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吐血豬肺湯」方劑中使用豬肺,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以形補形: 豬肺性味甘平,入肺經,具有補肺益氣、止咳化痰的功效。中醫認為「以形補形」,以肺臟之形補肺臟之虛,故以豬肺入湯,期望能起到滋陰潤肺、止血化瘀的作用,改善因肺虛導致的吐血癥狀。
二、藥性相合: 豬肺與其他藥材相配,可協同增強療效。例如,與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的藥材如生地、玄參等配合,更能有效緩解因熱毒上犯肺絡而導致的吐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吐血豬肺湯主治「吐血」,即上消化道出血或呼吸道出血所致之咯血、嘔血等症。古代醫家認為吐血多因「血熱妄行」或「氣逆傷絡」,此方以豬肺為載體,結合朱砂、川椒、桃仁之藥性,旨在涼血止血、降氣安絡,調和氣血以止吐血。
關鍵病機與治法
- 血熱迫血:朱砂性寒重鎮,清心降火,抑制血熱上衝。
- 氣逆絡傷:川椒辛溫通散,降逆氣而助肺肅降;桃仁活血化瘀,防離經之血瘀滯。
- 肺絡修復:豬肺「以形補形」,古代認為能滋養肺絡,吸附藥性直達病所。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豬肺(主藥)
- 角色:方中核心載體,洗淨後納藥,煮汁連食。
- 邏輯:
- 「同氣相求」:肺主氣,豬肺入肺經,針對吐血源自肺絡損傷者(如肺癆、咳血)。
- 吸附藥力:猪肺結構鬆軟,能吸附朱砂、川椒等成分,通過烹煮釋放藥性於汁液中,服食後集中作用於肺臟。
2. 朱砂(3分)
- 藥性:甘微寒,質重沉降,入心經。
- 作用:
- 清熱安神:血熱上衝致吐血者,朱砂寒涼鎮靜,引火下行。
- 止血:其色赤入血分,古代用於血熱妄行之出血證。
3. 川椒(每歲1粒)
- 藥性:辛熱,歸脾、胃、腎經。
- 作用:
- 降逆止嘔:辛散溫通,能調暢氣機,降胃氣、肺氣之逆,緩解吐血因氣逆而發。
- 溫中佐制:反佐朱砂寒性,防涼遏太過,兼散瘀滯。
4. 桃仁(7孔各1粒)
- 藥性:苦甘平,歸心、肝、肺經。
- 作用:
- 化瘀通絡:吐血後殘留瘀血易阻絡,桃仁活血兼潤燥,防血止留瘀。
- 助肺宣降:肺主氣機宣降,桃仁輕宣肺郁,配合川椒調氣。
配伍邏輯
- 標本兼治:
- 治標:朱砂急則涼血止血,川椒降氣防衝逆。
- 治本:豬肺補肺體,桃仁通瘀修復絡脈。
- 寒溫並用:朱砂寒涼止血配川椒溫通,避免單一藥性偏弊。
三、治療原理總述
此方以「肺絡」為靶點,結合「涼血止血、降氣化瘀」三大方向:
- 物理吸附:豬肺煮汁濃縮藥效,直接作用於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
- 氣血調和:
- 朱砂鎮血熱,川椒降氣逆,從「火」與「氣」層面遏制吐血病機。
- 桃仁疏通離經之血,豬肺補益受損組織。
- 象形思維:以肺補肺,符合古代「臟器療法」邏輯,強調整體調節。
此方體現中醫「急則治標,緩則顧本」的特色,適用於輕中度吐血屬熱瘀夾雜者,然須辨證使用。
傳統服藥法
豬肺1個。
洗極淨,以朱砂3分,川椒每歲1粒,灌入肺中,將肺挖7孔,每孔放桃仁1粒,放瓦鉢內煮出自然汁來,不可放水,連肺食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吐血豬肺湯, 出處:《吉人集驗方》。 組成:豬肺1個。 主治:吐血。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