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懸解》~ 附錄 (1)
附錄 (1)
1. 附錄
2. 卷二十三
以下二卷,有方無論,不敢妄釋。論者皆以為後人偽附,多不載此二卷,姑以古本所有錄之。
白話文:
以下這兩卷的內容,有提到一些方劑但沒有相關的論述,我不敢隨意解釋。評論的人都認為是後人假託附加的,所以大多不收錄這兩卷,我姑且依照古本原有的樣子把它記錄下來。
3. 雜療方
退五臟虛熱四時加減柴胡飲子方
柴胡,白朮(各八分),大腹檳榔(四枚,皮不用),陳皮,生薑(各五分),桔梗(七分)
以上冬三月,柴胡稍多。
柴胡,陳皮,大腹檳榔,生薑,桔梗,枳實
以上春三月,比冬減白朮,加枳實。
柴胡,白朮,陳皮,大腹檳榔,生薑,桔梗,枳實,甘草
以上夏三月,比春多甘草,仍用白朮。
柴胡,白朮,大腹檳榔,陳皮,生薑,桔梗
以上秋三月,與冬同,陳皮稍多。
上各㕮咀,分為三貼,一貼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如四體壅,添甘草少許,每貼分作三小貼,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溫服,再合滓為一服,重煮,都成四服。
長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陳皮,厚朴(各三兩)
上三味,末之,煉蜜丸如梧子大,酒飲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三物備急丸方
大黃,巴豆(去皮心,熬,外研如泥),乾薑(各一兩)
上藥各須精新,先搗大黃、乾薑為未,研巴豆,內中,合治一千杵,用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貯之,莫令歇氣。主心腹諸卒暴百病。若中惡、客杵,心腹脹滿,卒痛如錐刺,氣急口噤,停屍卒死者,以暖水、苦酒服大豆許三四丸。或不能下,捧頭起,灌令下咽,須臾當差。如未差,更與三丸,當腹中鳴,即吐下,便差。若口噤,亦須折齒灌之。
治傷寒愈不復紫石寒食散方
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鍾乳(煅),栝蔞根,防風,桔梗,文蛤,鬼臼,太乙餘糧(燒。各十分),乾薑,附子(炮),桂枝(各四分)
上杵為散,酒服方寸匕。
救卒死方
薤,搗汁,灌鼻中。
雄雞冠,割取血,管吹內鼻中。
豬脂如雞子大,苦酒一升,煮沸,灌喉中。
雞肝及血,塗面上,以灰圍四旁,立起。
大豆二七粒,以雞子白並酒和,盡以吞之。
救卒死而壯熱者方
礬石半斤,以水一斗半,煮消,以漬腳,令沒踝。
救卒死而目閉者方
騎牛臨面,搗薤汁,灌耳中,吹皂角末鼻中,立效。
救卒死而張口反折者方
灸手足兩爪後十四壯,飲以五毒諸膏散。(有巴豆者。)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
馬屎一斗,水三斗,煮取二斗,以洗之。又取牛洞稀糞也。一升,溫酒灌口中,灸心下一寸、臍上三寸、臍下四寸各一百壯,差。
救小兒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
狗屎一丸,絞取汁,以灌之。無濕者,水煮乾者,取汁。
屍蹶,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故靜而死也治方
菖蒲屑,內鼻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著舌下。
又方
取左角發方寸,燒末,酒和灌,令入喉,立起。
救卒死,客忤死,還魂湯主之方
麻黃(三兩),杏仁(十七粒,去皮尖),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令咽之。通治諸感忤。
白話文:
雜療方
退五臟虛熱四時加減柴胡飲子方
- 基本藥方: 柴胡、白朮(各8分)、檳榔(4枚,去皮)、陳皮、生薑(各5分)、桔梗(7分)。
- 冬季(三個月): 柴胡用量稍多。
- 春季(三個月): 比冬季減少白朮,增加枳實。
- 夏季(三個月): 比春季增加甘草,仍然使用白朮。
- 秋季(三個月): 與冬季相同,但陳皮用量稍多。
服用方法: 將以上藥材搗碎,分成三份。每次取一份,加水三升煮成二升,分三次溫服,大約走四五里路後服一次。若身體感到滯悶,可加少許甘草。也可將每份藥分為三小份,加水一升煮成七合,溫服,再將藥渣重新煮一次,總共可服四次。
長服訶黎勒丸方
- 藥方: 訶黎勒、陳皮、厚朴(各3兩)。
製作方法: 將以上三味藥研成粉末,用煉好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酒送服20丸,可逐漸增加至30丸。
三物備急丸方
- 藥方: 大黃、巴豆(去皮心,炒過後研成泥狀)、乾薑(各1兩)。
製作方法: 選用新鮮藥材,先將大黃、乾薑搗成粉末,再加入研好的巴豆泥,一起搗一千下。可直接作為散劑服用,也可加入蜂蜜做成藥丸。用密封容器保存,防止藥效散失。 主治: 治療各種突發的心腹疾病,如中惡、客杵等。症狀為心腹脹滿、突然劇痛如錐刺、呼吸急促、口噤、昏死等。 服用方法: 用溫水或苦酒送服如大豆大小的三四顆藥丸。若無法吞嚥,可扶起頭灌入。不久應見效。若未見效,再服三丸,腹中會出現聲響,然後會嘔吐或腹瀉,病即可痊癒。若口噤,需撬開牙齒灌入。
治傷寒痊癒後仍發虛熱紫石寒食散方
- 藥方: 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鍾乳(煅燒)、栝蔞根、防風、桔梗、文蛤、鬼臼、太乙餘糧(燒,各10份)、乾薑、附子(炮製)、桂枝(各4份)。
製作方法: 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酒送服一勺。
救卒死方
- 方法一: 將薤搗爛取汁,灌入鼻中。
- 方法二: 將雄雞冠割破,取血,用管吹入鼻中。
- 方法三: 將如雞蛋大小的豬油,放入一升苦酒中煮沸,灌入喉嚨。
- 方法四: 將雞肝和雞血塗在臉上,用灰圍繞四周,將人扶起。
- 方法五: 將14顆大豆與雞蛋清和酒混合,全部吞下。
救卒死而發熱者方
- 方法: 將半斤礬石放入一斗半水中煮溶,用來浸泡雙腳,水要淹過腳踝。
救卒死而眼睛緊閉者方
- 方法: 讓人騎在牛背上,面對患者,將薤搗爛取汁,灌入耳中,並將皂角粉吹入鼻中,立即見效。
救卒死而張口反折者方
- 方法: 用艾條灸手腳指甲後方14處,再服用含有巴豆的五毒膏散。
救卒死而四肢僵硬、大小便失禁者方
- 方法一: 將一斗馬糞放入三斗水中煮成兩斗,用此水洗身。
- 方法二: 取一升牛糞,用溫酒送服,並灸心下、臍上三寸、臍下四寸各一百壯。
救小兒猝死而吐瀉不知病因者方
- 方法: 將狗屎擠出汁液灌入。若無濕的,可用水煮乾狗屎取汁。
屍厥,脈搏微弱,無呼吸,氣息不通,靜止如死
- 方法一: 將菖蒲粉末吹入鼻孔。並讓人將桂皮粉末放在舌下。
- 方法二: 取左邊的髮角,燒成灰燼,用酒調和,灌入喉嚨,人立即會醒來。
救卒死、客忤(受到驚嚇)的還魂湯方
- 藥方: 麻黃(3兩)、杏仁(17粒,去皮尖)、甘草(1兩,炙)。
製作方法: 將以上三味藥材加水八升,煮成三升,去藥渣,分次服用。此方可用於治療各種驚嚇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