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油膏

銀油膏

YIN YOU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肺經 33%
胃經 33%
心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銀油膏中加入豬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潤滑作用: 豬油具有良好的潤滑性,能使藥物更容易滲透至患處,促進藥效發揮。同時,豬油的油脂特性能幫助軟化皮膚,減少藥物對皮膚的刺激。
  2. 保護作用: 豬油能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藥物揮發,延長藥效,並能隔絕外界刺激,減少感染風險。同時,豬油的滋潤作用能幫助修復受損的皮膚組織,促進傷口癒合。

銀油膏中含有銀朱,主要原因如下:

  1. 抗菌消炎: 銀朱性寒,具有解毒殺菌的功效,能抑制細菌生長,並消炎止痛,對於治療濕疹、皮膚感染等症狀有較好的效果。
  2. 活血化瘀: 銀朱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對於外傷導致的瘀血腫痛、跌打損傷等,能起到一定的療效。

因此,銀朱在銀油膏中起到重要的抗菌消炎和活血化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能有效治療皮膚病及外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銀油膏主治「爛腿見骨」,屬中醫外科「潰瘍」範疇,指下肢長期潰爛、瘡面深及骨頭的嚴重感染或壞疽(如「臁瘡」)。古代文獻稱此類症狀多因濕熱下注、氣血瘀滯,或外傷染毒,久不癒合所致。其特徵為瘡面晦暗、膿水淋漓,甚至腐肉不脫、骨質外露。

此方以「油紙夾之,戮細眼」外敷,顯為傳統「夾紙膏」用法,透過密閉瘡面、引流膿液,形成濕潤環境以促腐肉脫落、新肌生長。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生豬油(去筋膜,打極爛)

  • 性味功效:甘涼潤燥,傳統用為賦形劑兼藥引。《本草綱目》載其「潤燥解毒,散風熱,利血脈」,能柔潤瘡面、緩解乾裂疼痛,並助藥力滲透。
  • 治療原理
    • 物理性保護潰瘍面,減少摩擦刺激。
    • 油性基質可軟化腐肉,輔助「提膿祛腐」,且能隔絕外界穢毒。

2. 銀朱(少許,至紅色為度)

  • 性味功效:辛溫有毒,主含硫化汞(HgS),傳統用於攻毒殺蟲、燥濕斂瘡。《醫學入門》謂其「治瘡痍頑癬,惡瘡腐爛」。
  • 治療原理
    • 抗菌防腐:汞離子可抑制細菌、真菌,控制局部感染。
    • 生肌收口:微量使用可刺激瘡面,促進壞死組織脫落與收斂。

全方配伍邏輯

  • 「潤」與「斂」並行:生豬油潤澤瘡面,防其乾枯;銀朱燥濕殺毒,斂瘡生新。兩者比例以「紅色為度」,意在減銀朱毒性,取其藥效而不傷正。
  • 「腐去新生」導向:透過油紙夾敷的封閉療法,維持局部濕潤(類似現代濕性癒合理念),同時銀朱滲透腐蝕壞死組織,終而促進肉芽生長。

現代科學視角的可能機制

  1. 抗菌作用:銀朱的硫化汞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潰瘍病原體有抑制效果。
  2. 物理療法:油紙的細眼設計利於滲出液排出,避免瘡面浸泡濡濕(「濕性瘡瘍」忌諱)。
  3. 局部刺激效應:微量汞化合物可能激活局部免疫反應,加速壞死組織清除。

此方反映古代外科「以毒攻毒」與「潤燥相濟」的智慧,然其效度取決於瘡情階段(適用於腐肉未盡期,非純虛性潰瘍)。

傳統服藥法


生豬油(去筋膜,打極爛)、銀朱少許。
上以紅色為度,油紙夾之,戮細眼。
綁腿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銀油膏, 出處:《千金珍秘方選》。 組成:生豬油(去筋膜,打極爛)、銀朱少許。 主治:爛腿見骨。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