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懸解》~ 卷十六 (3)
卷十六 (3)
1. 胸痹七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胸痹緩急者,水土濕寒,濁陰上逆,肺氣鬱阻,胸膈閉塞。證有緩急不同,而總屬濕寒。薏苡附子散,薏苡瀉濕而降濁,附子驅寒而破壅也。
薏苡附子散(百二十六)
薏苡(十五兩),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白話文:
胸痹的發病有快有慢,屬於這種情況的,用薏苡附子散來治療。
胸痹發病有快慢之分,是由於體內水濕和寒邪侵襲,導致濁陰之氣向上逆行,肺氣因此鬱結不暢,胸部和膈部被阻塞。這種病症的發作有緩慢和急促的不同,但總體來說都屬於濕寒的範疇。薏苡附子散這個方子,薏苡的作用是排除體內濕氣並使濁氣下降,附子的作用是驅散寒氣並破除壅塞。
薏苡附子散(方劑編號126)
薏苡仁(十五兩),附子(十枚,炮製過)
將以上兩味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勺(約為方寸匕的量),每天服用三次。
2. 胸痹心痛八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
心中痞塞,諸氣上逆,心懸作痛,以膽胃不降,胸膈鬱滿,阻礙厥陰升路,衝擊作疼。桂枝生薑枳實湯,枳、姜,降濁而瀉痞,桂枝疏木而下衝也。
桂枝生薑枳實湯(百二十七)
桂枝(三兩),生薑(三兩),枳實(五兩)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白話文:
心胸感覺堵塞不舒服,各種氣往上衝,心臟好像懸空一樣的疼痛,這是因為膽胃功能失調,沒有向下運行,導致胸腔膈膜鬱悶脹滿,阻礙了肝經氣機的上升通道,氣機衝擊而產生疼痛。可以用桂枝生薑枳實湯來治療,枳實和生薑能使濁氣下降並消除胸中的痞塞,桂枝能疏理肝木,使上逆的氣機向下。
桂枝生薑枳實湯(方劑編號127)
藥材:桂枝(9克),生薑(9克),枳實(15克)
製法:將以上三味藥材,加入六升水,煮取三升,分三次溫服。
3. 胸痹心痛九
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寒邪沖逆,凌逼心君,故心背徹痛。烏頭赤石脂丸,烏、附、椒、姜,驅寒邪而降逆,赤石脂護心君而止痛也。
烏頭赤石脂丸(百二十八)
烏頭(一分,炮),蜀椒(一分,一法二分),乾薑(一兩,一法一分),附子(半兩,一法一分),赤石脂(一兩,一法二分)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白話文:
心痛痛到背部,背部也痛到心部,這種情況用烏頭赤石脂丸來治療。
這是因為寒邪侵入體內,衝擊並壓迫心臟,所以才會心痛連帶背痛。烏頭赤石脂丸中的烏頭、附子、蜀椒、乾薑,能驅散寒邪並使氣機下降,而赤石脂則能保護心臟並止痛。
烏頭赤石脂丸(方劑編號128)
藥材組成:烏頭(一分,炮製過)、蜀椒(一分,另一種做法可用二分)、乾薑(一兩,另一種做法可用一分)、附子(半兩,另一種做法可用一分)、赤石脂(一兩,另一種做法可用二分)。
製作方法:將以上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方法是先吃飯,飯後服用一丸,一天服用三次。如果效果不佳,可以稍微增加服用的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