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1)

1. 瘡癰腸癰浸淫(七章)

瘡癰者,營衛壅阻之病也。營氣得寒,血脈凝澀,壅阻衛氣,蓄積結硬,衛鬱熱盛,肉腐為膿。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筋骨肌肉不相榮,經脈敗漏,熏於五臟,臟傷則人死矣。淺者為癰,深者為疽。癰者,營衛之壅塞於外者也,疽者,氣血之阻滯於內者也。疽之外候,皮夭而堅,癰之外候,皮薄以澤,陰陽之分也。

仲景於瘡癰之門,獨列腫癰、腸癰二種。腫癰即癰之淺者,腸癰即疽之深者,證不多舉,而義已概矣。《靈樞》「癰疽」之篇,條緒繁多,不過此兩者之傳變而已,無煩詳引也。

2. 瘡癰一

諸脈浮數,應當發熱,而反灑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瘡癰。

此段見《傷寒·脈法》。諸脈浮數,應當發熱,而反灑淅惡寒,此熱鬱於內,不得外發,陽遏不達,故見惡寒。若有疼痛之處,則內熱鬱蒸,肉腐膿化,當發瘡癰也。

3. 瘡癰二

師曰:諸癰腫,欲知有膿無膿,以手按腫上,熱者為有膿,不熱者為無膿。

內熱盛,則蒸腐血肉而為膿。以手掩腫上,熱者,是內熱已盛,膿化結消,而陽氣外達也,故知有膿。不熱者,血肉腫結,陽郁未達,故知無膿。

4. 瘡癰三

問曰:寸口脈浮微而澀,法當亡血,若汗出,設不汗出者云何?曰:若身有瘡,被刀斧所傷,亡血故也。

寸口脈浮微而澀,氣虛則浮微,血虛則澀。法當亡血,若汗出,以汗者,氣血鬱蒸而外泄,汗去則血消,血消則氣亡。寸口脈浮微而澀,氣血俱虛如此,是非亡血即汗出也。設不汗出,必當亡血。若夫身有瘡癰,或被刀斧所傷,營血外亡,故脈如此。

5. 腫癰四

腫癰者,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皮湯主之。

腫癰者,少腹腫痞,癰之外在肌肉者也。肌肉臃腫,內阻腸胃之氣,結而不行,故痞硬不軟。按之裡氣愈阻,膀胱經脈壅塞,木氣鬱迫,故其痛如淋。病不及腑,水道無阻,故小便自調。陽氣鬱蒸,皮毛不闔,故發熱汗出。而陽郁不能透泄,故仍復惡寒。其脈遲緊,則血肉凝塞,隧路不通。

膿尚未成,可以下之,當有血也。脈洪數者,熱盛膿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皮湯,丹皮、桃仁、瓜子,排決其膿血,芒硝、大黃,洗盪其鬱蒸也。

大黃牡丹皮湯(百四十五)

大黃(四兩),芒硝(三合),瓜子(半升),牡丹皮(一兩),桃仁(五十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6. 腸癰五

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

腸癰者,癰之內及六腑者也。血氣凝澀,外不華膚,故其身甲錯。腸胃痞脹,故腹皮緊急。壅腫在內,故按之濡塌。形如腫狀,其實肌膚未嘗腫硬也。病因腸間癰腫,腹內原無積聚。瘀熱在裡,故身上無熱,而脈卻甚數,此為腸內有癰也。《靈樞·癰疽》:寒邪客於經脈之中則血澀,血澀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是癰成為熱,而其先則寒也。

寒非得濕則不凝,薏苡附子敗醬散,薏苡去濕而消滯,敗醬破血而宣壅,附子溫寒而散結也。

薏苡附子敗醬散(百四十六)

薏苡(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

上三味,杵為未,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小便當下。

排膿湯(百四十七)

甘草(二兩),桔梗(三兩),生薑(二兩),大棗(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溫服五合,日再服。

排膿散(百四十八)

枳實(十六枚),芍藥(六分),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為散,取雞子黃一枚,以藥散與雞子黃相等,揉和令相得,飲和服之,日—服。

7. 金瘡六

病金瘡,王不留行散主之。

金瘡失血,溫氣外亡,乙木寒濕,必生風燥。王不留行散,甘草補中,厚朴行滯,椒、姜,暖血而扶陽,芩、芍,清肝而息風,蒴藋細葉行瘀而化凝,桑根、王不留行,通經而止血也。

王不留行散(百四十九)

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採,燒),甘草(十分),厚朴(二分),黃芩(二分),芍藥(二分),蒴藋,細葉(十分,七月七日採,燒),桑東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採,燒),乾薑(二分),川椒(三分,除目、閉口,去汗)

上九味,桑皮、蒴藋、王不留行三味燒灰存性,勿令灰過,各別搗篩,合治之為散,服方寸匕。小瘡則粉之,大瘡但服之,產後亦可服。如風寒,桑東南根勿取之。燒灰三物,皆陰乾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