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懸解》~ 卷六 (4)
卷六 (4)
1. 狐惑二
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病者脈數,而無表熱,鬱郁微煩,默默欲臥,自汗常出,此狐惑之濕旺而木鬱者。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之四眥皆黑,以肝竅於目,藏血而胎火,木鬱生熱,內蒸而不外發,故脈數而身和,木賊土困,故煩鬱而欲臥,風木疏泄,故見自汗,邪熱隨經而走上竅,故目如鳩眼,營血腐敗而不外華,故目眥灰黑,此必作癰膿。若能飲食者,膿已成也,以肉腐膿化,木鬱鬆緩,是以能食。
赤小豆當歸散,小豆利水而瀉濕,當歸養血而排膿也。
赤小豆當歸散,二十九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乾),當歸(十兩)
上二味,杵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白話文:
病人脈搏跳動較快,但身體沒有發熱的現象,只是感到輕微的煩躁,精神不佳,只想躺著休息,而且容易出汗。剛發病的三四天,眼睛會紅得像鴿子的眼睛一樣,到了七八天,眼角的四周會變黑。如果這時病人還能吃得下東西,就表示體內的膿已經形成了。這種情況可以使用赤小豆當歸散來治療。
病人脈搏跳動較快,但身體表面沒有發熱,感到鬱悶煩躁,精神不佳,只想躺著休息,而且會不自主地出汗,這是因為體內濕氣過重而導致肝氣鬱結的緣故。剛發病的三四天,眼睛會紅得像鴿子的眼睛一樣,到了七八天,眼角的四周都會變黑。因為肝臟在眼睛開竅,儲藏血液,又帶有胎火,肝氣鬱結會產生熱,熱氣往內蒸騰但無法散發到體表,所以脈搏跳動快但身體沒有發熱。肝氣鬱結也導致脾胃功能受困,所以會感到煩躁想睡覺。肝氣疏泄功能失常,所以會不自主地出汗。邪熱會隨著經絡向上竄到頭面部的孔竅,所以眼睛會紅得像鴿子的眼睛。當體內的營養物質腐敗變質而無法滋養體表時,眼角四周就會變成灰黑色,這表示體內肯定會形成膿瘡。如果病人還能吃得下東西,就表示膿已經形成了。因為肌肉腐爛化膿之後,肝氣鬱結的狀況會稍微鬆緩,所以病人就能吃得下東西了。
赤小豆當歸散中,赤小豆能利水、排除體內濕氣,當歸能滋養血液、促進膿液排出。
赤小豆當歸散,出自《金匱要略》的方子,記載於第二十九篇。
赤小豆(三升,浸泡使其發芽,然後曬乾),當歸(十兩)
將以上兩味藥材搗成粉末,用米湯送服一小勺,每天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