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懸解》~ 卷二十 (4)
卷二十 (4)
1. 妊娠十一(傷胎腹滿十)
婦人傷胎,懷身腹滿,不得小便,從腰以下重,如有水氣狀,懷身七月,太陰當養不養,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元,小便微利則愈。
婦人傷胎,以致懷身腹滿,不得小便,從腰以下沉重,如有水氣之狀。懷身七月,手太陰之經當養而不養,此濁陰上逆,填於陽位,心氣鬱塞,而成實也。蓋胎之結也,一月二月,木氣生之,三月四月,火氣長之,五月六月,土氣化之,七月八月,金氣收之,九月十月,水氣成之,五氣皆足,而胎完矣。
足太陰以濕土主令,手太陰從濕土化氣,懷身七月,正手太陰當養之時,而氣虛濕旺,故當養不養。濕旺則氣滯,不能化水,故腹滿而便癃,下重而如水狀。濕氣凝滯,火無降路,必克辛金,而生上熱,故心氣成實。勞宮者,手厥陰之穴,脈動於掌心,刺勞宮以瀉厥陰之滯,則心亦瀉矣,以君相之火同氣也。
關元,任脈之穴,在臍下三寸,小腸之募,刺關元以瀉小腸之滯,則心亦瀉矣,以丙丁之火同氣也。氣通水化,小便微利,濕氣滲泄,則病愈矣。
白話文:
婦女因為傷到胎氣,導致懷孕時腹部脹滿,小便排不出來,腰部以下感到沉重,像是有水腫的樣子。懷孕七個月時,照理說手太陰經應該要得到滋養卻沒有,這是因為濁陰之氣往上逆行,阻塞在陽氣的位置,使得心氣鬱悶,形成實證。
胎兒的形成是這樣的:懷孕一、二個月時,由木氣來滋養;三、四個月時,由火氣來生長;五、六個月時,由土氣來轉化;七、八個月時,由金氣來收斂;九、十個月時,由水氣來完成,五種氣都充足,胎兒就發育完全了。
足太陰經以濕土為主導,手太陰經則是從濕土轉化氣出來的。懷孕七個月時,正好是手太陰經應該得到滋養的時候,但因為氣虛而濕氣旺盛,所以才會出現應該要滋養卻沒有滋養到的情況。濕氣旺盛就會導致氣滯,無法順利化為水液,所以腹部才會脹滿而小便不順暢,下半身沉重得像是有水腫一樣。濕氣凝滯,火氣沒有下降的通道,一定會去剋制辛金,而產生上熱,所以心氣才會形成實證。
勞宮穴是手厥陰經的穴道,脈搏跳動在手掌中心,針刺勞宮穴可以疏洩厥陰經的阻塞,心氣也會跟著疏洩,因為君火與相火的氣是相通的。關元穴是任脈的穴道,在肚臍下方三寸的位置,是小腸的募穴,針刺關元穴可以疏洩小腸的阻塞,心氣也會跟著疏洩,因為丙火與丁火的氣是相通的。當氣血通暢,水液能夠順利轉化,小便稍微變得順暢,濕氣也得以排出,疾病自然就會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