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十四 (1)

卷十四 (1)

1. 卷十四

2. 內傷雜病

3. 痰飲咳嗽(三十七章)

痰飲咳嗽者,肺腎之病也,而根實原於土虛。蓋化水者,氣也,其職在肺,化氣者,水也,其職在腎,陽衰土濕,則肺失清降而氣不化水,腎失溫升而水不化氣,於是痰飲作矣。痰飲濁瘀,肺氣不布,隔礙壅阻,於是咳嗽生焉。治咳嗽者,去其痰飲,治痰飲者,培其土氣,培土(眉批:培土故宜以溫藥和之)。

氣者,疏木而泄水,緣水侮木賊,中氣濕寒,此痰飲咳嗽所由來也。然則苓桂術甘,實為痰飲主方(眉批:白朮燥土,甘草補中,茯苓泄水,桂枝疏木。喻嘉言以小青龍為主方,黃玉楸以苓桂術甘為主方,皆重在溫藥和之意,同一見解),自此隨證而化裁之,溫涼補瀉,意悉法周,雖百慮而不一致,實同歸而非殊途也。

後世庸工,凡臨咳嗽,必用清潤,至於滋濕伐陽,茫然不知,久而土崩人亡,未有幸脫者。百試不驗,而千古皆同,此輩方心,不可鑑也。

4. 痰飲一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痰飲之處所不同,名目亦殊。義詳下章。

5. 痰飲二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氣短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眉批:四飲為大綱,實不盡此,所以下出諸條而互證之。

其人素日肌肉豐盛,今忽瘦削,此由脾虛不能化谷,食宿水停,肌肉不生也,水走腸間,瀝瀝有聲,如此謂之痰飲,飲之行走於心下小腸之間者也。飲後水流脅下,咳唾鼓動,牽引作痛,如此謂之懸飲,飲之空懸於肝膽之經者也。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化汗外泄,而不得汗出,水浸肢節,身體疼重,如此謂之溢飲,飲之流溢於四末者也。

咳嗽氣逆,倚物布息,氣道短促,不得眠臥,營衛郁遏,其形如腫,如此謂之支飲,飲之支結於膽經而傷及肺臟者也。(支飲或左或右,偏而不正,如樹木之枝,在木干之旁。在左則右倚物息,在右則左倚物息。以足少陽之經,下胸貫膈而循脅,位在胸側,水飲阻格,膽經不降,逆沖肺部,肺無布息之地,故咳喘而不臥也)

6. 痰飲三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水在脾,少氣身重。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水在腎,心下悸。

水在心,火敗水凌,濁陰填塞,心下堅痞動築,氣息促短,惡水不欲飲。水在肺,氣滯津凝,吐涎沫而欲飲水。水在脾,陽衰濕旺,少氣而身重。水在肝,經氣迫急,脅下支結滿硬,嚏而振鼓作痛。水在腎,木鬱風搖,心下悸動。蓋飲食入胃,脾陽蒸動,化為精氣,上歸於肺。

肺金清和,將此精氣散布於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中,經絡臟腑,皆得受氣。氣降則化水,水升又化氣。水之在上,氣方化而未盛,故氣多而水少,其象如霧,氣之在下,水方化而未盛,故水多而氣少,其形如瀆。在上之氣,有清有濁,清者化而為神氣,內歸於心肺,濁者外泄而為汗,在下之水,有精有粗,精者化而為精血,內歸於腎肝,粗者外滲而為溺。至於脾胃濕盛而陽虛,則氣水不化,而凝為痰飲。

痰者,氣不化水,熏蒸於上而凝結者也,故其質厚,飲者,水不化氣,淫泆於下而停瘀者也,故其質薄。

痰飲之家,雖由於肺腎之陽虛,而實原於脾胃之濕盛。後世庸工,乃有濕痰、燥痰之說,不通極矣!

7. 痰飲四

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心下火位,而留飲居之,是寒水之凌君火也。太陽寒水之經,行身之背,其人背後寒冷,正對心位,其大如掌也。

留飲即痰飲之停留者,上自心下,下至小腸,停留不散,是謂諸飲之宗,如水木之源本也。自此而流於脅下,則為懸飲,歸於四肢,則為溢飲,結於胸旁,則為支飲,是諸飲之支,如水木之支派也。

8. 痰飲五

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轉甚。

足少陽之經,自缺盆而入脅裡,足厥陰之經,自小腹而布脅肋,脅下痛引缺盆者,飲阻少陽之經,經氣不舒,故痛引缺盆。咳嗽則經脈振動,是以痛甚。此痰飲之流於脅下而在肝膽之經者,所謂懸飲也。

9. 痰飲六

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

飲阻竅隧,肺無降路,津液凝滯,故短氣而渴。濕流關節,故四肢歷節而疼痛。此飲之自胸膈而流四肢,所謂溢飲也。

10. 痰飲七

脈沉者,有留飲。眉批《金鑑》云:宜另為一條,與黃氏合。原文緊接歷節痛之下。

火浮水沉,自然之性也。

11. 痰飲八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悸,必有伏飲。

膈上痰飲阻礙,肺氣壅滿,喘促咳嗽,是土濕而胃逆也。一旦痰氣上湧,嘔吐發作,胃氣逆升,則太陽不降。太陽寒水之經,經氣鬱遏,營衛易位,則發熱而惡寒(營陰束其衛陽,是以發熱惡寒)。太陽行身之背,逆而不降,經氣壅迫,故脊背疼痛。胃逆則脾陷,肝木抑遏,陷於水位,是以腰疼(腎位於腰,是謂水位)。

肝竅於目,腎主五液,入肝為淚,木鬱風動,肝液升泄,故目泣自出。風木搖盪,故振振而瞤悸。如此必有伏飲,緣飲伏濕旺,土木雙郁,是以見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