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五臟風寒十七

問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穀,故為噫耳。下焦竭,即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

白話文:

請問:中醫學說的「三焦」中,如果「上焦」出現問題,容易打嗝,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老師說:上焦是由於受到中焦的氣無法調和,導致無法消化食物,所以才會打嗝。而「下焦」出現問題,就會出現遺尿、失禁的情況,這是因為氣無法調和,導致無法控制。這種情況不需要特別治療,過一段時間就會自己康復。

三焦各有其部,三焦竭部者,三焦竭其本部之氣也。上焦清氣竭,則濁氣上逆而為噫。緣上焦受氣於中焦,中焦燥濕之氣未和,不能消穀,土氣鬱滿,濁陰不降,故上焦痞悶,而為噫耳。下焦腎氣虧竭,無以約束便溺,即遺溺而失便。以其陽根升泄,陰孤於下,其中不和,不能自禁制夫二便也。不須治之,久而陽降氣和則愈矣。(此寒氣之傷於三焦而內寒者)

白話文:

三焦各自佔據其部位,三焦的虛竭部位指的是三焦其本部位的氣竭。上焦的清氣虛竭,則濁氣就會上逆而產生打嗝的現象。因為上焦從中焦收到氣,中焦的燥濕氣息未調和,不能消化穀物,脾土之氣鬱結充盈,濁陰之氣不降,所以上焦會痞悶難受,從而產生打嗝。下焦的腎氣虛竭,無法約束大便和小便,就會出現失禁和遺尿的情況。因為陽氣根本上升而泄瀉,陰氣孤獨在下部,其中不調和,不能自己約束大小便。不用治療它,過一段時間陽氣下降、氣息調和就會痊癒。(這是寒氣傷於三焦而內寒的情況)

2. 五臟風寒十八

師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閉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騖溏,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

白話文:

老師說:熱病集中在上半身的,因為咳嗽導致肺部虛弱。熱病集中在中半身的,就會出現腫塊。熱病集中在下半身的,就會尿血,也會導致小便不通暢。大腸有寒氣的,經常腹瀉,有熱氣的,大便會黏膩。小腸有寒氣的,大便困難且有血,有熱氣的,一定是痔瘡。

熱在上焦者,因咳嗽而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消穀而便堅。熱在下焦者,則為木陷而尿血,亦令淋閉而不通,緣土濕木陷,郁生下熱,風木疏泄而水不能藏,則為尿血,寒水閉藏而木不能泄,則為淋閉也(此風氣之傷於三焦而內熱者)。若夫大腸有寒者,多如鴨鶩之溏泄,有熱者,脂膏腐爛,而便腸垢。

小腸有寒者,肝脾濕陷,下重而便血,有熱者,肛門腫結而為痔(此於下焦之中,分別寒熱)。

白話文:

上焦有熱: 由於咳嗽,導致肺部萎縮。

中焦有熱: 會消化不良,大便乾燥。

下焦有熱: 會導致小腸潰瘍出血,也會造成小便不通暢。由於土壤濕潤,小腸潰瘍,鬱結產生下焦熱,使風氣疏泄,水無法儲存,就會導致小便出血。而寒水閉塞,小腸無法疏泄,就會造成小便不通。

三焦內熱,受風氣所傷: 如果大腸有寒氣,大便會像鴨子或鵝那樣稀爛;如果有熱氣,大便會腐爛化脂,而且大腸會有垢。

3. 五臟風寒十九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摶,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

白話文:

趺陽脈如果浮而澀,浮表示胃氣強盛,澀表示小便次數多,浮澀相結合,則大便會堅硬,這是因為脾氣收斂的緣故,可以用麻仁丸來治療。

趺陽,胃脈,足趺上之衝陽也,陽盛則脈浮,浮則胃氣強壯也,血虛則脈澀,澀則風木疏泄,而小便數也。浮澀相合,土燥水枯,大便則堅,其脾氣為之約結不舒,而糞如羊矢。麻仁丸,麻仁、杏仁,潤燥而滑腸,芍藥、大黃,清風而泄熱,厚朴、枳實,行滯而開結也。(此熱在中焦。則為堅者)

麻仁丸,二,方見《傷寒》。

白話文:

趺陽穴,是胃經的穴位,位於腳背的上方。如果陽氣旺盛,脈搏就會浮起,而浮脈表示胃氣強健。如果血虛,脈搏就會澀滯,而澀脈表示風木之氣過於疏泄,容易小便頻繁。浮脈和澀脈同時出現,說明脾胃燥熱,導致大便乾硬。脾氣被燥熱收緊,大便就會像羊糞一樣。麻仁丸由麻仁、杏仁、芍藥、大黃、厚朴、枳實組成,具有潤燥滑腸、清熱瀉風、行氣通便的作用。(此熱在中焦,就會導致大便乾結)

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杏仁(一升,熬,別作脂),大黃(一斤,去皮),厚朴(一尺,去皮),枳實(一斤,炙)

上六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白話文:

  • 麻子仁:2 升
  • 芍藥:0.5 斤
  • 杏仁:1 升,煮過後,不要做成油
  • 大黃:1 斤,去除外皮
  • 厚朴:1 尺,去除外皮
  • 枳實:1 斤,烘烤過

4. 積聚二十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䅽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臟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䅽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為䅽氣。

白話文:

問:什麼是「積」、「聚」、「䅽氣」?

師傅回答:

  • 「積」是臟器的病症,它會一直存在,不會轉移。
  • 「聚」是腑器的病症,它發作時會有時間性,疼痛會轉移,可以治療。
  • 「䅽氣」是肋骨下疼痛,按壓後會減緩,但會反覆發作。

病,有積,有聚,有䅽氣。積者,五臟之病也,臟為陰,其性靜,故終不遷移(《難經》:臟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離其處)。聚者,六腑之病也,腑為陽,其性動,故發作有時,展轉痛移,此為可治(《難經》:腑病者,彷彿賁響,上下流行,居無常處)。䅽氣者,穀氣也,水穀不消,中氣鬱滿,木氣抑遏,故脅下作痛,按之郁開則愈,舉手復發,是為䅽氣。此風寒之傷於臟腑,而成積聚者也。

白話文:

疾病分為「積病」、「聚病」和「脹氣」。「積病」是五臟的疾病,臟屬於陰,陰的性質是靜止的,所以積病不會移動。(《難經》說:臟病的症狀是固定不動,病痛不會離開原處。)「聚病」是六腑的疾病,腑屬於陽,陽的性質是活動的,所以聚病發作時有規律,疼痛會轉移移動,這種病是可以治好的。(《難經》說:腑病的症狀是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病痛沒有固定的位置。)「脹氣」是穀氣造成的,食物和水沒有消化,中氣鬱結滿溢,肝氣受到壓抑,所以會導致脅肋下疼痛,按壓後疼痛緩解,但舉起手又會復發,這就是脹氣。這些病都是風寒之邪侵襲臟腑,導致積聚形成的。

5. 積聚二十一

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街,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白話文:

判斷各種積症的方法,脈象細弱且緊貼骨骼,表示有積聚。

  • 寸口脈:積聚在胸腔
  • 微出寸口:積聚在喉嚨
  • 關上脈:積聚在肚臍旁
  • 上關上脈:積聚在心以下
  • 微下關脈:積聚在下腹部
  • 尺中脈:積聚在腰腹部
  • 脈出左:積聚在左側
  • 脈出右:積聚在右側
  • 脈兩出:積聚在身體正中

根據脈絡出現的位置,可以判斷積聚的部位。

診諸積之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見於寸口,則上而積在胸中。微出寸口,則更上而積在喉中。見於關上,則中而積在臍旁。上於關上,則上而積在心下。微下於關,則下而積在少腹。見於尺中,則下而積在氣街。脈出於左,積在於左。脈出於右,積在於右。脈左右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上下左右之部處之。

白話文:

診斷積聚的通用方法:

  • 脈細且貼著骨頭,表示有積聚。
  • 出現在寸口,則積聚在胸中;
  • 略微超出寸口,則積聚在喉中;
  • 出現在關上,則積聚在臍旁;
  • 高於關上,則積聚在心下;
  • 略低於關,則積聚在少腹;
  • 出現在尺中,則積聚在下腹部(氣街)。
  • 脈搏出現在左手,則積聚在左側;
  • 脈搏出現在右手,則積聚在右側;
  • 脈搏左右兩手都出現,則積聚在中間。
  • 根據脈搏出現的部位,判斷積聚的位置。

五十六難:肝之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心之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脾之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肺之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腎之積,曰奔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此五積之部也。(此就積聚而分三焦之部)

白話文:

肝氣積聚,稱為「肥氣」,在左脅下,形狀像一個倒扣的杯子,有頭有腳。

心氣積聚,稱為「伏梁」,從肚臍以上開始,大如手臂,向上延伸到心臟下方。

脾氣積聚,稱為「痞氣」,在胃的上方,形狀像一個大盤子倒扣著。

肺氣積聚,稱為「息賁」,在右脅下,形狀像一個倒扣的大杯子。

腎氣積聚,稱為「奔豚」,從下腹部開始,向上延伸到心臟下方,像一隻小豬的樣子,時而向上時而向下,沒有固定的時間。

這五種積聚屬於三焦的範圍。

積聚者,風寒之所成也。《靈樞·百病始生》:夫百病之始生也,皆起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臟,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是謂三部。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然,故皮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

白話文:

積聚是由風寒造成的。《黃帝內經·靈樞·百病始生篇》中說:所有的疾病一開始都是由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引起的。喜怒不節就會損傷內臟,風雨就會損傷上半身,清濕就會損傷下半身,這就是所謂的三部理論。虛邪之氣侵入人體,會從皮膚開始,皮膚鬆弛,毛孔就會打開,邪氣就會從毛髮侵入,進入體內後就會深入,毛髮會豎立,就像寒風中的顫抖,所以皮膚會疼痛。邪氣在體內停留不散,就會傳播到經絡中,在經絡中時,會引起肌肉疼痛,這種疼痛有時會緩解,但當經絡中的正氣不足時,就會再次發作。

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經之時,灑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腧,在腧之時,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留而不去,傳舍於伏沖之脈,在伏沖之時,體重身痛。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麋。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眉批:募、膜、幕三字通。

白話文:

邪氣逗留不去

  1. 留而不去,傳舍於經絡:在經絡中逗留時,會出現灑淅喜驚的症狀。

  2. 留而不去,傳舍於腧穴:在腧穴中逗留時,六經不通,四肢會出現肢節疼痛,腰脊酸強。

  3. 留而不去,傳舍於伏沖之脈:在伏沖之脈中逗留時,會出現身體沉重和疼痛。

  4. 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中逗留時,會出現賁門失守、腹脹,寒冷則腸鳴、飧泄、食不消化,炎熱則溏瀉、像稀粥一樣的糞便。

  5. 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在腸胃之外逗留時,(募原:眉批:募、膜、幕三字通用)

吳又可《溫疫論》解募原二字不的。膈膜在肺下,與脅腹周迴相著如幕,以遮濁氣,不使熏蒸上焦。查《難經》自明)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腧脈,或著於伏沖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

白話文:

吳又可的《溫疫論》中解釋了「募」和「原」這兩個字的含義。

膈膜位於肺部下方,與肋骨腹壁圍繞相連,形成屏障,阻擋濁氣,防止其上蒸到胸部以上。

根據《難經》,濁氣滯留在脈絡中,積聚而不散去,逐漸形成積聚。這些積聚可能會附著在孫脈、絡脈、經脈、腧脈、伏沖之脈、膂筋或腸胃的募原上,上連於緩肌。邪氣侵犯這些部位,會導致各種疾病。

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臂手,孫絡之所居也,浮而緩,不能句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胃之間,水湊滲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則腹滿雷引,故時切痛。其著於陽明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飢則益小。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飢則安。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病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飢則痛。

白話文:

如果身體中積存著由孫絡脈絡形成的水液,那麼這些水液會在手臂和手中來回移動,因為孫絡脈絡就在這些部位。這些水液浮在表面,流動緩慢,無法凝聚成固定的積塊,因此會在腸胃之間來回移動。水液積聚並滲入腸胃,就會發出「濯濯」的聲音。如果有寒氣入侵,就會導致腹部脹滿和雷鳴般的疼痛,疼痛時常發作。

如果水液積存在陽明經脈上,就會聚集在肚臍周圍,飽食後水液積聚會增大,飢餓時會縮小。

如果水液積存在緩筋上,症狀類似於陽明經脈積水,飽食後會疼痛,飢餓時會緩解。

如果水液積存在腸胃的募原(即與腸胃相連的經絡),那麼疾病會向外延伸到緩筋,飽食後疼痛會緩解,飢餓時疼痛加重。

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其著於腧之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乾壅。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也。

白話文:

邪氣積存在伏沖脈上時,一按就能感覺到有東西在動。一拿開手,兩腿就會出現發熱的感覺,就像被熱湯澆過一樣。積存在腰部肌肉和腸道後方的邪氣,在飢餓時會積蓄起來,在飽食時會消失不見,按壓也找不到。積存在腧脈上的邪氣,會導致經脈不通,津液無法下行,孔竅乾澀堵塞。這些邪氣都是從外部進入人體,從上到下積聚的。

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䐜脹,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摶,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

白話文:

起初積聚的產生,是由於受寒而產生,寒氣長期積聚就形成了積聚。寒氣產生於腳部,使得小腿感到寒冷,小腿寒冷就會導致血脈凝滯,血脈凝滯就會導致寒氣往上侵入腸胃,侵入腸胃就會造成腹脹,腹脹就會使得腸外津液聚集在一起而不能散開,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積聚。突然暴飲暴食就會導致腸胃脹滿,作息不規律,用力過度,就會損傷經絡。陽經受損就會導致出血,陰經受損就會導致內出血,腸胃經絡受損就會導致出血在腸外,腸外有寒濕津液與血液混合,就會凝結成塊而不能散開,最終形成積聚。

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腧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裹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

白話文:

如果突然受到外界的寒冷,或在情緒上受到憂愁和憤怒的傷害,那麼人體的氣就會向上逆行。氣向上逆行就會導致六個關竅不通暢,溫暖的氣血無法運行,凝結的血液會堆積在體內而不散開,津液會變得黏稠而滲漏,粘在血管上而不散去,這些物質積累起來就會形成疾病。

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浴則傷腎,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風寒積聚之義如此。

白話文:

憂慮深思傷心傷神,過度的寒冷會傷肺,憤怒會傷肝,醉酒後行房,出汗時吹風會傷脾,過度用力,又出汗後洗澡會傷腎,這些都是內外三部分疾病的成因。風邪寒氣積聚在身體中的原理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