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艾方

煮艾方

ZHU AI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脾經 33%
腎經 33%
肝經
脾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煮艾方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是艾葉,這是因為艾葉在中醫中具有重要的療效。首先,艾葉具有溫陽散寒的特性,非常適合用來治療因寒邪侵襲而引起的病症,如腹痛、月經不調等。艾葉中的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調和體內的陽氣,從而改善寒冷對身體產生的負面影響。

其次,艾葉還擁有安神的功效,常用於緩解焦慮及改善睡眠質量。在煮艾方中,艾葉的加入能提升方劑的整體調理效果,增強其對於消除體內寒氣、促進氣血運行的能力。此外,艾葉的香氣有助於提振精神,使人感到舒適,因此在方劑的使用中,它不僅具備實用的藥效,還能增添使用者的身心愉悅感。因此,煮艾方選用艾葉是基於它獨特的藥理特性及其對於整體方劑效果的增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煮艾方】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妊娠中惡」,指孕婦突受外邪或穢惡之氣侵擾,導致心腹絞急切痛,疼痛劇烈如鬼擊(形容猝然劇痛且難以忍受),且不可觸碰按摩,或伴隨嘔吐、衄血等出血症狀。此證屬急症,表現為氣血逆亂、寒邪或穢濁之氣內阻。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熟艾如拳大

    • 熟艾即陳年艾葉,經炮製後性溫而不燥,氣味醇厚,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辟穢化濁。
    • 艾葉傳統多用於婦科,能暖宮止血、安胎,尤其適合妊娠期間因寒邪或氣血不和引起的急症。
    • 《本草綱目》載艾葉「溫中、逐冷、除濕」,其芳香特性可醒脾開郁,化解穢惡之氣。
  2. 煮汁頻服

    • 煎煮後取其溫通之力,透過口服使藥效迅速布散,以溫煦中焦、驅散寒邪或穢氣。
    • 「頻服」強調持續給藥,逐步緩解氣血壅滯之急痛,並防止邪氣再犯。

治療原理

  • 溫經散寒:熟艾性溫,能驅散腹中寒凝,緩解絞痛。寒邪得溫則散,氣血得溫則行。
  • 辟穢醒脾:艾葉芳香化濁,可解「中惡」之穢氣,調和中焦氣機,改善嘔吐、衄血等氣逆血亂之症。
  • 安胎止血:艾葉為婦科要藥,能止血安胎,對於妊娠期間的血症(如衄血)兼具治療與防護作用。

綜論

此方簡潔,僅以熟艾一味,集中藥力於溫通、辟穢、止血,針對妊娠中惡的急症特性,快速穩定氣血。其邏輯在於以艾葉的溫性與芳香雙重作用,化解寒邪穢氣,恢復氣血運行之常,符合中醫「急則治標」的思路。

傳統服藥法


熟艾如拳大。
煮汁。頻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牙齦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煮艾方, 出處:《胎産心法》卷上。 組成:熟艾如拳大。 主治:妊娠中惡,心腹絞急切痛,如鬼擊之狀,不可按摩,或吐衄血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