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十一 (4)
卷十一 (4)
1. 消渴小便不利十二
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若渴,栝蔞瞿麥丸主之。
小便不利者,內有水氣,在下郁其乙木。其人若渴,是寒濕格其君相之火,上爍肺津也。栝蔞瞿麥丸,瞿、苓、附子,瀉水而溫腎寒,薯蕷、栝蔞,斂金而清肺燥也。
此與腎氣丸證,皆上有燥熱,下有濕寒,彼則小便反多,此則小便不利。緣彼無水氣,則上燥偏多,此有水氣,則下濕偏盛。燥多則風木上達而善泄,濕多則風木下鬱而不能泄也。
栝蔞瞿麥丸(六十)
栝蔞根(二兩),薯蕷(三兩),瞿麥(一兩),茯苓(三兩),附子(一枚,炮)
上五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飲服二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為知。
白話文:
小便不順暢的人,體內有水濕之氣,如果這個人還感到口渴,就用栝蔞瞿麥丸來治療。
小便不順暢的人,是因為體內有水濕之氣,這些水濕在下焦阻礙了肝木的疏泄功能。如果這個人還感到口渴,是因為寒濕之氣阻隔了心火和相火的運行,使得熱氣向上蒸騰,灼燒了肺的津液。栝蔞瞿麥丸的組成,瞿麥、茯苓和附子,可以瀉除水濕,溫暖腎陽的寒氣;山藥和栝蔞根,可以收斂肺氣,清除肺部的燥熱。
這種情況和腎氣丸證的病機類似,都是上部有燥熱,下部有濕寒,但腎氣丸證小便反而多,而這裡小便卻不順暢。因為腎氣丸證沒有水濕之氣,所以上面的燥熱表現得更明顯;而這裡有水濕之氣,所以下面的濕寒表現得更嚴重。燥熱嚴重則肝木上行而容易排泄,濕氣嚴重則肝木鬱結而不能排泄。
栝蔞瞿麥丸(藥方)
栝蔞根二兩,山藥三兩,瞿麥一兩,茯苓三兩,附子一枚(炮製過)。
將以上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每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兩丸,每日三次。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增加到每次七八丸,直到小便順暢、腹中溫暖為止。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