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杖瘡白蠟膏藥」方劑中使用「豬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潤補益,促進癒合: 豬髓富含油脂,具有滋潤、滑潤的功效,可改善杖瘡部位乾燥、粗糙的狀況,同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
- 軟化消腫,止痛消炎: 豬髓性質溫潤,可軟化堅硬的組織,消散瘀腫,減輕杖瘡帶來的疼痛,並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有助於控制感染。
總而言之,豬髓在「杖瘡白蠟膏藥」中發揮著滋潤補益、軟化消腫的功效,有助於促進杖瘡的癒合,減輕患者痛苦。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杖瘡白蠟膏藥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杖瘡」,即古代因杖刑(棍棒擊打)造成的皮肉損傷。其主要作用為:
- 潤膚生肌:緩解受杖後皮破肉爛之疼痛
- 消炎收口:促進創面癒合,防止潰爛
- 保護傷處:形成保護層,避免外部感染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真白蠟(一兩)
- 藥性:甘、微溫,屬礦物蠟
- 作用:
- 具良好封閉性,能形成物理屏障防止傷口污染
- 配合其他藥物可軟化瘡面,減少瘡痂緊繃導致的疼痛
- 古代記載能「續筋骨,生肌肉」(《本草綱目》)
2. 豬骨髓(五個)
- 藥性:甘、寒,為動物油脂
- 作用:
- 富含脂肪,具有極強滋潤效果,緩解受杖後熱毒灼傷的乾裂疼痛
- 傳統認為能「補骨髓,長筋肉」(《食療本草》),助損傷組織再生
- 作為基質可使藥膏黏附力更佳
3. 潮腦(三錢,即樟腦)
- 藥性:辛、熱,有毒
- 作用:
- 局部鎮痛:透過刺激皮膚神經減輕杖傷灼痛感
- 抗菌防腐:抑制傷口腐敗發炎(古人用於「殺蟲除穢」)
- 其揮發特性可促進血行,防止瘀血停滯
配伍邏輯
此方以**「潤—護—清」**為核心設計:
- 白蠟+豬骨髓:構成油性基質,滋潤受損組織並隔絕外界
- 樟腦:在封閉環境中緩釋藥性,同時化解瘀熱
- 甘草煮油紙:加強貼敷時的溫和性(甘草能緩解刺激性)
製法關鍵
「共入銚內熬成膏」使三藥融合,油蠟基質包裹樟腦成分,達到:
- 延長藥效(油脂緩釋)
- 降低樟腦直接接觸傷口的刺激性
此方體現古代對創傷的「潤護為主,兼清餘毒」治療思路,適用於受杖後皮肉未潰或初潰之症。
傳統服藥法
真白蠟1兩,豬骨髓5個,潮腦3錢。共入銚內熬成膏。
用甘草煮油紙攤貼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杖瘡白蠟膏藥, 出處:《外科啓玄》卷十二。 組成:真白蠟1兩,豬骨髓5個,潮腦3錢。 主治:杖瘡。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