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蜜粉方

生蜜粉方

SHENG MI FEN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生蜜粉方」中使用「米粉」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米粉味甘性平,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的作用。生蜜粉方中,部分藥材性偏寒涼,米粉可以減緩其寒性,避免藥性過於猛烈,更適合患者服用。
  2. 增加粘性:米粉加入藥液後,能增加藥液的粘稠度,方便服用,並可減緩藥液在腸胃中的流速,增加藥效吸收時間。

此外,米粉也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以配合生蜜粉方中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生蜜粉方】之傳統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便癰」,古代所指「便癰」多與下焦濕熱蘊結相關,症見局部腫痛(如腹股溝或會陰部癰腫),可能伴隨小便不利。生蜜粉方以生蜜調和米粉服用,強調「小便利為度」,顯示其傳統應用以通利小便為辨證關鍵,藉此分消濕熱之邪,緩解癰腫。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1. 生蜜(未經熬煉之蜂蜜)

    • 性味功效:甘平,潤燥解毒,《本草綱目》載其能「和營衛,潤臟腑,通三焦,調脾胃」。
    • 作用推演
      • 潤導利尿:甘緩之性可利小便,濕熱從水道而解。
      • 清熱緩痛:生蜜局部外用傳統多用於瘡瘍(如《肘後方》治癰腫),內服或兼顧清熱解毒之效。
  2. 米粉(米磨成之細粉)

    • 性味功效:甘涼,和胃益氣,《食療本草》言其「平胃氣,止煩渴」。
    • 作用推演
      • 護胃調中:緩和生蜜滑利之性,防其傷脾。
      • 協同利濕:米粉質輕,助生蜜分利濕邪,猶如「白飲和服」之思路。

三、配伍邏輯與治療機轉
此方以簡馭繁,兩藥相配體現「通利為主,兼顧中焦」之法:

  • 濕熱分消:生蜜通利三焦,米粉稍佐健脾,使濕熱從小便而出(「小便利為度」即邪有去路)。
  • 甘緩解毒:甘味可緩急止痛,生蜜解毒特性或間接減輕癰腫熱毒。

四、古代應用背景
便癰成因多與濕熱下注、氣血壅滯相關,此方可能用於早期輕症,通過滲濕清熱防止癰瘡化膿。唐宋以前方藥質樸,常見單味或簡方針對特定症狀(如《千金方》單用蜜煎導法),生蜜粉方或屬此類經驗治法。

結語
此方體現「給邪出路」之思路,以利尿為法,適用於濕熱蘊結之便癰初起。然需結合整體證候,若熱毒熾盛恐需加味或他方。

傳統服藥法


生蜜、米粉。
調服。小便利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生蜜粉方,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六引《神效方》。 組成:生蜜、米粉。 主治:便癰。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