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甲散

銀甲散

YIN JIA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極寒 (0.0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50%
腎經 26%
胃經 23%
肝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銀甲散中包含銀柴胡,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銀柴胡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肝利膽之效。其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疏肝利膽: 銀柴胡能疏肝利膽,對於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脅痛、腹脹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銀柴胡在銀甲散中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的功效,對於治療熱毒壅盛、肝膽濕熱等病症有較好的療效。

銀甲散中包含鱉甲,主要是因為鱉甲具有以下功效:

  1. 清熱解毒: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治療熱毒瘡瘍、濕疹、丹毒等症。
  2. 滋陰軟堅:鱉甲還具有滋陰軟堅的功效,可治療瘰癧、癭瘤、乳癰等症。

銀甲散中,鱉甲配合其他藥材,如黃柏、黃連等,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滋陰軟堅的功效,達到治療各種熱毒、腫瘍等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銀甲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溫證潮熱」,屬熱性病範疇,特見身體長期發熱(潮熱),伴隨「身體枯瘦、皮膚甲錯(乾燥如鱗甲)、消索不潤澤」等陰血耗傷之證。

  1. 溫證潮熱:指外感溫熱病或內傷陰虛所致的發熱,多為午後或夜間熱勢明顯,屬虛熱範疇。
  2. 形體枯瘦、陰血虧虛:久病耗傷陰液,肌肉失養,故形體消瘦;「皮膚甲錯」為陰虛內熱、津枯血燥,肌膚失於濡潤之象。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僅兩味藥,均以「清虛熱、滋陰潛陽」為核心:

  1. 銀柴胡(2錢)
    • 性微寒,歸肝、胃經,為清虛熱要藥,善退骨蒸潮熱(陰虛內熱之象),無苦燥傷陰之弊。
    • 針對「溫證潮熱」治標,直接清解虛火。
  2. 鱉甲(3錢)
    • 性鹹寒,歸肝腎經,功能滋陰潛陽、軟堅散結。
    • 滋補肝腎之陰以治本,改善陰虛導致的枯瘦、甲錯;其「潛陽」特性可引虛熱下行,助銀柴胡協同退熱。

配伍邏輯

  • 標本兼顧:銀柴胡主清熱治標,鱉甲主滋陰治本,共奏「清熱不傷陰,滋陰不留邪」之效。
  • 針對陰虛熱熾:二者皆入肝經,肝藏血,陰虛熱熾易耗肝血,此配伍正可養肝陰、清肝熱,改善血燥膚枯。

可能的延伸功效
雖原方主治明確,但從藥物特性推論,或可適用於:

  •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癆)的輔助調理。
  • 熱病後期陰傷未復之低熱、盜汗。

此方簡潔,展現中醫「輕靈透達」的用藥思維,尤其適合虛熱夾雜陰傷之證,通過滋陰透熱恢復機體潤澤之態。

傳統服藥法


銀柴胡2錢,鱉甲3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身體發低熱

相同名稱方劑


銀甲散, 出處:《溫證指歸》卷三。 組成:銀柴胡2錢,鱉甲3錢。 主治:溫證潮熱,身體枯瘦,皮膚甲錯,消索而不潤澤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