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

1. 瘧病五

病瘧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設不瘥,當月盡解,如其不瘥,當云何?師曰:此結為癥瘕,名曰瘧母,急治之,宜鱉甲煎丸。

白話文:

瘧疾發作在初一,通常會在十五日痊癒。如果沒有痊癒,那麼到了月底就會消除症狀。如果月底仍然沒有痊癒,那麼該怎麼辦?老師說:這種情況是因為瘧疾形成了積聚的病塊,稱為「瘧母」,需要緊急治療,可以用鱉甲煎製成藥丸。

病瘧以此月之初一日發,五日一候,三候一氣,十五日氣候一變,故當愈。設其不瘥,再過一氣,月盡解矣。如其仍然不瘥,此其邪氣盤郁,結為癥瘕,名曰瘧母。當急治之,宜鱉甲煎丸,鱉甲行厥陰而消癥瘕,半夏降陽明而消痞結,柴胡、黃芩,清瀉少陽之表熱,人參、乾薑,溫補太陰之裡寒,桂枝、芍藥、阿膠,疏肝而潤風燥,大黃、厚朴,瀉胃而清郁煩,葶藶、石葦、瞿麥、赤硝,利水而瀉濕,丹皮、桃仁、烏扇、紫葳、蜣螂、鼠婦、蜂窠、蟅蟲,破瘀而消症也。

鱉甲煎丸,十八

白話文:

瘧疾通常會在初一發作,每五天發作一次,三次發作是一個週期,十五天是一個週期結束,所以應該在那時痊癒。如果沒有痊癒,再過一個週期,在月底就會解除。如果還是沒有痊癒,說明邪氣在體內鬱結,形成了癥瘕,稱為瘧母。這時應該緊急治療,可以使用鱉甲煎丸。鱉甲可以治療厥陰經的癥瘕,半夏可以降陽明經的痞結,柴胡、黃芩可以清瀉少陽經的表熱,人參、乾薑可以溫補太陰經的裡寒,桂枝、芍藥、阿膠可以疏肝潤風燥,大黃、厚朴可以瀉胃清鬱煩,葶藶、石葦、瞿麥、赤硝可以利水瀉濕,丹皮、桃仁、烏扇、紫葳、蜣螂、鼠婦、蜂窠、蟅蟲可以破瘀消症。

鱉甲(十二分,炙),半夏(一分),柴胡(六分),黃芩(三分),人參(一分),乾薑(三分),桂枝(三分),阿膠(三分,炙),芍藥(五分),大黃(三分),厚朴(三分),葶藶(一分,熬),石韋(三分,去毛),瞿麥(二分),赤硝(十二分),桃仁(四分),烏扇(三分,燒),紫葳(三分),蜣螂(六分,熬),鼠婦(三分,熬),峰窠(四分,炙),蟅蟲(五分,熬),丹皮(五分)

白話文:

以下是現代白話文翻譯:

鱉甲十二分(炙製),半夏一分,柴胡六分,黃芩三分,人參一分,乾薑三分,桂枝三分,阿膠三分(炙製),芍藥五分,大黃三分,厚朴三分,葶藶一分(熬煮),石韋三分(去毛),瞿麥二分,赤硝十二分,桃仁四分,烏扇三分(燒黑),紫葳三分,蜣螂六分(熬煮),鼠婦三分(熬煮),峯窠四分(炙製),蟅蟲五分(熬煮),丹皮五分。

上二十三味,為未,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俟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內諸藥,煎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白話文:

以上二十三味藥材,先將藥材搗碎。取用竈下灰一鬥,清酒一斛五斗浸泡竈下灰。待酒汁蒸發一半時,放入鱉甲,煮到藥材融化粘稠如膠漆。過濾取汁,加入所有藥材,煎煮成丸,丸子大小如梧桐子。空腹時服用七丸,一天三次。

眉批:見涵初等欲加減此方,直是非聖無法。孫真人亦只酌換兩味,何況凡庸!小柴胡、桂枝合大承湯三方,去甘草之和緩,枳實之破氣。《千金》去赤硝、鼠婦,加海藻、大戟,咸能軟堅,破其堅壘,加減亦善。

白話文:

眉批提示:見到涵初等人想要加減調整這個處方,簡直就是非聖無法。連孫真人也只謹慎地更換了兩味藥,何況是凡人呢?小柴胡湯、桂枝湯與大承氣湯三種方劑,去除了甘草的緩和作用和枳實的破氣作用。《千金要方》中去掉了赤硝、鼠婦,加入了海藻、大戟,這些都能軟化堅實的病變,攻破堅硬的防線,加減調整的方法也很不錯。

2. 附方

外臺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三方見《傷寒·少陽》小柴胡湯加減)。治瘧病發渴者。亦治勞瘧。

白話文:

外臺祕要:柴胡去半夏加栝樓根湯(原方見《傷寒論·少陽病》小柴胡湯加減)

功效: 治療瘧疾發熱口渴者。也可用於治療勞累後發作的瘧疾。

柴胡(八兩),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栝蔞根(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柴胡(320 公克) 黃芩(120 公克) 人參(120 公克) 甘草(80 公克) 生薑(120 公克) 大棗(12 顆) 栝蔞根(160 公克)

外臺柴胡桂薑湯,四(方見《傷寒·少陽》)。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一劑如神。

白話文:

外臺柴胡桂薑湯,方劑見於《傷寒論·少陽病》。

此湯用於治療瘧疾,症狀為怕冷且略有發熱,或只有怕冷沒有發熱。服用一劑即有顯著療效。

柴胡(八兩),黃芩(三兩),甘草(三兩,炙),桂枝(三兩,去皮),乾薑(二兩),牡蠣(二兩),栝蔞根(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白話文:

柴胡(500克) 黃芩(187.5克) 甘草(187.5克,烤過的) 桂枝(187.5克,去皮) 乾薑(125克) 牡蠣(125克) 栝蔞根(250克)

眉批:《外臺秘要》,唐·王燾撰,多載古人秘方,其方自有所本。尚有牡蠣湯一方,專治牝瘧多寒者,亦《外臺》方。牡蠣四兩,麻黃四兩(去節),甘草二兩,蜀漆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黃,去上沫,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二升,溫服一升。若吐,則勿更服。

白話文:

眉批: 《外臺祕要》是唐朝王燾撰寫的,記錄了許多古人的祕方,這些方子都有出處。

牡蠣湯方: 這個方子出自《外臺祕要》,專門治療因寒導致的女性瘧疾。

材料:

  • 牡蠣 四兩
  • 麻黃(去節)四兩
  • 甘草 二兩
  • 蜀漆 三兩

做法:

  1. 將以上四種藥材放入八升水中。
  2. 先煮蜀漆和麻黃,去除浮沫後,剩餘六升藥液。
  3. 加入其他藥物,繼續煮沸取二升藥液。
  4. 趁溫熱服下半升藥液。

注意事項: 服藥後如果嘔吐,就不需要繼續服用。

黃氏不錄此方,以有柴胡桂薑湯,足以概括此方也。其意重在和解,溫散寒邪,故無取麻黃。仲景自有蜀漆散治牝瘧,故不載此方。

白話文:

黃氏沒有記載這個方劑,因為有柴胡桂薑湯,它已經概括了這個方劑的功能。這個方劑的重點在於調和、溫散寒邪,因此不使用麻黃。仲景自己有蜀漆散來治療陰陽顛倒的瘧疾,所以沒有收載這個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