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2)

1. 黃疸八

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蒜齏狀,大便正黑,皮膚爪之不仁,其脈浮弱,雖黑微黃,故知之。

白話文:

如果治療酒疸使用了下法,長時間後會轉變為黑疸,病人的眼睛會發青,面色變黑,心中感覺像吃了蒜泥一樣,大便顏色會變得很黑,皮膚被掐時沒有知覺,脈象浮弱,雖然皮膚黑色但略帶黃色,因此可以知道這是這種情況。

酒疸下之,敗其脾陽,久而寒水侮土,變為黑疸。木主五色,入土為黃,入水為黑,自入為青,肝木藏血,而華皮膚,水土溫燥,乙木榮達,則五氣調和,色不偏見,其一色偏呈者,一藏堙郁,而木氣不達也。下后土敗陽虧,水邪上凌,木鬱濕土之中,則見黃色,木鬱寒水之內,則見黑色,木氣自郁,則見青色。肝竅於目,目青者,肝氣抑鬱,自現其色於本經之竅也。

白話文:

飲酒過度而使用瀉法治療,會損傷脾陽。久而久之,寒水會侵犯脾土,演變成黑疸病。肝臟掌管五臟之色,進入脾土則變黃,進入腎水則變黑,自身則為青色。肝屬木,藏血,華養皮膚。水土溫和乾燥,肝氣旺盛,則五氣調和,面色不偏頗。如果一種顏色偏盛,就表示某一臟腑受阻,肝氣無法通達。瀉下後,土氣衰敗,陽氣虧損,水邪上侵,肝氣鬱結在水土之間,則出現黃色;肝氣鬱結在寒水之中,則出現黑色;肝氣自鬱,則出現青色。肝臟與眼睛相通,眼睛發青,是肝氣抑鬱,在肝經的眼竅表現出來的顏色。

陽明行身之前,自面下項,面黑者,寒水風木之邪上乘戊土之位也。谷入於胃而消於脾,從土化氣,故大便色黃,正黑者,水侮木賊而土敗也。土生於火,木賊而土負,水勝則火熄,心中火位,而如啖蒜齏,寒水滅火,金氣無制,故辛味見於心家,金味辛也。木鬱血凝,不能滋榮皮膚,故皮膚枯槁,爪之不仁。

陽虛而不根於下,故脈浮弱。其色雖黑,而黑中微見黃色,故知是黃疸所變化也。

白話文:

陽明經循行於身體正面之前,從額頭到脖子。臉色發黑,表示寒、水、風、木邪氣侵犯了戊土的位置。穀物進入胃中,在脾臟中消化,從土中生化氣血。所以,大便應該是黃色的。如果大便呈黑色,表示水克木,損傷了脾臟,導致土氣衰弱。

土生於火,木克土,土虛弱。水盛,則火熄滅。心中火位,出現類似生蒜和臭白菜的味道,這是因為寒水滅火,金氣不受制約,所以辛味會出現在心部。金的味道是辛辣的。

肝木鬱結,血凝滯,不能滋養榮養皮膚,所以皮膚乾燥枯槁,指甲沒有知覺。

2. 黃疸九

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腹如水狀,不治。

白話文:

額頭出現黑色,有微微出汗,手腳中心感到熱,傍晚時分症狀就出現,膀胱部位緊繃,小便通暢,這叫做因過度勞累所致的黃疸。腹部腫大像有積水,這種情況無法治愈。

足太陽之經,起於睛明(在目內眥),上額交顛,而後行於背,太陽寒水之氣逆而不降,則額見黑色。濕氣蒸泄,則微汗出。手厥陰之經,行手心而上中指,脈動於勞宮(在手心中),足少陰之經,起小指而走足心,脈出於湧泉(在足心中),手中熱者,少陽相火之陷也,少陽與厥陰為表裡,故熱在手心,足中熱者,厥陰風木之陷也,乙木生於癸水,木陷於水,濕氣下郁,故熱在足心。日暮陽衰,寒濕下動,木火鬱陷,是以病發。

白話文:

足太陽經從眼睛內角開始,往上經過額頭,交會於頭頂,然後沿著背部行走。如果太陽經的寒冷水氣逆行不下降,額頭就會發黑。如果濕氣上蒸,就會微微出汗。

手厥陰經從手心走向上中指,脈搏在手心中間的勞宮穴跳動。足少陰經從小指開始,走向下足心,脈搏從湧泉穴(在足心中間)發出。

如果手心發熱,是少陽相火的熱氣陷落造成的。少陽經和厥陰經是表裡關係,所以熱在手心。

如果足心發熱,是厥陰風木的熱氣陷落造成的。甲乙木生於癸水,木陷於水,濕氣向下鬱積,所以熱在足心。

傍晚時分,陽氣衰弱,寒濕之氣往下運行,導致木火鬱陷,於是疾病發作。

木陷於水,遏抑鼓盪,不得上達,故膀胱迫急。風木疏泄,火敗水寒,蟄藏失政,故小便自利。此名曰女勞疸,女勞之家,縱欲傷精,泄其腎肝溫氣,水寒木枯,脾敗濕作,則病黑疸。久而腹如水狀,鼓脹不消,則水木為賊,而中氣崩潰,不可治也。

白話文:

木性下陷遇到水後,受到壓迫和鼓脹,無法向上運行,所以導致膀胱緊迫感。風性發散,水寒滋潤,使得身體沉睡失調,因此小便自利。這種疾病稱為「女勞疸」,是因為縱慾過度傷精,導致腎臟和肝臟的溫暖之氣流失,水寒木枯,脾臟受損而產生濕氣,最終形成黑疸。如果這個病症持續時間長,肚子會像裝滿水一樣鼓脹而無法消退,這是因為水木之氣作祟,導致中氣崩潰,無法治療。

3. 黃疸十

師曰:病黃疸,發熱煩喘,胸滿口燥者,以病發時,火劫其汗,兩熱所得,然黃家所得,從濕得之。一身盡發熱而黃,肚熱,熱在裡,當下之。

白話文:

老師說:患有黃疸病,出現發燒、煩躁、喘息、胸悶、口乾等症狀,是因為發病時,火氣奪取了汗液,兩股熱氣相互作用所致,但黃疸的產生,是因為體內濕氣所致。全身發熱發黃,腹部發熱,熱氣在體內,應當服用瀉藥將其排出。

病黃疸,發熱煩喘,胸滿口燥,何遽至此?此以疸病發時,原有內熱,復以火劫其汗,兩熱相合,表裡燔蒸,肺金受傷,故致於此。然黃家所以得病,從濕得之,非從熱得,濕鬱則為熱耳。若一身盡發熱而黃,肚皮又熱,此濕熱在裡,當下之也。《靈樞·師傳》:胃中熱,則消穀,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熱,即此肚熱,熱在裡之義也。

白話文:

得了黃疸病,發燒氣喘,胸部脹滿、口乾舌燥,怎麼會突然這麼嚴重?這是因為黃疸病發作時,原本就有內熱,又因為火氣劫奪了汗液,兩股熱氣相合,內外灼燒,肺部的金氣受到損傷,才會導致這種情況。不過,黃疸病的起因主要是濕氣,不是熱氣,濕氣鬱積才會化成熱氣。如果全身發熱發黃,小腹也發熱,表明濕熱在體內,應該瀉下。

《靈樞·師傳》中說:胃部有熱,就會消化不良;肚臍以上皮膚發熱,腸道有熱;肚臍以下皮膚發熱,就是指小腹發熱,這種情況是熱氣在體內。

4. 黃疸十一

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

白話文:

如果脉象沉,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顺畅的人,都会出现黄疸。

脈沉者,水盛而木陷也。木鬱不能疏泄,則小便不利。風燥津亡,則渴欲飲水。濕熱在中,而下無泄路,凡有此證,無不發黃。

白話文:

脈搏沉伏的人,是水氣過多而肝氣被遏制。肝氣鬱結,不能疏泄水液,導致小便不利。如果風氣過盛,津液耗損,就會感到口渴想喝水。如果濕熱內蘊,而且沒有管道排出,凡是出現這類症狀的,都會發生黃疸。

5. 黃疸十二

腹滿,舌痿黃,躁不得睡,屬黃家。

白話文:

腹部脹滿,舌頭無力且色黃,煩躁得無法入睡,這屬於黃疸的症狀。

土鬱不運,則病腹滿。《素問·痿論》:治痿獨取陽明,舌痿黃者,土濕脹滿,陽明上逆,君火不得下降,鬱於戊土之中,火土合邪,濕熱熏蒸,故舌痿而發黃,黃為土色而舌為心竅也。火不根水,故躁不得睡。此屬黃家也。

白話文:

如果脾胃運化不暢,就會導致腹部脹滿。《素問·痿論》中記載:治療痿症只取陽明經,舌頭發黃的患者,是因為脾胃濕熱脹滿,陽明經氣逆行上沖,心火不能下降,鬱積在脾胃之中,導致火熱與濕邪結合,燻蒸舌頭,所以舌頭發黃發僵,發黃是因為脾胃屬土,舌頭與心相通。心火不能滋養腎水,所以躁動不安,難以入睡。這種情況屬於脾胃濕熱證。

6. 黃疸十三

黃疸之病,當以十八日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劇者,為難治。

白話文:

黃疸這種病,一般應以十八天為一個療程,如果治療超過十天病情還在惡化,那就比較難治了。

《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者,土也,治中央,當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黃疸,太陰濕土之病,故以十八日為期。土氣未敗,治之十日以上當瘥。反劇,則土敗不應常期,故為難治。

白話文:

《內經·太陰陽明論》:脾臟屬土,主司人體中央,應當在四季中輪流管理其他四臟,各十八天。脾臟不能獨自掌管某段時間。黃疸病是太陰濕土失調所致,因此以十八天為治療週期。如果脾土元氣未受嚴重損傷,堅持治療十天以上,應當可以痊癒。如果治療後症狀反覆加重,說明脾土受損嚴重,脫離了常規治療週期,因此難以治癒。

7. 黃疸十四

疸而渴者,其疸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發於陰部,其人必嘔,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也。

白話文:

患有黃疸而且口渴的人,他的黃疸比較難治療;患有黃疸但不口渴的人,他的黃疸可以治療。如果黃疸發生在陰虛部位,患者一定會嘔吐;如果發生在陽盛部位,患者會畏寒並且發燒。

疸而渴者,濕蒸為熱,濕為陽虛,熱為火盛,泄火則損其陽,補陽則益其火,故為難治。疸而不渴者,濕多熱少,故為可治。發於陰部,其病在裡,濕盛土鬱,胃氣上逆,必作嘔吐。發於陽部,其病在表,濕旺經郁,寒氣外襲,必發熱而惡寒也。

白話文:

有口渴的黃疸,是濕氣蒸化成熱,濕氣虛寒,熱氣火旺。瀉火會損傷陽氣,補陽氣又會加重火氣,所以難以治療。沒有口渴的黃疸,濕氣較多,熱氣較少,所以可以治療。發在身體陰部的黃疸,病症在內部,濕氣盛行,脾胃氣滯,胃氣上逆,必定會嘔吐。發在身體陽部的黃疸,病症在外表,濕氣旺盛,經絡鬱積,寒氣入侵,必定會發燒惡寒。

8. 黃疸十五

谷疸之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疸,茵陳蒿湯主之。

白話文:

得了穀疸這種病,(病人)怕冷怕熱,不吃東西,一吃東西就頭暈,心口難受,時間久了就會發黃,稱為穀疸。治療這種病症,首選茵陳蒿湯。

谷疸之病。濕盛而感風寒,郁其營衛,則病寒熱。濕土鬱滿,不甘飲食。食下不消,濁氣上逆,即頭目眩暈而心胸不安。久而穀氣瘀濁,化而為熱,熱流膀胱,發為谷疸。茵陳蒿湯,茵陳利水而除濕,梔、黃,瀉熱而清煩也。

茵陳蒿湯(六十四),(方見《傷寒·太陰》)

白話文:

谷疸這種疾病,是因為濕氣過盛遇到風寒,阻滯了體內的營氣和衛氣,所以會發病產生寒熱感。濕濁內停,會讓人不想吃東西,吃下去的東西也消化不了,濁氣上逆,導致頭暈目眩,心胸不安。經久後,穀氣停滯而變為熱氣,熱氣流到膀胱,就發展成了谷疸。

茵陳蒿湯可以發揮茵陳利水除濕的作用,梔子、黃柏可以瀉熱清火。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二兩)

白話文:

茵陳蒿:6錢 梔子:14顆 大黃:2錢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白話文:

上述三種藥材,以一斗水,先煮茵陳,水量減少六升後,再加入其他兩種藥材,繼續煮,取三升藥汁,濾去藥渣,分三次溫服。 服用後,小便會通利,尿液的顏色像皁角汁,呈現鮮紅色。服藥後一晚,肚子會變小,黃疸會隨著小便排出。

9. 黃疸十六

酒疸,心中懊憹,或熱痛,梔子大黃湯主之。

白話文:

酒疸,心中感到煩悶不安,或者有發熱和疼痛的感覺,可以用梔子大黃湯來治療。

酒疸,心中懊憹,或生熱痛,全是濕熱熏沖,宮城鬱塞。梔子大黃湯,梔子、香豉,清熱而除煩,枳實、大黃,瀉滿而蕩瘀也。

白話文:

酒後出現皮膚發黃、心情煩悶、或伴有發熱疼痛,都是濕熱上蒸,導致心鬱不暢的表現。梔子大黃湯中,梔子、香豉清熱解煩,枳實、大黃瀉去停滯,通利血脈。

梔子大黃湯(六十五)

梔子(十四枚),香豉(一升),枳實(五枚),大黃(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四升,分溫三服。

白話文:

栀子大黃湯。

使用栀子十四个,香豉一升,枳实五个,大黄三两。

以上四味药材,用水六升煎煮,煎至剩余四升,分成三次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