,達到補虛養胃的目的。
  2. 清熱祛風:
    • 原文提及「清熱祛風」,推測可能是指針對體內虛熱或風邪侵襲的情況。馬骨可能具有一定的清熱祛風作用,幫助機體恢復平衡。
  3. 透骨祛風:
    • 「透骨」二字暗示此方劑可能具有深入經絡、驅除骨骼關節風邪的作用。馬骨以其強筋健骨的特性,可能在此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4. 治療脾胃不足:
    • 此方劑的主治病症明確為「脾胃不足」,其功效皆圍繞此核心問題展開。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虛弱則百病叢生。此方通過補虛養胃、清熱祛風等多方面作用,旨在恢復脾胃功能,提升機體整體運作。

治療原理

此方劑的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 以形補形:
    • 中醫有「以形補形」的理論,豬肚作為消化器官,能幫助消化吸收。選用雄豬肚,可能認為其陽氣更盛,補虛效果更佳。
  2. 藥借食力:
    • 方劑將藥物裝入豬肚中,利用豬肚的消化功能,將藥性釋放,並在服用時將藥物與食物一同吸收,增加了藥效的吸收率。
  3. 經絡氣血調和:
    • 馬骨具有強筋健骨的作用,可能能暢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通過調和氣血,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治療脾胃不足的目的。
  4. 整體觀念:
    • 此方劑並非僅僅針對脾胃本身,而是通過多方面的功效,整體調整機體狀態,恢復其平衡,最終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5. 特殊處理:
    • 將白馬骨埋土內,可能暗含中醫「回陽」或「歸根」的哲學觀念,並有安定病人的意圖,以利於藥效發揮。

總結來說,「仙傳神祕藥肚子」方劑以其獨特的配伍和炮製方法,通過補虛養胃、清熱祛風、透骨祛風等功效,整體調理機體,主要針對脾胃不足的病症。其治療原理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雄豬肚1個(不見水,酒洗淨),白馬骨1根(粗大者,不見水洗,以布拭淨,木槌敲碎,裝入肚內令滿,密縫)。
養胃清熱,補虛透骨祛風。
以淡砂鍋盛之,酒3碗,水5碗,置大鍋內,隔水煮之,罐口用厚綿紙三層封固,於紙上置粒米一撮,米爛肚亦熟矣。令病人坐於傍,以聞其香氣,若病人欲思食,除肚內藥,以銅刀切碎,乘熱帶湯與食之,不喜食湯,聽其所好,或一二次食完亦可。將白馬骨悄悄埋土內,勿令人知之,埋後病人即思睡,任其自然。
半年者食半個即愈,一年者食1個,2-3年照數食之,倘半年喜食1個者,聽其所愛,不必執泥。
患人醒時要大便,解下如泥非泥,似血非血,穢惡異常,當以深坑埋之,勿令人感此惡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仙傳神秘藥肚子, 出處:《不居集》下集卷一。 組成:雄豬肚1個(不見水,酒洗淨),白馬骨1根(粗大者,不見水洗,以布拭淨,木槌敲碎,裝入肚內令滿,密縫)。 主治:養胃清熱,補虛透骨祛風。主治:脾胃不足。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