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涎散

銀涎散

YIN XIAN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肝經 33%
膀胱經 33%
肺經
肝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銀涎散方劑中包含粉霜,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粉霜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外感熱毒或外傷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
  2. 潤燥生津,利咽開音:粉霜入肺經,具有潤燥生津的作用,可以改善因熱毒傷肺引起的口乾舌燥、聲音嘶啞等症狀,並促進傷口癒合,利咽開音。

因此,粉霜在銀涎散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潤燥生津的功效,有效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銀涎散主治「嬰孩乳食不消,發渴心躁」,為古代用於小兒消化不良的專方。嬰孩脾胃嬌嫩,若乳食積滯,易化熱生燥,表現為煩渴不安、躁動不寧。此方以「銀涎」命名,或取其清熱消積之效(「涎」暗示痰濕積滯),藉由攻逐積滯以緩解燥熱症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粉霜

    • 粉霜即輕粉(甘汞,主要含氯化亞汞),性寒沉降,具強力攻積、逐痰涎之功。古醫籍載其能「通大腸轉涎」(《本草綱目》),善消痰食積滯。此處取微量,以輕泄為度,避免傷正。
    • 現代科學視角:汞化合物可能刺激腸道蠕動,促進積滯排出,但需嚴格控制劑量。
  2. 配伍與用法:

    • 蓮花/蓮肉煎湯送服:蓮花清心除煩,蓮肉健脾固腸,既能輔助消積,又可緩和粉霜寒烈之性,保護脾胃。此設計符合「攻邪不傷正」的兒科用藥原則。

整體作用機制:
粉霜為主導,通腑瀉濁以消乳食積滯,積去則熱不生,心躁自平;蓮湯為輔,既防藥性峻猛,又兼顧和胃安神。全方體現「通因通用」思路,針對實邪壅滯之證,以「消積→清熱→安神」為遞進療效。

潛在應用延伸:
從藥性推論,此方或可適用於痰熱內擾所致的小兒夜啼、痰涎壅盛等症,惟須辨明實證為前提。

傳統服藥法


粉霜不拘多少。
上為極細末。
每服嬰孩1字,4-5歲以下半錢,煎蓮花湯調下;各月以蓮肉煎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銀涎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三。 組成:粉霜不拘多少。 主治:嬰孩乳食不消,發渴心躁。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