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五臟風寒十

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

白話文:

心臟受損的人,當他感到勞累時,會出現臉部潮紅並且頭部有沉重感,同時心中會感覺疼痛並伴有煩躁,身體發熱,肚臍部位會有跳動的感覺,他的脈搏呈現弦狀,這些都是因為心臟受損所引起的症狀。

心為水傷,心者火也,心傷者,一遇勞倦即火上炎而頭面赤,水下凝而腿足重,寒氣逆沖而心痛,熱氣升鬱而自煩,火上鬱而發熱,木下鬱而臍跳,其脈弦而不能洪,此為心臟傷於寒水所致也。弦為肝脈,肝木心之母,心脈浮洪,木不生火,故心脈當洪而反弦也。

白話文:

心臟受寒水所傷,因為心屬火。心臟受傷的人,一遇到勞累,火氣就會向上攻,導致頭面發紅;而水氣則會向下凝結,導致腿腳沉重;寒氣逆行會引起心痛,熱氣鬱結會產生煩躁。火氣向上鬱結會發熱,木氣向下鬱結會臍部跳動。其脈象呈現弦狀,而不能夠洪大。這是因為心臟被寒水所傷。弦脈屬肝經,肝木是心火之母。正常情況下,心脈應該是浮洪的,但如果木不生火,心脈就會反而是弦脈。

2. 五臟風寒十一

邪入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顛,陽氣衰者為狂。

白話文:

當邪氣入侵,導致神魂不寧時,通常是血氣不足所致。血氣不足跟心臟相關,心氣虛弱的人會感到恐懼、疲憊想睡覺,做夢時會感覺自己遠行,導致精神渙散,神魂失守。陰氣衰弱會導致精神錯亂,而陽氣衰弱則會導致狂躁。

《靈樞·本神》:心藏脈,脈舍神,腎藏精,精舍志,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氣,氣舍魄,邪入使魂魄不安者,肝肺之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以血者自陰而之陽,水升而化火則生血,氣者自陽而之陰,火降而化水則生氣,血氣皆原於火,故血氣少者,由於心火之虛也。

白話文:

《靈樞·本神》:心藏管著脈絡,脈絡藏著神;腎藏藏著精,精藏著志;肝藏著血,血藏著魂;肺藏著氣,氣藏著魄。如果邪氣入侵導致魂魄不安,那是因為肝肺的血氣不足。血氣不足屬於心,血從陰分轉到陽分,水液升上去轉化成火,這樣才能生出血液;氣從陽分轉到陰分,火降下來轉化成水,這樣才能生出氣。血氣都是源於心火,所以血氣不足,是心火虛弱的緣故。

心氣虛則腎水勝火,腎之志為恐,緣火盛則神氣升達而為喜,水盛則神氣淪陷而為恐,故水勝火者,其人則恐。水寒火敗,則火升而水沉,金逆而木陷,火升水沉,則神飛而精走,金逆木陷,則魄蕩而魂馳,故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以水火之不濟,金木之不交也。

精魄陰也,陰氣衰者,則志迷而為顛,神魂陽也,陽氣衰者,則神亂而為狂。

白話文:

當心氣虛弱,腎中水氣就會壓制陽氣。腎臟的本質是恐懼,因為陽氣旺盛時,神氣會上升,表現為喜悅;而水氣旺盛時,神氣會下降,表現為恐懼。因此,當水氣壓制陽氣時,這個人就會產生恐懼感。

如果水氣過於寒冷,陽氣就會衰弱,於是陽氣上升,水氣下降;金氣逆行,木氣衰敗。陽氣上升、水氣下降,會導致神智飛散,精氣遊走;金氣逆行、木氣衰敗,會導致魄力喪失,靈魂飄忽。所以,閉目想要睡覺,卻夢見遙遠的地方,精神渙散。

魂魄胡亂遊走,是因為水火不調和,金木不交會。

《難經》:重陰則顛,重陽則狂,言與此殊,而實則同也。蓋濁降則為陰,陰愈盛則愈溫,清升則為陽,陽愈盛則愈涼,故陽降而為濁陰,陰升而化清陽。陽清則化神,陰濁則化精,而神根於精,坎之陽也,水陰而抱陽,故精溫而不顛,精根於神,離之陰也,火陽而含陰,故神清而不狂。

狂者君火不降,雖上熱如爐,實陽虛而非陽盛也,顛者癸水不升,雖下寒如冰,實陰虛而非陰盛也。

白話文:

《難經》中說:陰氣過盛會導致眩暈,陽氣過盛會導致狂躁,雖然言論描述不同,但本質上是一樣的。因為渾濁的氣往下沉就是陰氣,陰氣越盛就越溫暖;清氣往上浮就是陽氣,陽氣越盛就越涼爽。所以陽氣下降就會變成混濁的陰氣,陰氣上升就會轉化為清澈的陽氣。陽氣清澈就會化為神,陰氣混濁就會化為精。而神是從精化來的,是坎卦的陽氣,水陰而抱陽,所以精氣溫暖而不致於眩暈。精是從神化來的,是離卦的陰氣,火陽而含陰,所以神氣清澈而不致於狂躁。

3. 五臟風寒十二

心死臟,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白話文:

如果心臟功能衰竭,摸起來的脈搏雖有力但細小如麻豆,而且按壓時更加躁動急速,這是瀕死的徵兆。

心死臟者,心之真臟脈也。心火下降,則心位清虛而不實,《難經》所謂浮而大散者,心也,若浮取之實如麻豆,重按之益覺躁疾者,是心火之升炎而不降也。「平人氣象論」: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玉機真臟論」: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即此義也。

白話文:

心死的脈象,是心臟的真正脈象。心臟之火下降,則心臟部位空虛而並不充實。《難經》中所說的浮而散大的脈,就是心的脈象。如果浮取之時,脈象堅實如麻豆,重按之時,更加覺得躁動急促,說明是心臟之火上炎而不下降。「平人氣象論」中說:心死之脈,脈象前面彎曲,後面居中,就像撥弄帶鉤一樣,稱之為心死。「玉機真臟論」中說:真正的心的脈象,脈搏堅實而有力,就像按在薏苡子上面一樣,連續不斷,這也是這個意思。

4. 五臟風寒十三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姜甘苓朮湯主之。

白話文:

腎臟疾病的症狀:患者身體沉重,腰部寒冷,彷彿坐進水裡,身體就像水一樣腫脹,卻不口渴,小便通暢,飲食正常。疾病屬於下焦問題,一旦身體勞累後出汗,衣服內會冷濕,時間久了,腰部以下會出現冷痛感,腹中沉重如負重五千斤,可以使用姜甘苓朮湯來治療。

腎著者,腎氣痹著而凝冱也。水盛陰旺,故身體遲重,腰中寒冷,如坐水中。水漬經絡,故形如水病之狀,似乎浮腫。水旺土濕,故反不渴。水不在於臟腑,故小便自利,飲食如故。其病在腎,屬於下焦。原因身勞汗出,衣里沾濡冷濕,冷濕之氣,久久入腠理而浸經絡,同氣相感,故令腎氣痹著,而成此病。腎位在腰,自腰以下陰冷痛楚。

白話文:

腎水過盛,導致腎氣凝滯閉塞。由於水氣旺盛,陰氣強盛,所以身體會感到遲鈍沉重,腰部寒冷,就像坐在水中一樣。水氣浸潤經絡,所以症狀類似水氣病,看似浮腫。水氣旺盛,導致脾胃濕寒,因此不會覺得口渴。水氣不在臟腑之中,所以小便通暢,進食也正常。這個疾病的病位在腎臟,屬於下焦。起因是身體勞累流汗,衣服被冷濕的汗水浸透,久而久之,冷濕之氣浸入肌膚和經絡,同氣相應,導致腎氣凝滯,形成這種疾病。腎臟位於腰部,所以腰部以下會出現陰冷疼痛。

土位在腹,水旺侮土,故腹重如帶五千錢也。姜甘苓朮湯,薑、苓,溫中而瀉水,朮、甘,培土而去濕也。

姜甘苓朮湯,一

白話文:

土性的臟腑位於腹部,若水氣過盛而侵犯土性,就會導致腹部感覺沉重,宛如綁著五千錢的帶子一樣。姜甘苓朮湯中,薑和茯苓有溫暖中焦並利水的功效,而朮和甘草則能加強土性並祛除濕氣。

乾薑(四兩),甘草(四兩),茯苓(四兩),白朮(四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白話文:

乾薑:160 克 甘草:160 克 茯苓:160 克 白朮:160 克

5. 五臟風寒十四

腎死臟,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者,死。

白話文:

腎功能衰竭時,脈象浮現且觸之硬結,深按時脈動混亂如同滾動的彈丸,且脈象更向下進入尺部的,是死亡之兆。

腎死臟者,腎之真臟脈也。癸水升於丁火,則水位泮渙而不結,若浮取之而堅,重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者,是腎水之下流而不升也。「平人氣象論」: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玉機真臟論」: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即此義也。

腎無中風、中寒者,心腎同經,心病即腎病也。而腎著之病,即中寒所傷也。

白話文:

腎脈被稱為「死脈」,因為它是腎臟的真脈。

當癸水(腎水)升到丁火(心火)時,水位會變得潮濕分散而不凝結。如果輕按時感覺堅硬,重按時感覺混亂就像滾動的丸子,並且越往下按超過一寸,則說明腎水下流而不上升。

《平人氣象論》中說:死腎脈來時,發作得像被繩子勒緊,跳動得像彈石一樣,這被稱為「腎死」。《玉機真臟論》中也說:真腎脈到來時,跳動著突然中斷,就像手指彈石發出的「闢辟」聲,這也是同樣的意思。

6. 五臟風寒十五

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肉瞤瞤而短氣。

白話文:

受到風邪影響的脾臟,會出現發熱的症狀,患者看起來像喝醉酒一樣,腹部感到煩悶沉重,皮肉不自主地顫動,並且呼吸短促。

脾為濕土,脾中風者,濕鬱為熱,故形如醉人。脾位在腹,故腹中煩重,熱盛則煩,濕盛則重也。土濕則木鬱而風生,故皮肉瞤動。脾土鬱滿,肺金莫降,是以短氣。

白話文:

脾屬於濕土,患有脾臟疾病的人,濕氣積滯化熱,因此會出現類似喝醉的人的症狀。脾位於腹部,因此腹部會感到不舒服、沉重,熱盛則感到煩躁,濕盛則感到沉重。濕潤的土會導致木氣鬱結而產生風邪,因此會出現皮膚肌肉顫動的現象。脾土鬱結,肺金無法下降,因此會出現氣短。

7. 五臟風寒十六

脾死臟,浮之大堅,按之如覆盆,潔潔狀如搖者,死。

白話文:

脾臟衰竭,輕觸時感覺非常硬,再按壓時像是一個反扣的盆子,表面光滑且有晃動感的,是死亡之兆。

脾死臟者,脾之真臟脈也。己土升於離位,則清氣在上,戊土降於坎中,則濁氣在下,清升濁降,中氣衝和,是以脈見關上,其象為緩。若浮之大堅,是戊土之壅而不降也,按之如覆盆之硬,潔潔狀如搖動者,是己土之滯而不升也(「脈法」:浮為在表,沉為在裡,腑者里中之表,故宜浮取,臟者里中之裡,故宜重按)。《傷寒·脈法》所謂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厥厥動搖者是也。

白話文:

脾臟的真臟脈,就是脾死臟。己土(脾胃)上升到離位(心肺),則清氣在上;戊土(腎臟)下降到坎中(小腸),則濁氣在下。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中氣平和調順,因此脈象會顯現在關脈(手腕寸口關元穴),呈現緩脈的現象。

如果脈象浮而大且堅硬,這是由於戊土阻塞而不下降所致。如果按壓脈象時感覺像覆蓋著一個硬盆,而且潔潔作響,像是搖動的樣子,這是由於己土阻塞而不上升所致。(脈法:浮脈為表,沉脈為裡,腑在裡面的表,所以宜浮取;臟在裡面的裡,所以宜重按。)

《傷寒·脈法》中所說的「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厥厥動搖」,指的是這種脈象。

「平人氣象論」:死脾脈來,銳堅如烏之喙,如鳥之距,曰脾死。「玉機真臟論」:諸真臟脈見者,皆死不治也。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致於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胃而致於手太陰。邪氣勝者,精氣衰也,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致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

白話文:

「平人氣象論」:

  • 如果脾臟的脈搏虛弱無力,像鳥喙或鳥爪一樣堅硬,說明脾臟衰弱。

「玉機真臟論」:

  • 如果能清楚地摸到真正的臟腑脈搏,則表示疾病已經非常嚴重,無法治癒。
  • 五臟都是通過胃獲得氣,胃是五臟的根本。
  • 臟腑的氣不能自己到達手上太陰經,必須通過胃氣才能到達,所以五臟都在自己的時間段通過胃而到達手上太陰經。
  • 邪氣盛,則精氣衰弱;病情嚴重,胃氣不能和精氣一起到達手上太陰經,所以只能摸到真正的臟腑脈搏。獨自出現的脈搏,說明疾病勝過了臟腑,因此說人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