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懸解》~
1. 卷十一
2. 內傷雜病
3. 消渴小便不利淋(十三章)
消渴、癃淋者,皆厥陰之病也。厥陰風木之氣,性主疏泄,泄而不藏,津液失亡,則為消渴,泄而不通,川瀆瘀塞,則為癃淋。其標是燥,其本則濕,消渴者,肺胃之燥也,癃淋者,肝脾之濕也。燥勝其濕,則有消而無淋,濕勝其燥,則有淋而無消,燥濕相敵,上下不交,則消見於上,淋見於下,上下之機緘,總在乎厥陰。
有合病者,有分病者,其分合之概,則有消渴也,有消渴而小便不利也,有消渴而小便反多也,有小便不利也,有淋也,有淋而消渴也。病機不一,而厥陰為病則一,緣厥陰乙木,位居水火之中,火盛於上,則風木疏泄而病消渴,水盛於下,則風木鬱遏而病癃淋,無異故也。
白話文:
「消渴」(糖尿病)和「小便不順暢、淋瀝」這些問題,都屬於肝經(厥陰)的疾病。肝經的氣,特性是疏通和排泄,如果只排泄而不儲藏,體內的水分就會流失,造成「消渴」;如果排泄不通暢,水道阻塞,就會導致「小便不順暢、淋瀝」。
這些病症的表面現象是乾燥,但根本原因卻是濕氣。「消渴」是因為肺和胃太過乾燥,「小便不順暢、淋瀝」則是肝和脾有濕氣。如果乾燥的情況勝過濕氣,就會有「消渴」而沒有「小便不順暢、淋瀝」;如果濕氣勝過乾燥,就會有「小便不順暢、淋瀝」而沒有「消渴」;如果乾燥和濕氣勢均力敵,上下不協調,就會出現上面有「消渴」的症狀,下面有「小便不順暢、淋瀝」的症狀。身體上下氣機的開合,都跟肝經有關。
這些病症有合併發生的,也有分開發生的。它們的合併和分開大致有這些情況:有單純的「消渴」,有「消渴」但小便不順暢,有「消渴」但小便反而過多,有單純的「小便不順暢」,有單純的「淋瀝」,也有「淋瀝」同時又有「消渴」。雖然病機不盡相同,但都與肝經失調有關,因為肝經屬木,位在水火之間。如果火氣太旺,肝木就會過度疏泄而導致「消渴」;如果水氣太旺,肝木就會受到壓抑而導致「小便不順暢、淋瀝」,原因就是這樣。
4. 消渴一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此段見《傷寒·厥陰》。厥陰之經,以風木而孕君火,肝藏血,心藏液,病而風動火炎,血液耗傷,津亡肺燥,則生消渴。風木不舒,奔騰擊撞,故氣上衝心,心中疼熱。木鬱剋土,飲食不消,故胃口雖飢而腹不欲食。木鬱蠹化,是生蛔蟲。食下不消,必復嘔出,蛔隨嘔上,故食則吐蛔。下之脾敗肝鬱,風木疏泄,故下利不止。
厥陰不病則已,病則必見諸證,外感內傷,無有不然。後世粗工不解,以為傷寒之病,《金匱》此條,系後人誤從《傷寒》採入。是於傷寒、雜病一絲不曉,何敢妄言無忌,一至於此!
白話文:
厥陰經發生疾病,會出現消渴(口渴多飲)的症狀,同時氣會往上衝到心胸部位,導致心中感到疼痛發熱,雖然肚子餓卻不想吃東西,如果吃了東西就會吐出蛔蟲,用瀉藥治療則會腹瀉不止。
這段話出自《傷寒論·厥陰篇》。厥陰經的特性,是以風木的性質蘊含君火,肝臟儲藏血液,心臟儲藏津液,如果生病了,就會導致風邪煽動火氣,血液津液被消耗,造成肺部乾燥,因此產生消渴。如果風木無法疏泄舒暢,就會亂竄衝撞,所以氣往上衝到心胸,造成心中疼痛發熱。風木鬱結會剋制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飲食難以消化,因此雖然肚子餓卻不想吃東西。風木鬱結久了就會產生蟲,所以會長出蛔蟲。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必定會再吐出來,蛔蟲也會隨著嘔吐物一起吐出,所以說吃了東西就會吐蛔蟲。使用瀉藥治療,會使脾胃衰敗,肝氣鬱結,風木之氣更加疏泄,所以腹瀉不止。
厥陰經如果沒有生病就沒事,一旦生病就必定會出現這些症狀,不管是外感還是內傷都一樣。後世一些醫術不精的人不了解這些道理,以為這是傷寒病。《金匱要略》的這段描述,是後人錯誤地從《傷寒論》中摘錄來的。這些人對於傷寒病和雜病都一竅不通,竟然敢如此胡言亂語,真是太過分了!
5. 消渴二
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即衛氣不足,勞則營氣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消穀而大便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即堅,堅數相摶,即為消渴。
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表氣之虛弱,遲即為裡氣之勞傷,表陽虛弱,即衛氣不足,里陰勞傷,則營血枯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陽氣之盛,數即為消穀而大便堅,陽氣盛則溲溺數,溲溺數則大便堅。大便之堅與小便之數相合,津液滲泄,即為消渴。
蓋消渴之病,在胃不在脾,《素問·陰陽別論》:二陽結,謂之消。二陽者,陽明也,手陽明以燥金主令,金燥則消水而便堅,足陽明從燥金化氣,土燥則消穀而溲數。消渴者,手足陽明之合氣,而燥結於腸胃者也。
太陰行氣於三陰,脈候於寸口,陽明行氣於三陽,脈候於趺陽。太陰主升,陰中之陽,升於脈絡,則經氣旺,陽明主降,陽中之陽,降於腸胃,則腑氣旺。太陰虛而經中之氣衰,是以寸口浮遲,衛氣不足而營氣消竭。此以虛勞傷其營衛,營衛耗弱,乃發熱作渴之原,《傷寒》所謂諸弱發熱,弱者必渴是也。
陽明盛而腑中之氣旺,是以趺陽浮數,戊土溲數而庚金大堅。此以燥熱爍其津液,津液枯涸及消穀引飲之根。故消渴之病,太陰衰而陽明盛,經氣虛而腑氣實,所謂壯火之食氣者也。
白話文:
寸口脈摸起來浮而慢,浮代表虛弱,慢代表勞損,虛弱表示衛氣不足,勞損表示營氣耗盡。趺陽脈摸起來浮而快,浮代表氣盛,快代表消化快但大便乾燥,氣盛則小便次數多,小便次數多則大便乾燥。大便乾燥與小便次數多互相影響,就會形成消渴病。
寸口脈浮而慢,浮代表體表陽氣虛弱,慢代表體內陰氣勞損。體表陽虛,就是衛氣不足;體內陰傷,就會導致營血枯竭。趺陽脈浮而快,浮代表陽氣旺盛,快代表消化快但大便乾燥。陽氣旺盛,小便次數就會增多,小便次數增多就會導致大便乾燥。大便乾燥與小便次數增多的情況同時出現,津液就會不斷流失,這就形成了消渴病。
消渴病的病機,主要在胃不在脾。《黃帝內經·陰陽別論》說:「兩個陽氣鬱結,就叫做消。」這裡的「二陽」指的是陽明經。手陽明經屬性為燥金,燥金就會消耗水分,導致大便乾燥;足陽明經從燥金化氣,土燥就會加速消化而使小便次數增多。消渴病是手足陽明經的氣結合,燥熱鬱結在腸胃所造成的。
太陰經在三陰經中運行氣血,其脈象表現在寸口;陽明經在三陽經中運行氣血,其脈象表現在趺陽。太陰經主升,屬於陰中的陽,它將氣向上輸送到脈絡,經脈氣血就會旺盛。陽明經主降,屬於陽中的陽,它將氣向下輸送到腸胃,腑氣就會旺盛。太陰經虛弱,經脈中的氣衰弱,所以寸口脈才會浮而慢,導致衛氣不足,營氣耗竭。這是因為虛勞損傷了營衛之氣,營衛之氣耗損衰弱,就會發熱口渴。《傷寒論》所說的「諸弱發熱,弱者必渴」就是這個道理。
陽明經旺盛,腑臟中的氣旺盛,所以趺陽脈才會浮而快,就像戊土的小便增多而庚金的大便乾燥。這是因為燥熱耗損了津液,津液枯竭,也導致了消化快而不斷喝水的根本原因。所以消渴病的病機是太陰經衰弱而陽明經旺盛,經脈的氣虛弱而腑臟的氣旺盛,這就是所謂的「壯火食氣」的道理。
6. 消渴三
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即消穀引飲,大便必堅,小便即數。
趺陽脈數,則胃中有熱,胃熱即善飢善渴,消穀而引飲。谷消水化,中氣有餘,則谷傳於後而大便必堅,水滲於前而小便即數。便堅溲數,土金俱燥,是以消渴也。
白話文:
腳踝上的脈搏跳動快速,表示胃裡有熱,就會容易感到飢餓並大量喝水,大便一定會乾硬,小便會頻繁。
腳踝的脈搏跳動快速,代表胃裡有熱,胃熱就會容易感到飢餓和口渴,吃下去的食物很快就消化並想要喝水。食物消化,水液吸收,中焦的氣有多餘,就會將食物殘渣傳送到後端,使得大便必然乾硬;水液則會往下滲透,使得小便頻繁。大便乾硬,小便次數多,是脾胃和肺臟都過於乾燥的緣故,因此才會導致消渴症。
7. 淋四
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少腹弦急,痛引臍中。
淋之為病,溺孔艱澀,如粟粒阻梗而不利也。乙木鬱陷,故少腹弦急。肝氣賊脾,故痛引臍中。土升則木達,水寒土濕,脾氣下陷,乙木抑遏,不能上達,鬱怒而賊己土,是以少腹弦急而痛引臍中也。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蓋化水者,肺金也,泄水者,肝木也,土濕則金逆於上,不能化水,木陷於下,不能泄水,小便所以不利也。木以疏泄為性,土濕木鬱,疏泄不行,而強欲泄之,愈泄則愈梗,愈梗則愈泄,是以頻數而痛澀。溫氣遏陷,鬱而為熱,是以黃赤而閉癃。
此與痢家之墜痛一理,痢病於後而淋病於前也。其燥熱在肝而濕寒在脾,後世庸工,專以寒瀉而治淋痢,殺人多矣。
白話文:
淋病這種疾病,小便會像小米粒一樣,排出困難,小腹會感到繃緊,疼痛會牽引到肚臍中心。
淋病,指的是排尿孔感到阻塞不暢,小便像小米粒一樣卡住,難以順利排出。這是因為肝氣鬱結,導致小腹繃緊。肝氣如果侵犯脾臟,疼痛就會牽引到肚臍中心。本來脾土上升,肝木就能舒達,但如果體內水寒濕盛,脾氣就會下陷,肝木被壓抑,無法正常向上運行。肝氣鬱結就會發怒而侵犯脾土,所以才會小腹繃緊,疼痛牽引到肚臍。
膀胱,是掌管水液的官府,儲藏津液,通過氣化作用才能將水液排出。而轉化水液的是肺金,疏泄水液的是肝木。如果脾土濕氣太重,肺金就會逆行向上,無法轉化水液;肝木則會下陷,無法疏泄水液,小便才會不暢。肝木的特性是疏泄,但如果脾土濕氣太重,肝木就會鬱結,疏泄功能無法運行。若勉強想將小便排出,反而會更加阻塞,越阻塞就越想排,所以才會頻尿且感到疼痛澀滯。如果體內溫氣被抑制,鬱積成熱,小便就會呈現黃紅色,甚至閉塞不通。
這和痢疾的腹部下墜疼痛的道理是一樣的,痢疾是從後陰部位發病,而淋病是從前陰部位發病。淋病的燥熱在肝,濕寒在脾。後世庸醫,只用寒涼藥來治療淋病和痢疾,導致很多人死亡。
8. 淋五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必便血。
淋家土濕木鬱,怒生風燥,汗之再亡血中溫氣,風木愈郁,疏泄失藏,必便血也。此段見《傷寒·不可汗》中。
白話文:
患有淋症的人,不可以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發汗,必定會導致便血。
淋症的病因是體內濕氣重,肝氣鬱結,容易因為情緒激動而產生風燥,如果這時候又發汗,會使血液中的溫熱之氣更加流失,風木鬱結的情況會更加嚴重,導致疏泄的功能失調,失去藏血的功能,所以必定會發生便血的症狀。這段內容出自《傷寒論》中「不可發汗」的篇章。
9. 消渴六
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見暍病。
此段見《傷寒·陽明》。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金被火刑,熱傷肺氣,不能化生津液,澤臟腑而潤口舌也。白虎加人參湯,知母、石膏,瀉熱而清金,參、甘、梗米,益氣而培土,土旺金生,氣充津化,解渴除煩之聖法也。
白話文:
如果很想喝水,而且口乾舌燥,這是因為身體裡的金氣受到火氣的壓制,熱氣傷害了肺的功能,導致肺無法產生足夠的津液來滋潤內臟和口舌。這時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白虎加人參湯裡的知母和石膏可以去除熱氣,清理金氣;人參、甘草和粳米可以補氣,強化脾胃的運化功能,讓脾胃強壯,就能夠幫助肺產生足夠的津液。這樣一來,身體的氣充足,津液也充足,就能夠解決口渴和煩躁的問題,這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
10. 消渴七
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渴欲飲水不止,水盛土濕,火升而刑肺也。文蛤散利水而瀉濕,止渴而清煩也。
《傷寒》: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文蛤散證即五苓散證之輕者。上燥下濕,故意欲飲水,而反不渴,其渴欲飲水不止,實非真渴也。
文蛤散(五十七),(方見《傷寒·太陽》)
文蛤
上一味,杵為散,以沸湯五合和服方寸匕。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一直想喝水,喝了還不停,可以用文蛤散這個藥方來治療。
這種一直想喝水的情況,是因為體內水分過多,導致脾胃功能失調,使得火氣上升而影響到肺部。文蛤散的功用是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水分,去除濕氣,從而達到止渴、消除煩躁的效果。
《傷寒論》提到,有些人雖然想喝水,但卻感覺不到口渴,這時候可以先服用文蛤散,如果沒有好轉,再服用五苓散。文蛤散所治療的情況,其實是五苓散所治療情況的較輕微版本。這種想喝水卻不覺得口渴的狀況,是因為體內上部乾燥而下部濕氣重,所以想喝水,但實際上並不是真的口渴。
(文蛤散)這個藥方在《傷寒論·太陽篇》中有記載。
這個藥方只需要文蛤這一味藥,將其搗成粉末,用五合(一種古代容量單位)的沸水沖服一小勺的藥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