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十七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3)

1. 腹滿十六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方在「痙病」。

白話文:

如果腹部脹滿的症狀沒有減輕,那麼這種情況下使用一般的治療方法是不夠的,應該要使用下法來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這個藥方在「痙病」篇中有記載。

腹滿時減,已復如故,此為寒也,今腹滿不減,雖少減,而究不足言減,此非虛寒,是實邪也。內實,故常滿而不減。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也。

白話文:

腹部脹滿的症狀時有時無,反覆不定,這是寒證的表現。但現在腹部脹滿一直持續,即使略有消退,也無法稱為明顯減少,這並不是虛寒,而是實邪造成的。體內有實邪,所以脹滿感持續存在,無法消退。此時需要使用下瀉藥,大承氣湯是個不錯的選擇。

2. 腹滿十七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白話文:

按下時感到腹部滿悶且疼痛,這是實證,應該使用瀉下的方法治療,適合用大柴胡湯。

心下滿痛者,少陽之經郁迫陽明之腑也。少陽之經,由胃口而行兩脅,膽胃上逆,經腑壅塞,故心下滿痛。此為實也,法當下之,宜大柴胡湯,柴、芩、芍藥,清解少陽之經,枳實、大黃,寒瀉陽明之腑,半夏、薑、棗,降逆而補中也。

大柴胡湯(百三十五)

白話文:

心下部位疼痛,是少陽經氣鬱結,壓迫陽明腑所致。少陽經從胃口經過,再分佈到兩側脅部,膽胃氣上逆,經絡腑臟壅塞,所以心下才會滿痛。這是實證,治療方法應當用瀉法,宜用大柴胡湯,柴胡、黃芩、芍藥清解少陽經氣,枳實、大黃寒瀉陽明腑,半夏、生薑、大棗降逆氣而補益脾胃。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枳實(四枚,炙),大黃(二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柴胡(250 克),黃芩(150 克),芍藥(150 克),半夏(250 毫升,洗淨),生薑(250 克),大棗(12 枚),枳實(4 枚,炒製),大黃(100 克)

3. 寒疝一

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白話文:

腹痛,脈搏緊而有力。脈搏緊表示衛氣運行不暢,所以會怕冷;脈搏緊繃表示不想進食。病邪和正氣相互搏擊,就形成寒疝。寒疝會繞著肚臍疼痛,發作時會流出清澈的津液,手腳冰冷。如果脈搏沉穩有力,可以使用大烏頭湯來治療。

腹痛,脈弦而緊者,肝脈弦,腎脈緊,寒水風木之邪,合而剋土,是以腹痛。弦則木鬱陽陷,陰乘陽位,外束衛氣,故衛氣不行。陽郁不達,是以惡寒。緊則寒水侮土,胃氣上逆,故不欲食。清陽下陷,上與陰邪相爭,不能透圍而出,木氣鬱淪,永墜寒水之中,即為寒疝。疝瘕同類,皆腎肝陰邪所凝結也。

白話文:

腹痛,脈象緊且弦,說明肝脈弦緊,腎脈緊實,寒水、風木等邪氣合力剋制脾土,所以會腹痛。脈象弦代表木氣鬱積,陽氣陷落,陰邪侵襲陽位,阻滯外衛之氣,導致衛氣無法運行。陽氣鬱積不通,因此怕冷。脈象緊代表寒水侵襲脾土,胃氣逆行,所以不想吃東西。清陽之氣下陷,與陰邪對抗,難以突破包圍外出,導致木氣鬱滯下沉,永久陷於寒水之中,成為寒疝。疝氣和瘕積屬於同一類,都是腎和肝陰邪凝結所致。

寒疝之病,水木合邪,以侵土位,常苦繞臍疼痛。若發則木氣疏泄,腎精不藏,溲出白液。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水寒而木鬱也。宜大烏頭煎,蜂蜜緩急迫而潤風木,烏頭瀉濕淫而溫寒水也。(白津出,《素問·玉機真臟論》:脾傳之腎,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

白津,即白淫之類也)

大烏頭煎(百三十六)

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㕮咀)

白話文:

寒疝這種疾病,是水邪和木邪相結合,侵犯脾胃,所以患者常常圍繞肚臍感到疼痛。如果寒疝發作,木氣就會疏泄,腎精無法儲藏,尿液中會排出白色的液體。患者手腳冰涼,脈搏沉緊的,是因為水寒導致肝氣鬱滯。此時應服用大烏頭煎服,蜂蜜可以緩解急迫感並滋潤肝木,大烏頭可以祛除濕邪並溫暖腎水。(出自《素問·玉機真臟論》:脾氣傳到腎臟,稱為疝瘕,小腹部疼痛發熱,尿液中帶有白色物質。)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白話文:

把三升水煮沸,熬煮到只剩一升,去掉沉澱物。加入兩升蜂蜜,持續熬煮到水氣全部蒸發。取回兩升濃縮液,體質強壯的人服用七合(約 280 毫升),體質虛弱的人服用五合(約 200 毫升)。如果沒有好轉,第二天再服用一次,但不可同一天重複服用。

4. 寒疝二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白話文:

寒性疝氣,腹中劇痛、怕冷、手腳麻木,身體疼痛,針灸刺血等方法都治不好,用抵抗寒氣的烏頭桂枝湯作為主藥來治療。

寒疝,腹中痛,手足逆冷不仁者,腎肝之邪,合而賊土,土敗而四肢失養也。或身上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是臟病而經亦郁,病根在裡,故但以灸刺諸藥治其表,不能愈也。抵當烏頭桂枝湯,烏頭驅寒而逐濕,桂枝疏木而通經也。

烏頭桂枝(百三十七)

白話文:

如果患者患有寒疝,腹部劇痛,手腳冰冷且失去知覺,這是因為腎和肝的病邪結合起來侵犯了脾胃,導致脾胃功能衰弱,進而使得四肢得不到充分的營養。有時候,患者可能會感到全身疼痛,即使使用針灸或各種藥物治療也無法見效,這是因為內臟有病同時經絡也受到阻滯,病根在身體內部,所以只用針灸和藥物來治療表面症狀是無法痊癒的。對此情況,可以使用『烏頭桂枝湯』來治療,其中的『烏頭』能驅除寒氣並且祛濕,而『桂枝』則能夠調理肝氣並疏通經絡。」

烏頭(三枚),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

白話文:

烏頭(3 顆),桂枝(300 公克,去皮),芍藥(300 公克),甘草(200 公克),大棗(12 顆),生薑(300 公克)

上,桂枝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烏頭一味,以水二升,煎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合煎,令得一升後,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復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白話文:

先取桂枝五錢,用七碗水煎煮成三碗,去掉藥渣。再取烏頭一錢,用兩碗水煎煮成一碗,去掉藥渣。將桂枝湯和烏頭湯混合煎煮成一碗。初次服用兩湯匙,如果不出汗,就加到三湯匙。如果仍然不出汗,就加到五湯匙。知道藥效的人會出現醉酒的樣子。如果吐出來了,說明疾病已經控制住了。

5. 寒疝三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白話文:

寒疝,就是肚子裡面會痛,還有脅部疼痛並且感覺裡邊緊急的,可以用當歸生薑羊肉湯來治療。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風木寒鬱,而克濕土也。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滋木而息風,生薑、羊肉,行鬱而溫寒也。

當歸生薑羊肉湯(百三十八)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白話文:

寒疝:腹部疼痛,同時伴隨肋骨下方疼痛,並有便意頻急的情況。

成因:寒氣和燥氣停留在身體內部,剋制了體內的濕氣和土氣。

治療: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滋養肝氣,平息風氣;生薑、羊肉化解停滯不暢,溫暖寒氣。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加生薑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白話文:

把上述三種藥材用八升水煎煮,取三升藥液,溫服七合,一天服用三次。如果寒氣較重,可以加入一斤生薑。如果疼痛較劇且伴有嘔吐,可以加入二兩橘皮和一兩白朮。加入生薑時,也需要增加五升水,煎煮後取三升二合藥液服用。

6. 宿食一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方在「痙病」

白話文:

問:請問一個人患有腸胃積滯,如何辨別?

老師回答:寸口脈浮動而有力,按壓時有澀感;尺中脈也微弱而澀滯。根據這些徵兆,可以判斷患者有腸胃積滯。治療方法是用大承氣湯。方子載於「痙病」篇。

宿食在胃,郁格表陽,故寸口脈浮大。阻礙裡氣,故按之梗澀。尺中亦微而澀者,尺中主裡也。此段見《傷寒·可下》中。

白話文:

食物積滯在胃裡,鬱結於體表阻礙陽氣,所以寸口脈浮大。阻礙內臟之氣,所以按壓時感覺僵硬不順。尺脈也稍微微弱不順,因為尺脈掌管內臟。這段說明出自《傷寒論·可下》中。

7. 宿食二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脈緊,頭痛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白話文:

如果脉象紧绷像是绞索般变化不定,这是体内有积食。脉紧表示头痛是由风寒引起的,并且腹部内有食物停滞未能消化。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錘輪索轉而不定,愈轉則愈緊也。以水寒土濕,則食停不化,宿食在中,土氣鬱滿,乙木抑遏,陷於寒水,不能上達,是以脈緊。甚而木鬱陽陷,陰邪外乘,頭痛風寒,形似外感,實乃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白話文:

脈搏緊繃,像旋轉的繩索,沒有規律,就像錘子旋轉繩索,越轉越緊一樣。這是因為水寒土濕,導致食物停滯不消化,舊有的食物積存在腸胃中,土氣鬱結,金氣受到遏制,陷於寒冷的水中,無法上升,所以脈搏緊繃。嚴重時,金氣鬱結,陽氣下陷,陰邪侵犯體外,出現頭痛、怕冷的症狀,看起來像是外感風寒,其實是因為腹中有舊食不消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