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痙病十三

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

剛痙為病,陽明上逆,故胸滿口噤。脊背反張,故臥不著席。筋脈縮急,故腳攣齘齒(筋脈屈伸、牙齒開合作響,是謂齘齒)。此其土燥胃逆,病在陽明,可與大承氣湯,大黃、芒硝,瀉其燥熱,枳實、厚朴,破其壅塞也。

大承氣湯,七(方見《傷寒》)

大黃(四兩,酒洗),芒硝(三合),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樸,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白話文:

痙病這種疾病,會出現胸悶、嘴巴緊閉、無法躺臥在床上、腳抽筋且非常急促、一定會磨牙的情況,可以服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剛痙這種疾病,是因為陽明經的氣往上逆行所導致,所以會胸悶、嘴巴緊閉。因為脊背向後反張,所以無法躺臥在床上。因為筋脈收縮且急迫,所以會腳抽筋、磨牙(筋脈彎曲伸展、牙齒開合發出聲音,就叫做磨牙)。這是因為腸胃太乾燥、胃氣上逆,病在陽明經,所以可以服用大承氣湯,用大黃、芒硝來瀉去腸胃的燥熱,用枳實、厚朴來破除腸胃的壅塞。

大承氣湯的藥方如下(藥方在《傷寒論》中可見):

大黃(四兩,用酒洗過),芒硝(三合),厚朴(半斤,用火烤過,去除外皮),枳實(五枚,用火烤過)。

以上四味藥,用水一斗,先煮枳實、厚朴,煮到剩下五升,去除藥渣,再放入大黃,煮到剩下二升,去除藥渣,再放入芒硝,稍微用小火煮滾一兩次,分兩次溫服。如果服藥後有排便,剩下的藥就不用再服用了。

2. 濕(十一章)

3. 濕病一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中濕,亦曰濕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濕流關節,經脈郁阻,故生煩痛。土濕木遏,清陽不達,故脈沉細。此名中濕,亦曰濕痹。木鬱不能疏泄水道,腸胃滋濡,故大便反快,而小便不利。但當利其小便,以泄濕氣也。

白話文:

太陽病(指感受外邪初期的病症),如果出現關節疼痛且煩躁不安,脈象沉而細弱,這就叫做中濕,也叫做濕痹。這種情況的表現是小便不順暢,大便反而通暢。治療上應該以利小便為主。

濕邪侵入關節,導致經絡氣血阻滯,所以會產生煩躁和疼痛。濕邪困阻脾胃,使得肝木的疏泄功能受到抑制,清陽之氣無法上達,因此脈象會沉而細弱。這就是所謂的中濕,也叫濕痹。肝木鬱結,無法疏通水道,腸胃受到濕氣滋潤,所以會出現大便反而通暢,小便不順暢的情況。治療上應該以利小便為主,來排除體內的濕氣。

4. 濕病二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

濕傷筋骨,而阻經脈,故一身盡疼。陽氣鬱遏,是以發熱。木氣不達,則見黃色,以肝主五色,入脾為黃也。

白話文:

濕氣引起的疾病,會導致全身疼痛、發燒,身體的顏色看起來像被煙燻過的黃色。

這是因為濕氣侵犯筋骨,阻礙經脈的運行,所以才會全身疼痛。陽氣被鬱積而無法疏通,因此會發燒。肝氣無法順暢運行,就會出現黃色,因為肝主導五色,濕邪侵犯脾臟會表現為黃色。

5. 濕病三

濕家病,身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濕家病,身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又大,而且自能飲食,此其腹中平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阻其肺竅,是以鼻塞頭痛,面黃作喘。納藥鼻中,散其寒濕則愈矣。

白話文:

這種濕邪引起的疾病,會全身痠痛發熱,臉色發黃且呼吸急促,頭痛鼻塞而且心煩。患者脈象大,但是還能自己進食,腹部也沒什麼不舒服,這表示病灶在頭部,是寒濕侵襲所導致的。因為寒濕阻礙了頭部的氣血循環,所以才會鼻塞。只要將藥物塞入鼻孔,就可以痊癒。

這種濕邪引起的疾病,會全身痠痛發熱,臉色發黃且呼吸急促,頭痛鼻塞而且心煩。患者脈象大,而且還能自己進食,這表示腹部是平和沒有問題的。病灶是在頭部,是寒濕侵襲阻礙了肺部的氣孔,所以才會鼻塞頭痛,臉色發黃而且呼吸急促。只要將藥物塞入鼻孔,驅散頭部的寒濕,就可以痊癒了。

6. 濕病四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覆被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濕鬱發熱,皮毛蒸泄,則汗自出。若但頭上汗出,是其陽鬱於上,而猶未盛於中也。濕在太陽之經,脈絡壅阻,是以背強。(太陽行身之背)。陽郁不得外達,是以惡寒。俟其濕熱內盛,而後可下,若下之太早,則土敗胃逆,噦而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以太陰土濕,乙木遏陷,而生下熱,在於丹田。

至其胸中,全是濕寒,雖渴欲得水,卻不能飲,止是口中燥、煩而已。以其陽鬱於上,故頭汗口渴。舌竅於心,陽虛火敗,肺津寒凝,膠塞心宮,故舌上如胎,實非盛熱生胎也。

蓋濕證不論寒熱,總因陽虛。陽郁不達,是以生熱,陽氣極虛,則不能化熱,止是濕寒耳。

白話文:

濕氣病的人,會出現頭部容易出汗,背部僵硬,想要蓋著被子靠近火爐取暖的情況。如果太早使用瀉下的藥物,就會出現噁心、嘔吐,或者胸悶,小便不順暢,舌苔像覆蓋了一層東西的狀況。這是因為下腹部有熱,胸部有寒,雖然口渴想喝水,卻喝不下去,導致口乾舌燥、煩躁。

濕氣鬱積導致發熱,皮膚毛孔蒸發散熱,就會出汗。如果只有頭部出汗,那是因為陽氣鬱積在上方,而身體中間的陽氣還不夠旺盛。濕氣停留在太陽經脈,導致經絡阻塞,所以背部會僵硬。(太陽經脈運行在背部)。陽氣鬱積無法向外散發,所以會怕冷。要等到濕熱在體內旺盛時才能使用瀉下的藥物,如果太早用藥,會損傷脾胃功能,導致胃氣上逆,出現噁心、嘔吐、胸悶、小便不順暢、舌苔像覆蓋了一層東西。這是因為太陰脾土濕氣太重,導致肝木氣機鬱滯,產生下腹部的熱,熱在丹田。

至於胸部,全是濕氣和寒氣,雖然口渴想喝水,卻喝不下去,只會感到口乾舌燥、煩躁。這是因為陽氣鬱積在上方,所以頭部出汗、口渴。舌頭的狀態反映心臟的情況,如果陽氣虛弱,火氣衰敗,肺的津液因寒氣凝結,阻塞心臟的通道,所以舌苔像覆蓋了一層東西,這並不是熱盛導致的。

總體來說,濕氣病不論是寒性或熱性,根本原因都是陽氣虛弱。陽氣鬱積無法通暢,才會產生熱,如果陽氣極度虛弱,就無法化熱,只會表現出濕寒的症狀。

7. 濕病五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濕寒之證,而誤下之,若額上汗出,微喘,則氣脫於上,小便利,下利不止,則氣脫於下,是死證也。

白話文:

如果因為濕邪引起的疾病,卻用瀉下的藥物來治療,導致額頭冒汗、輕微喘氣、小便順暢,這是死症。如果又出現腹瀉不止的狀況,也是死症。

這是因為濕邪寒證,卻錯誤地使用瀉下藥,如果出現額頭冒汗、輕微喘氣,表示上焦的氣已經脫散;如果小便順暢,又腹瀉不止,表示下焦的氣也已經脫散,這種情況都是死症。

8. 濕病六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濕為陽虛,汗多陽亡,風雖去而濕愈增,又值陰雨濕盛之時,是以濕氣仍在。此當微汗以瀉之,則風濕俱去矣。

白話文:

風邪和濕邪互相侵襲,導致全身疼痛,原本應該用發汗的方式來解除,但遇到連日陰雨不停,醫生說這種情況也可以發汗,結果發汗後病卻沒有好,這是為什麼呢? 答:因為發汗時,如果汗出太多,雖然風邪會被排出,但濕邪卻還留在體內,所以病不會好。如果要治療風濕,發汗時應該讓身體微微出汗,感覺好像快要出汗的樣子,這樣風邪和濕邪才能一起被去除。

濕邪的出現是因為身體陽氣虛弱,如果流汗過多會損耗陽氣,這樣一來,即使風邪被排除了,濕邪反而會更加嚴重,又加上遇到陰雨連綿、濕氣旺盛的時候,濕邪就會持續留在體內。這種情況應該用微微發汗的方式來疏導,這樣風邪和濕邪才能一起被去除。

9. 濕病七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濕鬱經絡,衛氣壅遏,而生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麻、桂、杏仁,瀉營衛而利肺氣,甘草、白朮,補中脘而燥土濕,汗出濕消,煩痛自止。慎不可以火攻之,生其內熱也。

麻黃加朮湯,八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甘草(一兩,炙),白朮(四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白話文:

如果因為體內濕氣導致身體煩躁疼痛,可以用麻黃加朮湯來發汗治療,讓濕氣排出,但千萬不能用火攻的方式治療。

這是因為濕氣鬱積在經絡中,導致衛氣運行不暢,才會產生煩躁和疼痛。麻黃加朮湯中的麻黃、桂枝、杏仁,可以疏通經絡,發汗並幫助肺氣運行;甘草、白朮可以補養脾胃,去除體內濕氣。當濕氣隨著汗液排出,煩躁和疼痛就會自然消除。但千萬不能用火攻的方式治療,那會產生內熱,讓病情加重。

麻黃加朮湯的配方如下:

麻黃(三兩,去除節),桂枝(二兩,去除外皮),杏仁(七十枚,去除外皮和尖端),甘草(一兩,炙過),白朮(四兩)

將以上五味藥材,加入九升水,先煮麻黃,煮到剩七升時,撈去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二升半時,去除藥渣,溫熱服用八合。服用後蓋上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10. 濕病八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汗出當風,閉其皮毛,汗液郁遏,流溢經隧,營衛壅滯,故發熱身疼。午後濕土當令,故日晡所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麻黃、杏仁,破壅而發汗,薏苡、甘草,燥濕而培土也。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九

麻黃(五錢,去節),杏仁(十粒,去皮尖),薏苡(五錢),甘草(一兩,炙)

上銼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避風。

白話文:

一個人全身都疼痛,發燒,而且在下午的時候症狀加重,這種情況叫做風濕。這個病是因為在出汗的時候吹到風,或是長期受寒造成的。可以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來治療。

因為出汗時吹風,使得皮膚毛孔閉塞,汗液無法正常排出而積在體內,流到經絡,造成身體的氣血運行不暢,所以會發燒和全身疼痛。下午是濕土當令的時候,所以症狀會在下午加重。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中的麻黃和杏仁,可以疏通阻塞,幫助發汗;薏苡和甘草,則可以去除濕氣並調理脾胃。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的配方如下:

麻黃(五錢,去掉莖節),杏仁(十粒,去掉外皮和尖端),薏苡(五錢),甘草(一兩,炙烤過)

將以上藥材切成豆子大小,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杯半煎煮至八分,去渣,溫熱服用。服用後會有微微出汗,要避免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