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懸解》~ 卷三 (2)
卷三 (2)
1. 中風三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血亡,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即胸滿而短氣。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氣血之寒,緩則為營衛之虛,營緩則為裡虛而亡血,衛緩則為表虛而中風。邪氣中於經絡,風以泄之,而衛氣愈斂,閉遏營血,不得外達,則身癢而生癮疹。癢者,氣欲行而血不行也。血鬱為熱,發於汗孔之外,則成紅斑。衛氣外斂,不能透發,斑點隱見於皮膚之內,是為癮疹。
營氣幽郁,不得暢泄,是以身癢。若心氣不足,邪氣乘虛而入中,壅遏宗氣,則胸膈脹滿,而短氣不舒也。
白話文:
把寸口的脈象診斷為遲而且緩,脈搏跳動慢代表身體有寒氣,脈搏跳動緩慢則代表身體虛弱。如果營氣運行緩慢,表示體內血液不足;如果衛氣運行緩慢,則會導致中風。外來的邪氣侵入經絡,就會使身體發癢起疹子。心氣不足的時候,邪氣會趁虛進入體內,造成胸悶和呼吸短促。
寸口的脈象診斷為遲而且緩,脈搏跳動慢代表氣血寒冷,脈搏跳動緩慢則代表營衛之氣虛弱。如果營氣運行緩慢,表示體內虛弱且血液不足;如果衛氣運行緩慢,則表示體表虛弱而容易中風。外來的邪氣侵入經絡,風邪會使衛氣更加收斂,阻礙營血的運行,使營血無法到達體表,因此身體發癢並起疹子。發癢的原因是氣想運行但血流不暢。血液鬱積會產生熱,發在汗孔外就會形成紅斑。衛氣收斂在內,不能向外透發,斑點隱藏在皮膚內,就稱為癮疹。
營氣鬱悶,無法順暢發散,所以會導致身體發癢。如果心氣不足,邪氣會趁虛進入體內,阻礙宗氣的運行,就會造成胸部脹滿和呼吸短促不順暢。
2. 歷節(六章)
3. 歷節一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寸口脈沉而弱,腎主骨而脈沉,故沉即主骨,肝主筋而脈弱,故弱即主筋。沉即為腎,骨屬於腎也,弱即為肝,筋屬於肝也。此緣汗出而入水中,如使水傷心氣,則水邪隨脈而注筋骨,以心主脈也。筋骨既傷,則歷節作痛,以諸筋皆屬於骨節,而濕邪傳流於關節也。濕蒸皮毛,黃汗乃出,緣脾主肌肉,其色為黃,濕漬肌肉,木氣不達,木主五色,入土化黃也。
白話文:
寸口的脈象呈現沉而無力的狀態,脈象沉表示病在骨頭,無力則表示病在筋。脈象沉對應腎,無力對應肝。如果出了汗又到水中,就像水傷到了心,會導致關節疼痛,並且流出黃色的汗,所以稱作「歷節」。
寸口的脈象沉而無力,腎主骨,所以脈沉表示病在骨;肝主筋,所以脈無力表示病在筋。脈沉對應腎,因為骨頭屬於腎;脈無力對應肝,因為筋屬於肝。這種情況是因為出了汗又到水中,如同水邪傷了心氣,水邪就會隨著脈絡注入筋骨,因為心主血脈。筋骨受損,就會產生關節疼痛,因為所有的筋都連接著骨頭關節,而濕邪會傳流到關節。濕邪蒸發皮膚,就會流出黃色的汗,因為脾主肌肉,脾的顏色是黃色,濕邪侵漬肌肉,使得木氣無法通達,木屬五行,入土則化為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