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十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5)

1. 下利十六

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氣利,即前所謂下利氣也。以肝脾濕陷,二氣鬱塞,木遏風動,疏泄不藏,而為下利。利而隧道梗澀,氣塊喧鳴而不調暢,是謂氣利。訶黎勒散,行滯氣而收滑陷也。

訶黎勒散(八十六)

訶黎勒(十枚)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

2. 下利十七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肺與大腸為表裡,腸陷而利作,則肺逆而痛生。而肺腸之失位,緣中氣之不治,脾土不升,而後腸陷,胃土不降,而後肺逆。紫參湯,甘草補中而緩急,紫參清金而破瘀,瘀開而氣調,各復肺腸升降之舊,則痛定而利止矣。

紫參湯(八十七)

紫參(半斤),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3. 下利十八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厥陰》。利後陽泄,不應生煩,乃更煩者,是陽復而有內熱也。承氣證之煩,心下硬滿,是謂實煩,若按之心下濡者,是謂虛煩。緣陽復熱升,熏蒸肺津,而化涎沫,心氣鬱阻,是以生煩。宜梔子豉湯,吐其瘀濁,以清煩熱也。

梔子豉湯(八十八),(方見《傷寒·太陽》)

梔子(十四枚,劈),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進一服得吐,則止。

4. 下利十九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厥陰》。下利,譫語者,是膽火傳於胃土,胃熱而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下其燥屎,以瀉胃熱。

此下大承氣證四章,皆少陰之負陽明,下利之順證也。

小承氣湯(八十九),(方見《傷寒·陽明》)

大黃(四兩),枳實(三枚,炙),厚朴(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得利則止。

5. 下利二十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方見痙病。

此段見《傷寒·可下》中(在「汗下宜忌篇」內)。寸大於關,關大於尺,人之常也,是以三部不平,三部皆平,是乙木鬱於尺中,不能上達,故尺與關平,甲木鬱於關上,不能下達,故關與寸平。乙木陷則臍下脹,甲木逆則心下堅,若按之心下堅者,是甲木之逆也。戊土被迫,腑不能容,故見下利。宜大承氣急下之,以清胃腑之鬱熱也。

6. 下利二十一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段見《傷寒·可下》中。宿食在中,不能阻其表氣,而鬱其裡氣,故外滑而內遲。裡氣郁阻,肝脾不升,故利未欲止。

7. 下利二十二

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氣湯

此段見《傷寒·可下》中。宿食在中,郁格陽氣,不得內濟,無復陰氣之翕聚,是以脈滑。

8. 下利二十三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段見《傷寒·可下》中。下利瘥後,至其從前病起之期而又發,以病根不盡故也。當下之,以絕其根。

9. 下利二十四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厥陰》。肝氣遏陷,郁生下熱,魄門重墜者,宜白頭翁湯,白頭翁清少陽之相火,黃連清少陰之君火,黃柏秦皮,瀉厥陰之濕熱也。

白頭翁湯(九十),(方見《傷寒·厥陰》)

白頭翁(三兩),黃連(三兩),黃柏(二兩),秦皮(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10. 下利二十五

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少陰》。久利不止,木鬱血陷,寒濕腐敗,風木摧剝,故便膿血。桃花湯,粳米補土而瀉濕,乾薑溫中而驅寒,石脂斂腸而固脫也。

桃花湯(九十一),(方見《傷寒·少陰》)

乾薑(一兩),粳米(一升),赤石脂(一斤,一半生用,一半篩末)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熟,去滓,內石脂末方寸匕,溫服七合,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