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七 (3)

回本書目錄

卷七 (3)

1. 虛勞十二

虛勞裡急,諸不足,黃耆建中湯主之。

虛勞之病,脾陽陷敗,風木枯槁,郁迫不升,是以裡急。木中溫氣,陽氣之根也,生氣之陷,原於陽根之虛。黃耆建中湯,膠飴、甘、棗,補脾精而緩裡急,薑、桂、芍藥,達木鬱而清風燥,黃耆補肝脾之氣,以培陽根也。

黃耆建中湯,三十五

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膠飴(一升),黃耆(一兩半)

小建中湯內加黃耆一兩半,余依建中湯法。氣短胸滿者,加生薑。腹滿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一兩。

2. 虛勞十三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方在消渴。

腎位於腰,在脊骨十四椎之旁,足太陽之經,亦挾脊而抵腰中。腰者,水位也,水寒不能生木,則木陷於水,而腰痛作。木鬱風生,不能上達,則橫塞少腹,枯槁而拘急。乙木鬱陷,綠於土濕,木遏於濕土之中,疏泄之令不暢,故小便不利。八味腎氣丸,附子溫癸水而益腎氣,地黃滋乙木而補肝血,丹皮行血而開瘀澀,薯、萸,斂精而止失亡,苓、澤,瀉水而滲濕,桂枝疏木而達郁也。

3. 虛勞十四

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虛勞之病,率在厥陰風木一經。肝脾陽虛,生氣不達,木鬱風動,泄而不藏,於是虛勞不足,百病皆生。肺主收斂,薯蕷斂肺而保精,麥冬清金而寧神,桔梗杏仁,破壅而降逆,以助辛金之收斂。肝主生髮,歸、膠,滋肝而養血,地、芍,潤木而清風,芎藭、桂枝,疏鬱而升陷,以助乙木之生髮。

土位在中,是為升降金木之樞,大棗補己土之精,人參補戊土之氣,苓、朮、甘草,培土而瀉濕,神麯、乾薑,消滯而溫寒,所以理中而運升降之樞也。木位在左,是為克傷中氣之賊,柴胡白蘞,瀉相火而疏甲木,黃卷、防風,燥濕土而達乙木,所以剪亂而除中州之賊也。

薯蕷丸,三十六

薯蕷(三十分),麥冬(六分),桔梗(五分),杏仁(六分),當歸(十分),阿膠(七分),芍藥(六分),乾地黃(十分),大棗(百枚,為膏),人參(七分),甘草(二十八分),白朮(六分),茯苓(五分),神麯(十分),乾薑(三分),柴胡(五分),白蘞(二分),桂枝(十分),防風(六分),豆黃卷(十分,以黑豆芽為正),芎藭(六分)

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眉批:八珍、十全,俱仿此方,但於疏木斂金、升降戊己之法,不及此丸精密。

4. 虛勞十五

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湯主之。

土濕胃逆,相火升泄,是以虛煩,不得眠睡。酸棗湯甘草茯苓,培土而瀉濕,芎藭、知母,疏木而清煩,酸棗斂神魂而安浮動也。

酸棗湯,三十七

酸棗仁(二升),知母(二兩),芎藭(二兩),甘草(一兩),茯苓(二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取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5. 虛勞十六

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蟅蟲丸主之。

五勞,五臟之勞病也。《素問·宣明五氣》: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心主血,肺主氣,脾主肉,腎主骨,肝主筋,五勞不同,其病各異,而總以脾胃為主,以其為四維之中氣也,故五勞之病,至於虛極,必羸瘦腹滿,不能飲食,緣其中氣之敗也。

五勞之外,又有七傷,飽食而傷,憂鬱而傷,過飲而傷,房室而傷,飢餒而傷,勞苦而傷,經絡營衛氣傷。其傷則在氣,而病則在血,血隨氣行,氣滯則血瘀也。血所以潤身而華色,血瘀而干,則肌膚甲錯而不潤,兩目黯黑而不華,肝竅於目,《靈樞》:肝病者眥青(「五閱五使篇」),正此義也。血枯木燥,筋脈短縮,故中急而不緩。

大黃蟅蟲丸,甘草培土而緩中,杏仁利氣而瀉滿,桃仁乾漆虻蟲水蛭、蠐螬、蟅蟲,破瘀而消症,芍藥、地黃,清風木而滋營血,黃芩、大黃,瀉相火而下結塊也。

凡五勞七傷,不離肝木,肝木之病,必緣土虛。以中氣勞傷,己土濕陷,風木鬱遏,生氣不達,於是賊脾位而犯中原。脾敗不能化水穀而生肌肉,故羸瘦而腹滿。肝藏血而竅於目,木陷血瘀,皮膚失榮,故肌錯而目黑。大黃蟅蟲丸,養中而滋木,行血而清風,勞傷必需之法也。

大黃蟅蟲丸,三十八

大黃(十分,蒸),黃芩(二兩),芍藥(四兩),乾地黃(十兩),甘草(三兩),杏仁(一升),桃仁(一升),乾漆(一兩),虻蟲(一升),水蛭(百枚),蠐螬(一升),蟅蟲(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