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六·兼羅集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兼羅集 (15)

1. 百訂賦八十一

肩井乳癰而極效,商丘痔瘤而最良。脫肛趨百會、尾翳之所,無子搜陰交、石關之鄉。中脘主乎積痢,外丘收乎大腸。寒瘧兮,商陽、太谿驗;痃癖兮,衝門、血海強。夫醫乃人之司命,非志士而莫為;針乃理之淵微,須至人之指教。先究其病源,後攻其穴道,隨手見功,應針取效。

方知玄里之玄,如達妙中之妙。此篇不盡,略舉其要。

白話文:

肩井穴治療乳癰效果極佳,商丘穴治療痔瘡療效最佳。脫肛則用百會穴和尾閭穴,不孕則用陰交穴和石關穴。中脘穴主治積痢,外丘穴能治療大腸疾病。寒瘧可用商陽穴和太谿穴驗證治療效果;痃癖可用衝門穴和血海穴治療。

醫生是掌握人命的,不是有志之士難以勝任;針灸是深奧微妙的醫術,需要名師指點。要先探究疾病的根源,然後再施針於相應穴位,這樣才能隨針見效。

才能了解針灸的奧妙,達到精妙的境界。此篇只是概要,並未詳盡闡述。

2. 肘後歌八十二

頭面之疾針至陰,腿腳有疾風府尋。

心胸有病少府瀉,臍腹有病曲泉針。

肩背諸疾中渚下,腰膝強痛交信憑。

脅肋腿胯後谿妙,股膝腫起太衝靈。

陰核發來如升大,百會妙穴真可驚。

頂心頭痛眼不開,湧泉下針足安泰。

鶴膝腫痛難移步,二陵犢鼻針殊巧。

尺澤能舒肋骨疼,更有一穴曲池妙,

根尋源流要安愈,加以風府功非小。

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

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

五痔原因熱血作,承山須下病無蹤。

哮喘發來寢不得,豐隆刺入三寸中。

狂言盜汗如見鬼,惺惺間使下針美。

骨寒髓冷火來治,靈道妙穴分明記。

瘧疾寒熱真可畏,須知虛實可用意,

間使宜透支溝中,大狂七壯合聖治。

連日頻頻發不休,金門刺深可無憂。

瘧疾三日一發舉,先寒後熱無他語,

寒多熱少取復溜,熱多寒少用間使。

或患傷寒熱未休,牙關風壅藥難投,

項強反張目直視,金針用意列缺求。

傷寒四肢厥逆冷,脈氣無時仔細審,

神奇妙穴真有一,復溜踝上二寸省。

四肢陽厥脈氣浮,須曉陰陽倒換求,

寒則須補絕骨是,熱則絕骨瀉無憂;

脈若浮洪當瀉解,沉細之時補便瘳。

百合傷寒最難醫,妙法神針用意推,

口噤眼合藥不一,合谷一針效甚奇。

狐惑傷寒滿口瘡,須下黃連犀角湯。

蟲在臟腑食肌肉,須要神針刺地倉。

傷寒腹痛蟲尋食,吐蛔烏梅宜早嘗,

十日九日必定死,中脘回還胃氣強。

傷寒痞氣結胸中,兩目昏黃汗不通,

湧泉妙穴三分許,速使周身汗自通。

傷寒痞結脅積痛,期門刺後見深功。

當汁不汗合谷瀉,自汗發黃復溜憑。

飛虎一穴通痞氣,祛風引氣使安寧。

剛柔二痙最乖張,口噤眼合面紅妝,

熱入血室心肺脹,須刺期間乃少商。

中滿如何去得根,陰包如刺效如神,

不論老幼依法用,須教患者便抬身。

打撲傷損破傷風,先於痛處下針攻,

後向承山立作效,甄權留下意無窮。

腰腿疼痛十來春,應針不了便惺惺,

大都引氣探根本,服藥尋方枉費金。

腳膝經年痛不休,內外踝邊用意求,

穴號崑崙並呂細,應能消散即時瘳。

風痹痿厥如何治,大杼曲泉真二美。

兩足兩脅痛難伸,飛虎針之效甚靈。

腰軟如何去得根,委中立見效如神。

白話文:

[肘後歌八十二]

  1. 頭部和麪部的疾病,應針灸腳趾的至陰穴。
  2. 腿腳的問題,應尋找頭頸後的風府穴。
  3. 心胸部位的病痛,可以通過少府穴的排瀉得到緩解。
  4. 臍腹的病症,應針灸曲泉穴。
  5. 肩背的各種疾病,應在中渚穴下方施針。
  6. 腰膝僵硬疼痛,交信穴是治療的依靠。
  7. 脟肋、腿部和臀部的問題,後谿穴有奇效。
  8. 股膝腫脹,太衝穴是靈驗的選擇。
  9. 男性生殖器突然腫大,百會穴是令人驚嘆的療效。
  10. 頂心頭痛眼睛難以睜開,湧泉穴下針可以讓腳部恢復安定。
  11. 鶴膝腫痛影響行走,二陵犢鼻穴有獨特的技巧。
  12. 尺澤穴能舒緩肋骨疼痛,曲池穴更是奇效。
  13. 治療疾病要追溯其根源,加上風府穴的輔助,效果非凡。
  14. 手臂拘攣緊急情況,深刺尺澤穴可解除麻木。
  15. 腰背筋急風,攻曲池穴一寸五分。
  16. 痔瘡是由熱血引起的,針灸承山穴,病情無蹤跡。
  17. 哮喘發作,無法躺下,豐隆穴插入三寸。
  18. 狂言盜汗,如同見鬼,針刺惺惺間使穴,效果極佳。
  19. 骨頭寒冷,骨髓冷,用火來治療,靈道穴是明確的選擇。
  20. 瘧疾的寒熱交錯,需區分虛實,間使穴穿透支溝,治療大狂症。
  21. 連日發作不止,深刺金門穴,無憂無慮。
  22. 瘧疾每三日發作一次,先寒後熱,寒多熱少取復溜穴,熱多寒少用間使穴。
  23. 若患有傷寒,高燒不退,牙關風壅,藥物難以投餵,項強反張,目直視,針刺列缺穴。
  24. 傷寒四肢冰冷,脈象需細審,復溜穴在踝上二寸。
  25. 四肢陽厥脈氣浮,陰陽倒換求,寒補絕骨穴,熱瀉絕骨穴。
  26. 百合傷寒難以醫治,合谷穴一針奇效。
  27. 狐惑傷寒口腔潰瘍,黃連犀角湯,針刺地倉穴。
  28. 傷寒腹痛,蟲覓食,吐蛔烏梅,中脘穴回復胃氣。
  29. 傷寒痞氣結胸中,兩目昏黃,湧泉穴三分深度,周身汗自通。
  30. 傷寒痞結脅積痛,期門穴後有深功。
  31. 當汗不出,合谷穴瀉,自汗黃疸,復溜穴為憑。
  32. 飛虎穴通痞氣,祛風引氣,使人安寧。
  33. 剛柔二痙,口噤眼閉,面紅,熱入血室,心肺脹,需針刺期間,少商穴。
  34. 中滿如何去根,陰包穴如刺,效果神奇。
  35. 打撲傷損,破傷風,先在痛處下針,後向承山穴,甄權留下無窮意。
  36. 腰腿疼痛多年,針灸後醒悟,大多引氣探根本,服藥尋方徒費金。
  37. 腳膝常年疼痛,內外踝邊用心求,崑崙呂細穴,即時痊癒。
  38. 風痹痿厥,大杼曲泉穴,真二美。
  39. 兩足兩脅痛難伸,飛虎針之,效果靈驗。
  40. 腰軟如何去根,委中穴,效果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