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大腹水腫」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大腹水腫是中醫古代疾病,又稱為「水腫」、「腹水」、「臌脹」等,是指體內水液代謝障礙,導致體內水液瀦留,出現全身或局部水腫的病症。大腹水腫的病因多與脾腎功能失調有關,常見的症狀包括腹部脹大、四肢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溏薄等。

大腹水腫在中醫的辨證分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 脾虛水腫:多見於體質虛弱、飲食不節的人,主要表現為腹部脹大、四肢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沉弱。
  • 腎陽虛水腫:多見於老年人、久病體虛的人,主要表現為腹部脹大、四肢水腫、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沉細。
  • 肝腎陰虛水腫:多見於青壯年人,主要表現為腹部脹大、四肢水腫、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大腹水腫的治療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常用方劑有六君子湯、真武湯、五苓散等。此外,飲食調理和適當運動也有助於緩解水腫。

大腹水腫是中醫古代疾病,雖然發病率較低,但病情嚴重,危害生命。因此,一旦出現大腹水腫的症狀,應及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人迎

人迎

  • 1.《針灸聚英》:「所生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胸乳氣衝股伏兔䯒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人迎大三倍於寸口。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 2.《經絡全書》:「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濕溫汗出,鼽衄,口喎唇疹。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䯒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伏兔

伏兔

  • 1.《針灸聚英》:「所生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胸乳氣衝股伏兔䯒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人迎大三倍於寸口。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 2.《針灸逢源》:「)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痹。(陽明熱勝則狂。風勝則瘧。溫氣淫泆。則汗出鼽衄。口喎等症胗。瘡也。)大腹水腫。(土病則不能制水也。)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皆陽明經脈之所及。)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
  • 3.《針經節要》:「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已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氣不足則身已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
  • 4.《經絡全書》:「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濕溫汗出,鼽衄,口喎唇疹。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䯒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 5.《針方六集》:「胃足陽明為病:洒洒然振寒,善伸數欠,顏黑,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動,欲閉戶牖而處,甚則欲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狂瘧,濕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喉痹,大腹水腫,膝髕腫痛,循胸、乳、氣街、股、伏兔、胻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氣衝

氣衝

  • 1.《針灸聚英》:「所生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胸乳氣衝股伏兔䯒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人迎大三倍於寸口。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人迎反小於寸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