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懸解》~ 卷一 (2)
卷一 (2)
1. 臟腑經絡七
師曰:病人語聲寂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
《素問·金匱真言論》: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其病發驚駭。「陰陽應象論」: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聲為呼。「五臟生成論」:諸筋者,皆屬於節,語聲寂寂然,喜忽然驚呼者,肝之聲也,肝主筋,而筋會於節,故為骨節間病。肺主聲,位在心膈之上,語聲喑喑然不徹者,此心膈間病,肺氣不清,故聲音不亮也。
頭痛者,響震則頭鳴而痛劇,故語聲啾啾細長,此頭中之病,不敢高聲語也。(此聞而知之之法也)
白話文:
老師說:病人說話聲音很低很小,又喜歡突然驚叫的人,是骨頭關節之間有病。說話聲音含糊不清,聽不清楚的人,是心臟和橫膈膜之間有病。說話聲音細細長長像鳥叫一樣的人,是頭部有病。
《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說:東方的顏色是青色,與肝臟相通,它的病症會表現為驚嚇。而《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論》說:在身體的部位來說是筋,在臟腑來說是肝,在聲音來說是呼。另外,《黃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論》說:所有的筋都連接著關節,說話聲音很低很小,又喜歡突然驚叫的人,這是肝臟的聲音,因為肝主掌筋,而筋聚集在關節,所以是骨頭關節之間的疾病。肺掌管聲音,位置在心臟和橫膈膜之上,說話聲音含糊不清,聽不清楚的人,這是心臟和橫膈膜之間有病,因為肺氣不清澈,所以聲音不響亮。
頭痛的人,如果聽到響聲,頭就會嗡嗡作響而且頭痛加劇,所以說話聲音會像鳥叫一樣細細長長,這是頭部的疾病,因為頭痛的人不敢大聲說話。(這是一種聽聲音就能判斷疾病的方法。)
2. 臟腑經絡八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
喘息搖肩者,心中堅滿,氣無降路,故逆沖而肩搖也。息引胸中上氣者,氣逆,必生咳嗽也。息張口短氣者,肺痿而胸滿,清氣堙塞,常生唾沫也。(此亦聞而知之之法也)
白話文:
老師說:呼吸時肩膀會抖動的人,代表他心臟功能可能比較強硬;呼吸時感覺氣往胸口上衝的人,會咳嗽;呼吸時張開嘴巴且呼吸短促的人,是肺部功能衰弱,會有口水。
呼吸喘氣且肩膀抖動,表示心臟可能過於強硬或飽滿,氣無法順利往下走,所以會逆衝而導致肩膀抖動。呼吸時感覺氣往胸口上衝,是氣往上逆,一定會產生咳嗽。呼吸時張開嘴巴且呼吸短促,是肺部功能衰弱且胸悶,清氣被堵塞,常常會有口水。(這也是一種透過觀察就能知道狀況的方法。)
3. 臟腑經絡九
師曰:吸而微數,此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則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吸氣微數,此中焦盛實,肺氣不降,下之腑清而氣降,則愈矣。若中虛而吸數,此氣敗而根絕,法為不治。氣逆於上焦者,其吸促,氣陷於下焦者,其吸遠,此皆中氣之敗也,升降失職,最難治也。呼吸動搖振振者,真氣拔根,脫亡不久,此不治也。(此亦聞而知之之法也)
白話文:
老師說:吸氣時呼吸微弱且次數稍快,這種情況是病邪在中焦,而且是屬於實證,應該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就可以痊癒;如果是虛證,就無法醫治。病邪在上焦的,吸氣會急促;在下焦的,吸氣會顯得遙遠,這些情況都很難治療。呼吸時身體會動搖震顫的,也無法醫治。
吸氣微弱且次數稍快,這是中焦的實邪過盛,導致肺氣無法下降。用瀉下的方法清除腑臟的壅滯,讓氣機下降,病就能痊癒。如果中焦虛弱而出現吸氣微弱且次數稍快,這是氣機衰敗、根本已斷,按法則無法醫治。氣機逆向上焦的,吸氣會急促;氣機下陷於下焦的,吸氣會顯得遙遠,這些都是中焦氣機衰敗的表現,升降功能失常,最難治療。呼吸時身體動搖震顫的,代表真氣脫離根本,不久就會衰竭而亡,這種情況是無法醫治的。(這也是一種聽聞呼吸就能判斷病情的方法)
4. 臟腑經絡十
師曰:五臟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臟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也。
五臟病各有所得者愈,如肝虛得春而愈,心虛得夏而愈,燥盛得濕而愈,濕盛得燥而愈也。五臟之病,各有所惡,惡則不喜,本其所惡而反得之,則隨其所不喜而為病。如病者素不應食,是食為所惡,而反暴思之,是必臟腑之發熱也。(此問而知之之法也)
白話文:
老師說:五臟的疾病,各有適合的時機,病情得到適合的條件就能痊癒。五臟的疾病,各有厭惡的因素,如果順著它們不喜歡的因素發展,就會導致疾病。如果病人原本不該吃的東西,反而突然很想吃,一定會發熱。
五臟的疾病各有適合的時機,病情得到適合的條件就能痊癒,例如肝虛的人在春天會好轉,心虛的人在夏天會好轉,燥熱的人遇到潮濕會好轉,潮濕的人遇到乾燥會好轉。五臟的疾病,各有厭惡的因素,如果它們厭惡某個東西,就不會喜歡它,如果順著它們厭惡的東西反而得到它,就會順著它們不喜歡的方向發展而生病。例如病人原本不該吃的東西,就是他厭惡的食物,但他反而突然很想吃,這一定是臟腑發熱的表現。(這是一種詢問病人來了解病情的方法)
5. 臟腑經絡十一
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方在「消渴」。余皆仿此。
諸病在臟,欲攻下之,當隨其所應得而攻之。如渴者,是內有濕邪,格其君相之火,上爍肺津,應得豬苓湯,則按法與之也。余皆仿此。(此亦問而知之之法也)
白話文:
如果疾病發生在臟腑,想要治療它,應該根據它發生的原因來治療。例如,如果病人感到口渴,就給他服用豬苓湯。這個藥方記載在「消渴」篇。其他的病症,也都依照這個原則來處理。
如果疾病發生在臟腑,想要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就應該根據它所對應的情況來治療。例如,如果病人感到口渴,這是因為體內有濕邪,阻礙了君火和相火的正常運行,導致火往上灼燒肺部的津液,這種情況應該給予豬苓湯,那麼就按照這個方法給予治療。其他的病症,也都依照這個原則來處理。(這也是通過詢問病人來了解病情的方法。)
6. 臟腑經絡十二
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王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寸口脈動者,因其旺時而動,如木旺於春,則肝脈動,火旺於夏,則心脈動,金旺於秋,則肺脈動,水旺於冬,則腎脈動,土旺於四季,則脾脈動也。動者,一氣獨旺,鼓動而有力也。脈既應時,色亦應脈,四時各隨其色。假令肝旺,則色應青,而反色白,是木衰而金賊也,凡色不應脈,皆當病也。(此望而知之、切而知之之法也)
白話文:
醫生說:寸口脈的跳動,是因為它在對應的臟腑旺盛時才跳動。例如肝臟旺盛時對應的顏色是青色,而四時的臟腑旺盛時,各自會有對應的顏色。如果肝臟的顏色是青色,反而呈現白色,就不是它應該有的時令顏色和脈象,這樣就會生病。
寸口脈的跳動,是因為它在對應的臟腑旺盛時才跳動,例如木在春天旺盛,肝脈就會跳動;火在夏天旺盛,心脈就會跳動;金在秋天旺盛,肺脈就會跳動;水在冬天旺盛,腎脈就會跳動;土在四季旺盛,脾脈就會跳動。所謂的跳動,是指某個臟腑的氣獨自旺盛,鼓動而有力。脈象既然要符合時令,顏色也要符合脈象,四時各自有其對應的顏色。例如肝臟旺盛,顏色應該是青色,反而呈現白色,就表示木衰弱而被金所剋制,凡是顏色不符合脈象的,都會生病。(這是透過觀察和把脈來判斷疾病的方法。)
7. 臟腑經絡十三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氣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難經》:冬至後,得甲子,少陽旺,復得甲子,陽明旺,復得甲子,太陽旺,復得甲子,太陰旺,復得甲子,少陰旺,復得甲子,厥陰旺。旺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天人之所同也。
五行之序,成功者退,將來者進。冬至之後,甲子之日,夜半之時,少陽初起。少陽之時,一陽始生,天氣漸向溫和,節候之正也。以未得甲子,而天因溫和,來氣太早,此為未應至而已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來氣太遲,此為應至而不至也。以既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能解,此為已至而不去也。
以方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應至而太過也。此天氣之不正。
天人同氣,人之六氣,隨天之六氣而遞遷。《難經》:少陽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長,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陰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人氣不正,則脈不應時,而太過不及之診見矣。(此亦切而知之之法也)
白話文:
有人問:有還沒到時間就先到的,有時間到了卻沒到的,有到了卻不離開的,有到了卻太過的,這些是什麼意思呢?
老師回答:冬至過後,到了甲子日的半夜,少陽之氣開始產生,這時陽氣剛開始生長,天氣會變得溫和。如果還沒到甲子日,天氣就已經溫和了,這就是還沒到時間就先到了。如果到了甲子日,天氣卻還不溫和,這就是時間到了卻沒到。如果到了甲子日,天氣還是非常寒冷不緩和,這就是到了卻不離開。如果到了甲子日,天氣卻像盛夏五六月一樣炎熱,這就是到了卻太過。
《難經》說:冬至過後,到了第一個甲子日,少陽之氣旺盛;再過一個甲子日,陽明之氣旺盛;再過一個甲子日,太陽之氣旺盛;再過一個甲子日,太陰之氣旺盛;再過一個甲子日,少陰之氣旺盛;再過一個甲子日,厥陰之氣旺盛。每種氣各旺盛六十天,六個六十天加起來是三百六十天,構成一年,這是自然規律與人體共通的。
五行的順序是,成功者退位,將來者進位。冬至過後,甲子日,在半夜,少陽之氣剛開始出現。少陽出現的時候,陽氣開始生長,天氣會漸漸變得溫和,這是節氣正常的現象。如果還沒到甲子日,天氣就已經溫和,表示時機來得太早,這就是還沒到時間就先到了。如果到了甲子日,天氣卻還不溫和,表示時機來得太遲,這就是時間到了卻沒到。如果已經到了甲子日,天氣卻仍然寒冷不退,這就是已經到了卻不離開。
如果才剛到甲子日,天氣卻像盛夏五六月一樣炎熱,這就是應該到的卻太過了。這些都是天氣不正常的現象。
天與人的氣是相通的,人體六種氣的變化,隨著天體的六種氣而遞次轉移。《難經》說:少陽之氣到來時,有時大有時小,有時短有時長;陽明之氣到來時,浮大而短;太陽之氣到來時,洪大而長;太陰之氣到來時,緊大而長;少陰之氣到來時,緊細而微;厥陰之氣到來時,沉短而敦實。如果人體的氣不正常,那麼脈象就不會與時令相應,就會出現太過或不及的診斷情況。(這也是把脈來了解情況的方法)。
8. 臟腑經絡十四
師曰: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裡,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寸在前主表,尺在後主裡,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裡。表病則腰痛背強不能行,足太陽行身之背,挾脊抵腰而走足也,里病則短氣而極,手太陰肺主宗氣而行呼吸也。前後俱浮,則表裡兼病,肺之臟與太陽之經氣逆而不降故也。(此亦切而知之之法)
白話文:
老師說:病人的脈象,如果浮現在前面(寸脈),那麼他的病在身體表面;如果浮現在後面(尺脈),那麼他的病在身體裡面。腰痛、背部僵硬不能行走,一定會呼吸短促,而且氣息虛弱。
寸脈主要診斷身體表面的問題,尺脈主要診斷身體裡面的問題。病人的脈象如果浮現在前面,那麼他的病在身體表面;如果浮現在後面,那麼他的病在身體裡面。表面有病就會腰痛、背部僵硬不能行走,這是因為足太陽膀胱經運行在身體背部,沿著脊椎兩側到達腰部並延伸至腳的緣故。裡面有病就會呼吸短促,而且氣息虛弱,這是因為手太陰肺經主管宗氣,負責呼吸的緣故。如果前後(寸脈和尺脈)都出現浮脈,那就是表裡都有病,是因為肺的臟器和太陽膀胱經的氣機逆亂而不能下降的緣故。(這也是一種透過切脈來了解病情的方法)
9. 臟腑經絡十五
問曰:寸口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摶,血氣入臟即死,入腑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曰:唇口青,身冷,為入臟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
寸口脈沉大而滑,沉則為腎水之實,滑則為肝木之氣,此緣水寒木陷,鬱而欲升,故見沉滑。實氣相摶,必傷中焦血氣,血氣傷深而入臟即死,傷淺而入腑即愈,此為卒然厥僕。何以辨其入臟入腑,或死或愈也?蓋脾竅於口而主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唇口青,是土敗而木賊,身冷,是火敗而水旺,此為臟陰之盛,入臟即死也。如身和,汗出而不冷,此為腑陽之盛,入腑即愈也。
(此亦切而知之之法)
白話文:
問:寸口脈摸起來沉、大而且滑,沉代表體內有實邪,滑代表氣盛。實邪和氣互相衝擊,如果血氣進入臟,就會死亡;進入腑,就會好轉,這種情況稱為卒厥,這是怎麼回事?
醫生說:嘴唇發青,身體冰冷,表示血氣已經進入臟,就會死亡。如果身體和暖,自然出汗,表示血氣進入腑,就會好轉。
寸口脈沉大而滑,沉表示腎水的實邪,滑表示肝木的氣盛。這是因為水寒導致肝木下陷,鬱積想要上升的緣故,所以脈象會呈現沉滑。實邪和氣互相衝擊,必定會傷害中焦的血氣。血氣受損嚴重而進入臟,就會死亡;受損較輕而進入腑,就會好轉,這就是突然昏厥的原因。要如何分辨血氣進入臟或進入腑,判斷是會死亡還是會好轉呢?因為脾開竅於口,而且主導肌肉,嘴唇和舌頭是肌肉的根本。嘴唇發青,是土(脾)衰敗而被木(肝)侵犯的表現;身體冰冷,是火(心)衰敗而被水(腎)旺盛所克制的表現,這屬於臟陰過於旺盛,血氣進入臟就會死亡。如果身體和暖,出汗而不冰冷,這屬於腑陽過於旺盛,血氣進入腑就會好轉。
(這也是透過切脈來了解病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