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二十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 (2)

1. 產後八(中風十八)

產後中風,續續數十日不解,頭微疼,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乾嘔,汗出,雖久,陽旦證續在耳,可與陽旦湯。即桂枝。方在「下利」。

產後太陽中風,續續數十日不解,頭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壅悶,乾嘔汗出,此皆太陽中風之證。日期雖久,太陽之陽旦證續在耳,可與陽旦湯,以解其表。

陽旦湯即桂枝湯。《傷寒·太陽篇》:傷寒脈浮,自汗出,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答曰,病證象桂枝,是陽旦即桂枝,義甚明白。喻嘉言無知妄作,乃有桂枝加黃芩之論,又造陰旦之方。庸愚狂繆,何至於此!

2. 產後九(中風發熱十九)

產後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之。

產後中風,發熱,面色正赤,喘而頭痛,此陽虛土敗,水泛胃逆,肺氣壅滿,陽郁頭面,而不降也。竹葉湯,竹葉、桔梗,涼肺而下氣,生薑葛根,清胃而降逆,附子溫寒而暖水,桂、防,燥濕而達木,甘、棗、人參,補中而培土也。

蓋產後中氣虛弱,一感風邪,郁其裡氣,脾肝下陷而生寒,胃膽上逆而生熱。其發熱面赤,喘促頭痛,皆陽逆上熱之證。即其胃逆而上熱,知其脾陷而下寒,非寒水下旺,君相之火不得格鬱而不降也。

竹葉湯(百六十二)

竹葉(一把),葛根(三兩),桔梗(一兩),生薑(五兩),附子(一枚,炮),桂枝(一兩),防風(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大棗(十五枚)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溫覆,使汗出。頭項強,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入前藥,揚去沫。嘔者,加半夏半升,洗。

3. 產後十(中虛煩嘔二十)

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安中益氣,竹皮大丸主之。

婦人乳子,中氣虛弱,胃土不降,相火上炎而生煩亂,濁氣熏沖而作嘔逆,宜安中益氣。竹皮大丸竹茹石膏,止嘔而清煩,甘草桂枝,補中而下衝,白薇涼金而退熱也。

竹皮大丸(百六十三)

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

上五味,末之,棗肉和丸,彈子大,以飲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熱,倍白薇。煩喘者,加柏實一分。

4. 產後十一(下利二十一)

產後下利,虛極,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

產後陽衰土濕,木鬱生熱,風木疏泄,而病下利。亡血之後,復苦泄利,虛憊極矣。宜白頭翁湯清其濕熱,加甘草以培中氣,阿膠以滋風木也。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百六十四)

白頭翁(三兩),黃連(三兩),黃柏(三兩),秦皮(三兩),甘草(二兩),阿膠(二兩)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內膠,令消盡,分溫三服。

5. 附方

千金三物黃芩湯(十三),治婦人在草蓐,自發露得風,四肢苦煩熱,頭痛者,與小柴胡湯,頭不痛,但煩者,此湯主之。

黃芩(一兩),苦參(二兩),乾地黃(四兩)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多吐下蟲。

千金內補當歸建中湯(十四),治婦人產後虛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氣,或苦少腹中急,痛引腰背,不能飲食。產後一月,日得服四五劑為善,令人強壯。

當歸(四兩),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分三服,一日令盡。若大虛,加飴糖六兩,湯成內之,於火上暖令飴消。若去血過多,崩傷內衄不止,加地黃六兩、阿膠二兩,合八味,湯成,內阿膠。若無當歸,以芎藭代之。若無生薑,以乾薑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