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十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 (4)

1. 水氣二十二

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方在「濕病」。腹痛者,加芍藥。

此段見「濕病」。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汗出當風,竅閉汗回,浸淫經絡,是謂風水。風性發揚,是以脈浮。水性沉著,是以身重。風性疏泄,是以汗出。病因風得,是以惡風。防己黃耆湯,木、甘,燥土而補中,黃耆益衛而發表,防己利水而瀉濕也。土濕木鬱,肝氣賊脾,則病腹痛,芍藥瀉木而清風也。

白話文:

風水病,如果脈象浮在表面,身體感覺沉重,而且會流汗、怕風,可以用防己黃耆湯來治療。這個藥方在「濕病」篇有提到。如果出現腹痛,就加芍藥。

這段內容也見於「濕病」篇。所謂風水病,指的是脈象浮在表面,身體感覺沉重,會流汗、怕風;有時流汗後又被風吹到,導致毛孔閉塞,汗無法排出,濕氣就侵入經絡,這就是所謂的風水病。風的特性是向上向外發散,所以脈象會浮在表面;水的特性是向下沉重,所以身體會感覺沉重。風的特性是疏泄,所以會流汗。因為病因是受到風邪的影響,所以會怕風。防己黃耆湯的藥理,是運用木、甘的藥性,來乾燥脾胃的濕氣,並補養中氣;黃耆可以增強體表防禦能力,並使邪氣發散到體外;防己則可以利水、排除濕氣。如果因為脾胃濕氣過重,導致肝氣鬱結而傷害脾胃,就會引起腹痛,這時加入芍藥,可以疏瀉肝氣、清除風邪。

2. 水氣二十三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者,水脹於經絡也。續自汗出,無大熱者,表鬱熱作,熱蒸於內,風泄於外,是以汗出,而泄之不透,故外無大熱。越婢湯,麻黃、石膏,發表而清熱,薑、甘、大棗,補土而和中也。

越婢湯(四十七)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大棗(十五枚),生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惡風,加附子一枚。風水,加白朮四兩。

白話文:

因為受到風邪侵襲,導致全身水腫,脈象浮而不會感到口渴,持續不斷地流汗,但沒有發高燒,這種情況用越婢湯來治療。

會因為風邪而全身水腫,是因為體內的水分積聚在經絡之中。持續流汗卻沒有發高燒,代表體表有鬱積的熱,熱氣從體內蒸發出來,而風邪又從外往內侵襲,所以才會流汗,但卻無法將熱完全排出,因此體表不會有明顯的高燒。越婢湯使用麻黃和石膏,可以發散體表的風邪並清除熱氣;用生薑、甘草、大棗則是為了補益脾胃、調和中氣。

越婢湯的組成是: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大棗(十五枚)、生薑(三兩)。

將以上五味藥材,加入七升水,先煮麻黃,將浮沫撈除後,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三升,分三次溫服。如果怕風,就加一枚附子;如果是因風邪引起的水腫,就加四兩白朮。

3. 水氣二十四

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

陽受氣於四肢,皮水為病,陽衰濕旺,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之中,郁遏風木之氣,故四肢聶聶動搖,《左傳》:風淫未疾,譬之樹在風中,根本未動,而枝葉先搖。防己茯苓湯,甘草補中而培土,黃耆、桂枝,宣菅衛之郁,防己、茯苓,瀉皮膚之水氣也。

防己茯苓湯,四十八

防已(三兩),茯苓(六兩),黃耆(三兩),桂枝(三兩),甘草(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白話文:

水腫這種疾病,會導致四肢腫脹,這是因為水氣積聚在皮膚之中。如果四肢還會微微顫動,就用防己茯苓湯來治療。

這是因為陽氣在四肢運行,當皮膚發生水腫時,代表陽氣衰弱、濕氣旺盛,所以四肢才會腫脹。水氣停留在皮膚中,會阻礙風木之氣的運行,因此四肢會微微顫動,就像《左傳》說的:「風太大還沒成災,就像樹在風中,樹根還沒動,樹枝樹葉就先搖晃。」防己茯苓湯中,甘草可以補益脾胃,黃耆和桂枝可以疏通體表衛氣的鬱滯,防己和茯苓則可以排除皮膚中的水氣。

防己茯苓湯的配方如下:

防己(12克)、茯苓(24克)、黃耆(12克)、桂枝(12克)、甘草(8克)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六升水煮到剩下二升,分三次溫服。

4. 水氣二十五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在消渴。

水在皮膚,阻遏陽氣,不得四達,故四肢厥冷。蒲灰散,蒲灰、滑石,利水而瀉濕也。

白話文:

四肢厥冷,皮膚水腫,這是因為體內水濕停留在皮膚,阻礙陽氣運行,使得陽氣無法輸送到四肢所導致的。治療這種情況,可以用蒲灰散。蒲灰散的成分包含蒲灰和滑石,它們可以利水並排除體內的濕氣。蒲灰散的配方在治療消渴的方劑中也有提到。

5. 水氣二十六

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朮湯主之。

里水,水在臟腑之裡,即正水、石水及五臟之水也。一身面目黃腫,水旺土濕,木鬱為黃,緣木主五色,入土化黃也。陰盛,故脈沉。木氣遏陷,莫能疏泄,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肺家津液,故令作渴。便利口渴,則水不但在裡而亦在表,脈必兼浮,不全是沉。

宜越婢加朮湯,薑、甘、大棗,補土而和中,麻黃、石膏,發表而清熱,白朮生津而止渴也。

越婢加朮湯(四十九)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白朮(四兩)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白話文:

體內的水液停滯,導致全身和臉部都出現黃色腫脹,這種情況的脈象是沉脈,而且小便不順暢,所以才會形成水腫的疾病。如果小便能夠順利排出,這表示體內的津液已經不足,所以會感到口渴。這種情況應該使用越婢加朮湯來治療。

所謂的「里水」,是指水液停留在臟腑的深處,也就是指正水、石水,以及五臟中的水液。全身和臉部都出現黃色腫脹,是因為水太多而導致脾土濕困,肝木受到壓抑而顯現黃色,這是因為肝木主宰五種顏色,當它被壓抑進入土中時,就會呈現黃色。陰氣旺盛,所以脈象是沉脈。肝木的氣機受到阻礙無法疏通宣洩,導致小便不利,因此造成水腫的疾病。如果小便能夠順利排出,這表示是肺的津液虧損,所以才會感到口渴。如果小便順暢卻感到口渴,表示水液不僅停留在體內深處,也浮在體表,此時脈象必定會兼有浮脈,不會完全是沉脈。

應該使用越婢加朮湯來治療,方中的生薑、甘草、大棗,可以補養脾土並且調和中焦;麻黃、石膏,可以發散體表的邪氣並且清除內熱;白朮則可以產生津液並且止渴。

越婢加朮湯的組成: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白朮(四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六味藥材,加入六升水,先煮麻黃,去掉水面上的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一起煮到剩下三升,分三次溫服。

6. 水氣二十七

里水,越婢加朮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

里水,越婢加朮湯,主小便自利而渴者,甘草麻黃湯,主小便不利而無渴者,皆用麻黃,使里水化汗而外泄也。

甘草麻黃湯,五十

甘草(二兩),麻黃(四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甘草,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風寒。

白話文:

身體內部的積水,可以使用越婢加朮湯來治療,甘草麻黃湯也可以使用。

身體內部的積水,如果使用越婢加朮湯,主要是治療小便順暢但感到口渴的狀況;如果使用甘草麻黃湯,主要是治療小便不順暢且不感到口渴的狀況。兩種藥方都使用麻黃,目的是讓身體內部的積水轉化成汗液,從體表排出。

甘草麻黃湯的配方如下:

甘草(二兩),麻黃(四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加入五升水,先煮麻黃,撈去浮沫,再加入甘草一起煮,煮到剩下三升。溫熱服用一升,如果出汗了,就停止服用。如果沒有出汗,可以再服用一次。服用期間要注意避開風寒。

7. 水氣二十八

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無水虛腫者,為氣水,發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脈浮者,宜杏子湯。

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之少陰,腎脈沉小也。浮者為風,風性發揚也。無水虛腫者,名為氣水,其實是氣,而非水也。凡此諸證,發其汗即已,但脈有浮沉,則藥有溫清之不同耳。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溫中下而發表,浮者,宜杏子湯,清中上而發表也。

麻黃附子湯,五十一,(方見《傷寒·少陰》。即麻黃附子甘草湯,而分兩不同)

麻黃(三兩),甘草(一兩),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杏子湯,五十二,(方見《傷寒·太陽》。原方缺載,取《傷寒》麻杏石甘湯補)

杏子(五十枚),麻黃(四兩),石膏(半斤,碎,綿裹),甘草(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白話文:

水引起的疾病,脈象會是沉而細小的,這屬於少陰病,表示腎臟的脈象也是沉而細小的。脈象如果是浮的,那就是風邪引起的,因為風的特性是向上向外發散。沒有水腫卻出現虛浮腫脹的,這種情況稱為氣水,實際上是氣在作祟,而不是真的有水。遇到這些情況,發汗就能解決,但脈象有浮和沉的區別,用藥就會有溫熱和清涼的不同。脈象沉的,適合用麻黃附子湯,能夠溫熱身體的下半部,並同時發汗;脈象浮的,適合用杏子湯,能夠清涼身體的上半部,並同時發汗。

麻黃附子湯的配方如下:麻黃三兩、甘草一兩、附子一枚(炮製過)。

將以上三味藥材,加入七升水,先煮麻黃,去掉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到剩二升半時,溫服八合,每天服用三次。

杏子湯的配方如下:杏仁五十枚、麻黃四兩、石膏半斤(搗碎,用棉布包好)、甘草二兩(炙烤過)。

將以上四味藥材,加入七升水,先煮麻黃,煮到減少二升時,去掉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到剩二升時,濾掉藥渣,溫服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