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懸解》~ 卷十五 (2)
卷十五 (2)
1. 肺癰五
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肺癰,喘不得臥,肺鬱而氣逆也。此緣土虛濕旺,濁氣痞塞,腐敗瘀蒸,肺無降路。葶藶大棗瀉肺湯,大棗補脾精而保中氣,葶藶破肺塞而排膿穢也。
葶藶大棗瀉肺湯(百十二)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白話文:
肺癰這種病,會喘到無法躺下,這是因為肺氣鬱結導致氣往上逆。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脾胃虛弱,濕氣過重,導致體內濁氣阻塞不通,腐敗的物質和瘀血積聚,肺氣無法順利向下運行。葶藶大棗瀉肺湯這個方子,用大棗來補養脾胃精氣,保護中氣,用葶藶來破除肺部的阻塞,排除膿液和穢物。
葶藶大棗瀉肺湯(出自《傷寒論》第一百十二條)
葶藶(要炒到呈現黃色,搗碎,製成彈珠大小的藥丸),大棗(十二枚)
將上述藥材,先用水三升煮大棗,煮到剩下二升時,把大棗撈出,再放入葶藶,繼續煮到剩下一升,一次性喝完。
2. 咳嗽上氣(八章)
3. 咳嗽上氣六
上氣喘而躁者,為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咳嗽上氣,喘而躁煩者,此為肺脹而氣阻也。氣為水母,此欲作風水,以風中皮毛,遏閉肺氣,不能調水道而輸膀胱也。《素問·五臟生成論》: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手陽明升則化氣,手太陰降則化水,咳嗽上氣,辛金不降,無以行水,欲作風水之兆也。發汗以瀉其皮毛而消肺脹,則愈矣。
白話文:
呼吸急促且煩躁不安,這是肺脹的現象,將要引起全身性的水腫,用發汗的方式治療就會好。
咳嗽且呼吸急促,喘息又煩躁,這也是因為肺脹導致氣機阻滯。氣是產生水液的根本,這表示將要發生水腫,是因為風邪從皮膚侵入,使肺氣鬱閉,無法正常調節水道輸送到膀胱。《黃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論》提到:「咳嗽、呼吸急促,氣逆衝到胸部,病因在手陽明大腸經和手太陰肺經。」手陽明經脈的氣往上升就能化生氣,手太陰經脈的氣往下行就能化生水,咳嗽、呼吸急促,表示肺金的肅降功能失常,無法正常運行水液,這也是即將發生水腫的徵兆。用發汗的方式,宣洩皮毛的風邪,消除肺脹的現象,就能痊癒。
4. 咳嗽上氣七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咳嗽上氣,壅於頭面,是以浮腫,喘息肩搖,是謂肩息,其脈浮大者,陽根下絕,此為不治。又加下利,中氣敗泄,尤為甚也。
白話文:
呼吸困難,臉部浮腫,呼吸時肩膀聳動,脈象浮大,這種情況無法治癒,如果又加上腹瀉,情況會更加嚴重。
呼吸困難,氣向上衝,阻滯於頭部和臉部,因此導致浮腫。呼吸急促,肩膀跟著搖動,這稱為肩息。脈象浮大表示陽氣的根基已經衰竭,這是不治之症。如果又加上腹瀉,代表體內中氣敗壞,情況會更加嚴重。
5. 咳嗽上氣八
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咳而上氣,此為肺氣脹滿,其人喘阻,肺氣上衝,目如脫狀,脈浮大者,是表邪外束而裡氣上逆也。越婢加半夏湯,薑、甘、大棗,培土而和中,石膏、麻黃,清金而發表,半夏降逆而下衝也。
越婢加半夏湯(百十三)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大棗(十五枚),生薑(三兩),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白話文:
咳嗽且呼吸氣逆,這是肺脹的表現,患者會喘氣,眼睛看起來像要掉出來一樣,脈象浮大,這種情況用越婢加半夏湯來治療。
咳嗽且呼吸氣逆,這是肺氣脹滿的表現,患者會喘不過氣,肺氣向上衝逆,眼睛看起來像要掉出來一樣,脈象浮大,這是表邪束縛在體表,而導致體內氣機上逆的緣故。越婢加半夏湯,用生薑、甘草、大棗,來培補脾胃並調和中焦,用石膏、麻黃,來清肺熱並發散表邪,用半夏來降逆並平息上衝的氣。
越婢加半夏湯,方劑組成如下: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大棗(十五枚)、生薑(三兩)、半夏(半升)
以上六味藥,用水六升,先煮麻黃,撈去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到剩下三升,分三次溫服。
6. 咳嗽上氣九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此心下有水,阻格金火降路,氣阻而發喘咳,肺熱而生煩躁也。小青龍加石膏湯,甘草、麻、桂,補中氣而瀉營衛,芍藥、半夏,清膽火而降胃逆,薑、辛、五味,下衝氣而止咳喘,石膏涼肺蒸而除煩躁也。積水化汗而外泄,諸證自愈矣。
小青龍加石膏湯(百十四)
麻黃(三兩),桂枝(三兩),甘草(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細辛(三兩),乾薑(三兩),五味(半升),石膏(二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
白話文:
肺部脹滿,咳嗽且呼吸急促、向上提,感到煩躁不安且喘不過氣,把脈時發現脈象浮在表面,這種情況是心下有水液停滯。這些水液阻礙了肺氣的下降,導致氣機阻塞而引發喘咳,肺部有熱而產生煩躁。應該用小青龍加石膏湯來治療。
小青龍加石膏湯中,甘草、麻黃、桂枝可以補益中氣並疏散營衛之氣;芍藥、半夏可以清瀉膽火並降逆胃氣;生薑、細辛、五味子可以向下疏導衝逆之氣並止咳平喘;石膏則可以清涼肺熱,消除煩躁。等到體內積聚的水液透過發汗排出體外,各種症狀自然就會痊癒了。
小青龍加石膏湯 (共九味藥)
麻黃(三兩)、桂枝(三兩)、甘草(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細辛(三兩)、乾薑(三兩)、五味子(半升)、石膏(二兩)
以上九味藥,用水一斗(古量詞)煎煮,先煮麻黃,撈去上層的泡沫,然後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三升。身體強壯的人服用一升,體弱的人則酌量減少,一天服用三次,小孩子每次服用四合(古量詞)。
7. 咳嗽上氣十
咳而脈浮者,厚朴麻黃湯主之。咳而脈沉者,澤漆湯主之。
咳而脈浮者,其病在上,是表邪外束,裡氣上逆,肺金鬱格而不降也。厚朴麻黃湯,麻黃髮表而散寒,石膏、小麥,清金而潤燥,樸、杏、薑、辛、半夏、五味,破壅而降逆也。咳而脈沉者,其病在下,是水邪上泛,相火壅阻,肺金傷克而不歸也。澤漆湯,人參、甘草,補中而培土,生薑、半夏,降逆而驅濁,紫參、白前,清金而破壅,桂枝、黃芩,疏木而瀉火,澤漆決瘀而瀉水也。(「脈法」:浮為在表,表有寒邪,故用麻黃)
厚朴麻黃湯(百十五)
厚朴(五兩),杏仁(半升),半夏(半升),乾薑(二兩),細辛(二兩),五味(半升),石膏(如雞子大),小麥(一升),麻黃(四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滓,內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澤漆湯(百十六)
澤漆(一升,以東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生薑(五兩),半夏(半升),白前(五兩),紫參(五兩),桂枝(三兩),黃芩(三兩)
上九味,㕮咀,內澤漆汁中,煮取五升,溫服五合,至夜盡。
白話文:
咳嗽時,如果把脈感覺脈象浮在表面,就用厚朴麻黃湯來治療。咳嗽時,如果把脈感覺脈象沉在裡層,就用澤漆湯來治療。
咳嗽時脈象浮在表面,表示病在身體上部,是外來的邪氣束縛體表,導致體內氣向上逆行,肺氣鬱結無法下降。厚朴麻黃湯中,麻黃可以發散體表寒邪,石膏和小麥可以清除肺熱並滋潤乾燥,厚朴、杏仁、生薑、細辛、半夏、五味子可以破除壅塞並使氣下降。咳嗽時脈象沉在裡層,表示病在身體下部,是水邪向上泛濫,導致相火阻塞,肺氣受損無法回歸正常。澤漆湯中,人參和甘草可以補養脾胃,生薑和半夏可以使逆氣下降並驅除濁氣,紫參和白前可以清除肺熱並破除壅塞,桂枝和黃芩可以疏理肝木並瀉除火氣,澤漆可以消除瘀血並排出體內多餘水分。(「脈法」:脈象浮在表面,表示體表有寒邪,所以用麻黃來治療。)
厚朴麻黃湯
藥材包含:厚朴(五兩)、杏仁(半升)、半夏(半升)、乾薑(二兩)、細辛(二兩)、五味子(半升)、石膏(像雞蛋那麼大)、小麥(一升)、麻黃(四兩)。
將以上九種藥材,用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至熟,去除雜質,再放入其他藥材,煮至剩三升。每次溫服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澤漆湯
藥材包含:澤漆(一升,用從東方流來的水五斗,煮至剩一斗五升)、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生薑(五兩)、半夏(半升)、白前(五兩)、紫參(五兩)、桂枝(三兩)、黃芩(三兩)。
將以上九種藥材切碎,放入澤漆汁中,煮至剩五升。每次溫服五合,至晚上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