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十七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3)

1. 腹滿十六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方在「痙病」。

腹滿時減,已復如故,此為寒也,今腹滿不減,雖少減,而究不足言減,此非虛寒,是實邪也。內實,故常滿而不減。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也。

白話文:

腹部脹滿的狀況沒有減輕,即使稍微減輕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種情況應該要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這個方子的詳細內容記載在「痙病」篇。

腹部脹滿時好時壞,時而減輕又恢復原狀,這種情況是屬於寒症。現在腹部脹滿卻沒有減輕,即使稍微減輕,但實際上也不能算是減輕,這就不是虛寒的症狀,而是體內有實邪積聚。因為體內有實邪,所以才會持續脹滿而無法減輕。這種情況應該要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2. 腹滿十七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心下滿痛者,少陽之經郁迫陽明之腑也。少陽之經,由胃口而行兩脅,膽胃上逆,經腑壅塞,故心下滿痛。此為實也,法當下之,宜大柴胡湯,柴、芩、芍藥,清解少陽之經,枳實、大黃,寒瀉陽明之腑,半夏、薑、棗,降逆而補中也。

大柴胡湯(百三十五)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枳實(四枚,炙),大黃(二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如果按壓腹部心窩處感覺脹滿疼痛,這屬於實證,應該使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適合用大柴胡湯。

心窩處脹滿疼痛,是因為少陽經的氣機鬱結,壓迫到陽明腑的緣故。少陽經從胃口處運行到兩側脅肋,膽和胃的氣向上逆行,導致經絡和腑臟阻塞,所以心窩處會脹滿疼痛。這屬於實證,治療上應該用瀉下的方法,適合用大柴胡湯。方中的柴胡、黃芩、芍藥,是用來疏解少陽經的鬱結;枳實、大黃,是用寒性的藥來瀉陽明腑的實熱;半夏、生薑、大棗,是用來降逆氣並補養中焦脾胃。

大柴胡湯(出自《傷寒論》第一百三十五條)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過)、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枳實(四枚,炙烤過)、大黃(二兩)

將以上八味藥材,加水一斗二升(約合現今2400毫升),煮取六升(約合現今1200毫升),去藥渣,再煎煮取三升(約合現今600毫升),溫服一升(約合現今200毫升),一天服用三次。

3. 寒疝(三章)

4. 寒疝一

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腹痛,脈弦而緊者,肝脈弦,腎脈緊,寒水風木之邪,合而剋土,是以腹痛。弦則木鬱陽陷,陰乘陽位,外束衛氣,故衛氣不行。陽郁不達,是以惡寒。緊則寒水侮土,胃氣上逆,故不欲食。清陽下陷,上與陰邪相爭,不能透圍而出,木氣鬱淪,永墜寒水之中,即為寒疝。疝瘕同類,皆腎肝陰邪所凝結也。

寒疝之病,水木合邪,以侵土位,常苦繞臍疼痛。若發則木氣疏泄,腎精不藏,溲出白液。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水寒而木鬱也。宜大烏頭煎,蜂蜜緩急迫而潤風木,烏頭瀉濕淫而溫寒水也。(白津出,《素問·玉機真臟論》:脾傳之腎,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

白津,即白淫之類也)

大烏頭煎(百三十六)

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㕮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白話文:

腹部疼痛,脈象呈現弦而且緊的狀態,弦代表身體的防禦機能(衛氣)運行不順暢,就會感到怕冷;緊代表沒有食慾,這是邪氣與正氣互相搏鬥的結果,就形成了寒疝。寒疝會導致肚臍周圍疼痛,發作時會有白色黏液流出,手腳冰冷,脈象沉而緊,這種情況可以用大烏頭煎來治療。

腹部疼痛,脈象弦而緊,弦脈通常與肝有關,緊脈通常與腎有關,是寒氣、水氣和風木之邪合在一起,侵犯了脾胃(土)的功能,所以會導致腹痛。弦脈代表肝氣鬱結、陽氣下陷,陰氣佔據陽氣的位置,外在束縛住衛氣,所以衛氣運行不順暢。陽氣鬱結無法舒展,就會感到怕冷。緊脈則代表寒水侵犯脾胃,導致胃氣上逆,所以沒有食慾。清陽之氣下陷,與陰邪之氣相互爭鬥,無法突破阻礙,肝木之氣鬱悶下沉,永遠陷落在寒水之中,就形成了寒疝。疝氣和瘕病是同一類,都是腎肝的陰邪凝結而成。

寒疝這種病,是水邪和木邪合在一起,侵犯脾胃的位置,常常會感到肚臍周圍疼痛。發作時,肝木之氣疏泄,腎精無法藏匿,小便會排出白色黏液。手腳冰冷,脈象沉而緊,這是因為水寒之氣加上肝木鬱結的緣故。應該使用大烏頭煎來治療,蜂蜜可以緩解急迫的症狀並且潤澤肝木,烏頭則可以去除體內的濕氣,溫暖寒冷的氣機。(白色黏液的排出,《素問·玉機真臟論》說:脾臟的病氣傳到腎臟,就叫做疝瘕,會導致少腹悶熱疼痛,排出白色黏液,白津就是白色分泌物的意思。)

大烏頭煎(方劑編號136)

烏頭(大的五枚,用火烤過,去掉外皮,不要搗碎)

將上述藥材加入三升水,煎煮到剩下一升,去除藥渣,再加入兩升蜂蜜,繼續煎煮到水分蒸發,剩下兩升。身體強壯的人服用七合,身體虛弱的人服用五合。如果沒有改善,第二天再服用,不可以一天服用兩次。

5. 寒疝二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寒疝,腹中痛,手足逆冷不仁者,腎肝之邪,合而賊土,土敗而四肢失養也。或身上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是臟病而經亦郁,病根在裡,故但以灸刺諸藥治其表,不能愈也。抵當烏頭桂枝湯,烏頭驅寒而逐濕,桂枝疏木而通經也。

烏頭桂枝湯(百三十七)

烏頭(三枚),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

上,桂枝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烏頭一味,以水二升,煎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合煎,令得一升後,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復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白話文:

寒疝,肚子裡疼痛,感覺冰冷,手腳麻木失去知覺,如果全身疼痛,用艾灸、針刺或各種藥物都無法治好,就用抵當烏頭桂枝湯來治療。

寒疝,肚子裡疼痛,手腳冰冷麻木失去知覺,這是因為腎臟和肝臟的邪氣結合在一起侵犯脾胃,脾胃衰敗,導致四肢失去營養。有時候身上疼痛,用艾灸、針刺或各種藥物都無法治好,這是因為病在內臟,而且經絡也阻塞了,病根在身體裡面,所以只用艾灸、針刺或各種藥物治療體表,是無法痊癒的。抵當烏頭桂枝湯中,烏頭能夠驅散寒氣並去除濕氣,桂枝能夠疏通肝氣並通暢經絡。

烏頭桂枝湯(第一百三十七)

烏頭(三枚),桂枝(三兩,去掉外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

把桂枝等五味藥材,用水七升,用小火煮到剩下三升,濾掉藥渣。另外把烏頭單獨用水二升,煎煮到剩下一半,濾掉藥渣。然後把烏頭藥液和桂枝湯五合混合煎煮,使藥液達到一升。第一次服用二合,如果沒有效果,就服用三合,如果還是沒有效果,就增加到五合。如果有效,會有像喝醉酒一樣的感覺。如果服藥後嘔吐,就表示藥效發揮作用了。

6. 寒疝三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風木寒鬱,而克濕土也。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滋木而息風,生薑、羊肉,行鬱而溫寒也。

當歸生薑羊肉湯(百三十八)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加生薑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白話文:

寒疝,肚子疼痛,連帶到脅肋也疼痛、腹部肌肉抽筋且有便意急迫的,用當歸生薑羊肉湯來治療。

寒疝,肚子疼痛,連帶到脅肋也疼痛、腹部肌肉抽筋且有便意急迫的,是因為風邪、肝木之氣受寒邪鬱結,進而剋制脾胃的濕土所致。當歸生薑羊肉湯中,當歸滋養肝木而平息風邪,生薑和羊肉則能疏通行氣鬱、溫散寒邪。

當歸生薑羊肉湯(方劑編號138)

當歸(約90克),生薑(約150克),羊肉(約600克)

將以上三味藥材,加入八升水一起煮,煮到剩下三升時,溫熱服用七合,一天服用三次。如果寒邪較重,可以將生薑加量到約600克。如果疼痛劇烈並伴有嘔吐,則加入橘皮約60克、白朮約30克。加了生薑者,也需額外加五升水,煮到剩下三升二合服用。

7. 宿食(五章)

8. 宿食一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方在「痙病」

宿食在胃,郁格表陽,故寸口脈浮大。阻礙裡氣,故按之梗澀。尺中亦微而澀者,尺中主裡也。此段見《傷寒·可下》中。

白話文:

問:人如果生病有宿食,要如何分辨呢?

醫師說:把脈時,寸口的脈象呈現浮且大的狀態,按下去反而感覺阻滯不順,尺中的脈象也稍微感覺到阻滯不順,這樣就知道是有宿食了,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藥方記載在「痙病」篇中。

宿食停留在胃中,會阻礙陽氣往外散發,所以寸口的脈象會呈現浮且大的樣子。宿食也會阻礙裡面的氣機運行,所以按脈時會感覺梗塞不順。尺中的脈象也稍微感覺阻滯不順,是因為尺中主裡面的緣故。這段內容出自《傷寒論·可下》篇。

9. 宿食二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脈緊,頭痛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錘輪索轉而不定,愈轉則愈緊也。以水寒土濕,則食停不化,宿食在中,土氣鬱滿,乙木抑遏,陷於寒水,不能上達,是以脈緊。甚而木鬱陽陷,陰邪外乘,頭痛風寒,形似外感,實乃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白話文:

脈象摸起來緊繃,像繩索轉動一樣沒有規律,這表示體內有積存的食物。脈象緊繃,同時感到頭痛、怕冷,這是因為腹中有未消化的食物積聚。

脈象緊繃,像繩索轉動一樣沒有規律,就像錘子敲打輪軸,繩索不斷轉動卻不穩定,而且越轉越緊。這是因為體內水氣寒冷,濕氣停滯,導致食物停滯不消化,積存在體內,使得脾胃之氣鬱悶,肝木之氣受到壓抑,無法向上疏通,反而陷於寒濕之中,因此脈象會緊繃。嚴重時,肝氣鬱結,陽氣內陷,陰邪之氣乘虛而入,就會出現頭痛、怕冷的症狀,看起來像是外感風寒,但實際上是腹中有未消化的食物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