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歷節二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自汗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摶,即疼痛如掣。

白話文:

趺陽脈浮而且滑,滑表示胃氣充實,浮則表明自汗會出現;少陰脈浮而且弱,弱表示血氣不足,浮則是受到了風邪,風邪和血虛相互作用,就會感覺到像被拉扯般的疼痛。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陽盛而穀氣實,浮則氣蒸而自汗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為營血之不足,浮則為風邪之外中。風邪與血虛相合,即筋骨疼痛如掣。趺陽,胃脈,少陰,腎脈,腎水溫升,則生肝木,而化營血,水寒不能生木,是以血虛。血中溫氣,實胎君火,血虛則溫氣不足,最易感召陰邪。

白話文:

跌陽脈摸起來又浮又滑溜。滑溜表示陽氣旺盛,脾胃運化功能良好。浮表示氣上升而導致自發性出汗。

少陰脈 摸起來又浮又虛弱。虛弱表示營血不足。浮表示有外來的風邪入侵。風邪與血虛相結合,就會導致筋骨疼痛,類似於抽筋的疼痛。

跌陽脈是胃經的脈,少陰脈是腎經的脈。腎水溫熱上升,就會滋養肝木,並化生營血。如果腎水寒冷,不能滋養肝木,就會導致血虛。營血中的溫熱之氣是君火的依託,血虛則溫熱之氣不足,最容易受到陰邪的侵襲。

水冷血寒,郁格陽明,胃氣不得下行,故穀氣蒸泄,自汗常出。水濕之邪,入於汗孔,流注關節之中,內與肝腎之寒合傷筋骨,復得風邪外閉,寒濕鬱發,即筋骨掣痛,而病歷節。水暖血溫,不作此病也。

白話文:

水性寒涼,血氣不溫,導致陽明經氣鬱滯不通,胃氣無法正常運行,於是胃中食物蒸發上逆,常有自汗的現象。水濕邪氣侵入汗孔,流注至關節之內,與肝腎的寒氣相結合,損傷筋骨,再受風邪阻閉,寒濕之氣鬱結發作,就會出現筋骨抽搐疼痛,沿著關節蔓延的症狀。但當水溫血熱時,就不會產生這種疾病。

2. 歷節三

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也。

白話文:

體格壯碩的人如果脉搏不暢且細弱,呼吸短促,自發性出汗,關節疼痛,無法彎曲伸展,這些都是因為喝酒後出汗時被風吹到所引起的。

肥盛之人,營衛本盛旺,忽而脈候澀小,短氣自汗,歷節疼痛,不可伸屈,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感襲皮毛所致。風性疏泄,故自汗出。風泄而衛閉,故脈澀小。經脈閉塞,肺氣不得下達,故氣道短促。《素問》:飲酒中風,則為漏風,以酒行經絡,血蒸汗出,益以風邪疏泄,自汗常流,是為漏風。汗孔不闔,水濕易入,此歷節傷痛之根也。

白話文:

對於體型較胖的人來說,他們的氣血本就旺盛。但是,如果突然出現脈搏細小、氣短、自發性出汗、關節疼痛且無法伸展等症狀,這些都是因為飲酒、出汗時受風,導致風邪入侵皮膚和肌肉所造成的。

風邪具有疏通發散的特性,因此會導致自發性出汗。另一方面,風邪也會導致人體的保護氣閉塞,因此脈搏會變得細小。經絡閉塞後,肺氣無法順暢運作,就會導致氣喘。

《素問》中記載:飲酒後受風,就會出現漏風的症狀。這是因為酒精會促使血液流動,導致身體蒸發更多汗液。再加上風邪的疏通發散作用,就會經常自發性出汗,形成漏風。

當汗毛孔無法閉合時,濕氣就會容易入侵。這就是關節疼痛的根源。

3. 歷節四

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咸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摶,名曰斷泄,營氣不通,衛不獨行,營衛俱微,三焦無所仰,四屬斷絕,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為歷節也。

白話文:

酸味的食物會損傷筋,筋受損就會鬆弛,稱為泄;鹹味的食物會損傷骨,骨受損就會痿軟,稱為枯;枯泄交雜在一起,稱為斷泄;營氣運行不暢,衛氣不能單獨運行,營衛之氣都微弱,三焦沒有依賴,四肢斷絕,身體消瘦,只有腳腫大,出黃汗,小腿發冷;如果出現發熱,就變成了歷節病。

肝主筋,其味酸,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弱不振,其名曰泄。腎主骨,其味鹹,味鹹則傷骨,骨傷則痿軟不堅,其名曰枯。枯泄相合,筋骨俱病,名曰斷泄,言其真氣斷絕於內而疏泄於外也。筋骨者,營衛之所滋養,營虛血澀,經脈不通,則衛氣不能獨行。營衛俱微,無以充灌三焦,三焦無所仰賴,以致四肢失秉,斷絕不通,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而脛自冷,假令發熱,便是歷節也。黃汗之病,兩脛自冷,以其內熱不能外發也,歷節之病,兩脛發熱,以其內寒鬱格陽氣也。

白話文:

肝臟主管筋腱,酸味會損傷筋腱,筋腱受傷就會鬆弛無力,這種情況稱為「泄」。腎臟主管骨骼,鹹味會損傷骨骼,骨骼受傷就會痿弱不堅,這種情況稱為「枯」。「枯泄」同時發生,表示筋骨都出了問題,稱為「斷泄」,這是因為體內正氣斷絕,而體外的經脈疏散不暢所致。筋骨是營衛之氣滋養的地方,如果營氣虛弱,血流不暢,經脈不通,衛氣就無法獨自運行。如果營衛之氣都很微弱,就無法充實三焦,三焦得不到依靠,導致四肢失衡,不通暢,身體瘦弱,只有腳腫大,黃汗排出,小腿發冷。如果發燒,就會出現關節疼痛。黃汗病的症狀是兩側小腿發冷,這是因為體內的熱氣無法發散到體外。關節疼痛的症狀是兩側小腿發熱,這是因為體內的寒氣阻滯了陽氣。

4. 歷節五

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白話文:

身體各處關節疼痛,身體瘦弱無力,腳腫得像脫臼一樣,頭暈氣短,身體發熱有嘔吐感,使用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

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者,濕傷關節,則生疼痛,營衛不行,則肌肉瘦削,濁陰阻格,陽不下根,則生眩暈,氣不降斂,則苦短促,胃氣上逆,則欲嘔吐。桂枝芍藥知母湯,朮、甘,培土以敵陰邪,附子暖水而驅寒濕,知母、生薑,清肺而降濁氣,芍、桂、麻、防,通經而開痹塞也。

桂枝芍藥知母湯,三

白話文:

當身體出現四肢關節疼痛、身體虛弱瘦削、腳腫脹像脫臼、頭暈、呼吸短促、感到溫熱想吐等症狀時,可能是因為濕氣侵襲關節導致疼痛,血氣運行不暢導致肌肉瘦削,濁陰堵塞氣血運行,導致陽氣無法下達,引起頭暈;氣息不順導致呼吸短促;胃氣上逆引起想嘔吐的症狀。此時可以使用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

湯中所用的人參、甘草,可以補益脾胃,以對抗濕邪;附子可以溫暖水氣,祛除寒濕;知母、生薑可以清肺,降濁氣;芍藥、桂枝、麻黃、防風可以通經脈,消除痹阻。

桂枝(四兩),芍藥(三兩),麻黃(二兩),防風(四兩),甘草(二兩),白朮(二兩),生薑(五兩),知母(四兩),附子(二兩,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桂枝(240 克),芍藥(180 克),麻黃(120 克),防風(240 克),甘草(120 克),白朮(120 克),生薑(300 克),知母(240 克),附子(炮製,120 克)

5. 歷節六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白話文:

手腕或腳踝關節病痛,不能彎曲伸展,感到疼痛,可以使用烏頭湯來治療。

濕寒傷其筋骨,則疼痛不可屈伸。烏頭湯,甘草、芍藥,培土而滋肝,黃耆、麻黃,通經而瀉濕,烏頭開痹而逐寒也。

烏頭湯,四

白話文:

濕寒會傷害筋骨,導致疼痛,無法彎曲或伸展。烏頭湯的配方包括甘草和芍藥,可以培養土壤並滋養肝臟;黃耆和麻黃則能通經和去除濕氣,而烏頭能夠開通經絡,驅散寒邪。

烏頭(五枚,㕮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半,出烏頭),甘草(三兩,炙),芍藥(三兩),黃耆(三兩),麻黃(三兩)

白話文:

烏頭(五枚,搗碎並浸泡在蜜水中,煎煮後取一升半藥液,將烏頭取出) 甘草(三兩,先烘烤) 芍藥(三兩) 黃耆(三兩) 麻黃(三兩)

上五味,㕮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煎中重煎之,服七合。不知,盡服之。亦治腳氣疼痛,不可屈伸。

白話文:

將五種調味料、四種咀嚼食材放在一起,加三升水熬煮,煮到剩一升,去掉渣滓,加入蜂蜜煎熬至濃稠,服用七合(古代容量單位)。如果不知道(患者的具體情況),就全部服完。也可以治療腳氣疼痛,無法彎曲伸展的情況。

6. 附方

千金礬石湯,一,治腳氣衝心。

礬石(二兩)

上一味,以漿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腳良。

崔氏八味丸,二,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方在「消渴」。

按,中風之病,仲景未嘗立方,其證與八味甚合,崔氏以之治歷節腳氣。若以治中風,則妙甚矣。

白話文:

千金礬石湯,可以治療腳氣上衝心臟。用礬石二兩,加入一斗五升漿水煎煮三五沸,然後用藥液浸泡腳部。崔氏八味丸可以治療腳氣,其症狀是腳氣上攻少腹,造成麻木不仁。這個方子在「消渴」篇中也有記載。中風病症,張仲景沒有專門的方劑,但八味丸的症狀和中風很相似,崔氏用它來治療歷節腳氣。如果用八味丸治療中風,效果會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