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金散

LEI JI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1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心經 18%
肝經 18%
小腸經 9%
大腸經 9%
脾經 9%
胃經 9%
膽經 8%
肺經
心經
肝經
小腸經
大腸經
脾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雷金散中包含雷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驅蟲功效:雷丸性寒,味苦,具有驅蟲之效。其藥性專入脾胃,能殺滅腸道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而雷金散本身也以驅除腸道寄生蟲為主要功效,故加入雷丸以增強驅蟲效果。
  2. 消積化滯:雷丸除了驅蟲,亦有消積化滯的功能。對於因蟲積、食積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雷丸能幫助消食導滯,緩解症狀。因此,在雷金散中加入雷丸,不僅能驅蟲,還能促進消化,提高藥效。

雷金散中包含鬱金,主要源於其兩方面的藥性作用:

  1. 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鬱金味辛、苦,性涼,入肝、膽經。其行氣活血之功,可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消腫止痛之效,則可針對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雷金散本身即是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目的,鬱金的加入能增強此功效。
  2.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鬱金亦具清熱解毒、利濕退黃之效,對於因濕熱、毒熱引起的黃疸、皮膚瘙癢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雷金散中,鬱金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活血化瘀功效,亦能輔助清熱解毒,達到更全面、有效的治療效果。

雷金散中包含黑牽牛,主要是因為其具有瀉下通便、消積化滯的功效。黑牽牛為旋花科植物牽牛的種子,性寒,味苦,入脾、大腸經。其藥理作用主要表現在促進腸道蠕動,增加腸液分泌,幫助排泄宿便,並能有效消食化積,緩解便祕、腹脹等症狀。因此,在雷金散方劑中,黑牽牛可以作為通便瀉下藥,幫助清除腸道積滯,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雷金散主治功效分析

雷金散,主治「諸蟲」,根據古文記載,其治療範圍涵蓋多種寄生蟲引起的病症。

組成及功效

雷金散由雷丸、鬱金、黑牽牛三味中藥組成,各藥功效如下:

  • 雷丸: 為主要殺蟲藥,能有效驅除體內多種寄生蟲。
  • 鬱金: 具有行氣活血、清心解鬱之效,在此方中輔助雷丸驅蟲,並可緩解因蟲積而引起的氣滯血瘀症狀。
  • 黑牽牛: 具有瀉下通便、消腫散結的作用,在此方中可協助將殺滅的蟲體排出體外。

治療原理

雷金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直接殺蟲: 雷丸為君藥,具有強力的殺蟲作用,是方中的主要驅蟲成分。
  2. 行氣活血,輔助驅蟲: 鬱金行氣活血,可改善因蟲積而造成的氣血運行不暢,有利於驅蟲藥發揮作用。
  3. 瀉下排蟲: 黑牽牛具有瀉下作用,可促進腸道蠕動,將被殺滅的蟲體及其他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4. 配伍增效: 三藥合用,既能殺蟲,又能行氣活血、瀉下排蟲,標本兼顧,使驅蟲效果更為顯著。

古文記載的輔助療法

古文記載中還提到了幾種輔助療法,以增強雷金散的驅蟲效果:

  1. 油調送服: 用少量油調和藥末送服,可能是為了潤滑腸道,便於藥物發揮作用,也可能與某些寄生蟲的生活習性有關。
  2. 炙豬肉糝藥: 將藥末撒在炙熟的豬肉上食用,可能是利用豬肉的香味掩蓋藥物的苦味,便於患者服用,同時,豬肉的油脂也可能起到潤滑腸道的作用。
  3. 配伍甘遂末: 在服用雷金散的同時,配伍甘遂末一錢,可增強瀉下作用,加速蟲體的排出。
  4. 飯壓之: 服藥後吃飯,可能是為了利用食物的重力作用,幫助藥物下行,促進排蟲。

總結

雷金散是一個以殺蟲為主的古方,通過雷丸、鬱金、黑牽牛三藥的配伍,達到殺蟲、行氣、瀉下的綜合作用。古文記載的多種輔助療法也體現了古人對藥物服用方法和增強療效的探索。總體而言,雷金散組方合理,配伍得當,是一個療效確切的驅蟲方劑。

傳統服藥法


雷丸末8分,鬱金末7分,黑牽牛末1錢半。
上為末。
用時以生油調下3兩匙,飯壓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雷金散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和兒童不宜服用。服用雷金散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雷金散,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四。 組成:雷丸末8分,鬱金末7分,黑牽牛末1錢半。 主治:諸蟲。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