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蠍液

蛇蠍液

SHE XIE YE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8.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0%
胃經 20%
腎經 20%
心經 18%
肝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蛇蠍液」方劑中加入「水蛇皮」,主要是利用水蛇皮的藥性,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水蛇皮性味甘平,具有祛風濕、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因此,將水蛇皮加入「蛇蠍液」方劑中,可以增強方劑的祛風濕、止痛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蛇蠍液方劑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全蠍性味辛、平,入肝經,具有通絡止痛、消腫解毒的功效。 其藥性可緩解風濕痺痛、筋脈拘攣等症狀,與蛇毒、蠍毒等毒素相互拮抗,起到解毒、消腫的作用。
  2. 全蠍與蛇毒、蠍毒等毒素具有相生相剋的關係。 在中醫理論中,以毒攻毒,是治療某些疾病的重要方法。全蠍的毒性可以抑制蛇毒、蠍毒等毒素的活性,減輕其對人體的傷害,達到解毒的目的。

蛇蠍液方劑中包含露蜂房,其原因主要為: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露蜂房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蛇毒、蠍毒等毒素引起的發熱、腫脹、疼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解毒消腫: 露蜂房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清除毒素,加速傷口癒合,配合蛇蠍液中其他藥材,可更有效地解毒消腫。

總之,露蜂房的加入,能增強蛇蠍液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使其在治療蛇蠍毒傷方面發揮更全面、更有效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蛇蠍液為外用方劑,古籍記載主治「疖」,即現代所稱之癤腫(局部化膿性毛囊炎)。其特點為紅腫熱痛,多因熱毒蘊結肌膚所致。古代醫家選用蟲類藥為主,取其「以毒攻毒」之性,針對熱毒蘊結、膿腫未潰之症,具散結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蛇皮(蛇蛻)

    • 性味:甘鹹平,入肝經。
    • 功效:祛風止癢、解毒退翳。古代多用於皮膚瘡瘍、風疹瘙癢,其輕揚之性可引藥透達肌表,助消散癰腫。《本草綱目》提及蛇蛻能「除惡瘡」、「治癰腫」。
  2. 全蠍

    • 性味:辛平,有毒,入肝經。
    • 功效:攻毒散結、通絡止痛。其辛散之力可破血行滯,針對癤腫之氣血壅滯;毒性成分(如蠍毒素)可能抑制局部炎症反應,達到消腫效果。《本草匯言》載全蠍「開風氣之痰閉,解瘡腫之毒結」。
  3. 蜂房

    • 性味:甘平,有毒,入胃經。
    • 功效:攻毒殺蟲、祛風止痛。其輕虛走表之性可引藥直達病所,且蜂房含蜂膠等成分,具抗菌消炎作用,對癰疽不潰者能促其透膿。《神農本草經》稱其「主驚癇瘈瘲,寒熱邪氣,癲疾,腸痔」。
  4. 食醋

    • 性味:酸苦溫,入肝經。
    • 作用:醋能軟堅散結、活血消腫,並作為溶媒提取藥物有效成分(如生物鹼)。其酸性可增強藥物滲透性,助藥力深入肌腠。

配伍邏輯與機轉推論

  • 協同透毒:三味蟲類藥均具毒性,合用可增強攻毒散結之效,直折熱毒。蛇蛻輕揚透表,全蠍潛行散結,蜂房走竄消腫,形成「表裡透達」之力。
  • 劑型設計:醋泡提取有效成分(如生物鹼、蛋白類),同時醋本身能抑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常見於癤腫),輔助藥物作用。
  • 中醫理論:「熱毒壅滯」為癤腫主因,此方以蟲藥走竄之性疏通經絡,醋之酸收斂瘡,符合「結者散之」的治則。

此方體現古代「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思想,針對局部熱毒,以峻藥外敷直達病所,避免內服毒性風險,符合中醫「就近祛邪」的用藥智慧。

傳統服藥法


蛇皮60克,全蠍15克,蜂房15克。
浸泡於食醋200毫升中,歷24小時。外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蛇蠍液,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蛇皮60g,全蠍15g,蜂房15g。 主治:癤。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