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附餘》~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9)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9)
1.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問語中之症,凡三層:水腫一也,沖氣二也,咳喘三也。答語中之症,亦是三層:水寒伏結關元一也,腎氣上衝胸分二也,胃陽虛於誤下、誤吐,外病水腫、內病咳喘三也。是則結寒結水,為積久之舊病;沖氣為年衰之新病;水腫咳喘,為誤行吐下之變病。當看條端十句之問案,次看層層推測之微妙,庶可悟其診法之例矣。
仲景設為問答而曰:「今有病者,以水為苦,其面目身體四肢皆腫,是水之外症可據矣;小便不利,是水之內症又可據矣。」脈之是望聞問之大概,非持其脈之謂。乃對醫者不言水腫之苦,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是二症者,必更苦於水,故不言彼而言此也。當微咳喘,猶言當下且見微微咳喘二候。審如師言二句,蓋承二十及二十一兩條,因脈而知其症,故此條即症以窮其脈耳。
師曰:「此症而欲逆推其脈,當於寸口,先見沉緊;沉為水而緊為寒,又沉為在裡。寸主氣,而氣之裡為關元。故沉滑相搏於寸口,而知其石水,寒氣之兩結於關元,久矣。」
但始時病微年盛,多不自覺;四八之後,陽氣漸衰,而胃中營衛之源,相干於陽氣之盛衰。故陽衰者,則精悍薄而陽愈損;陽不足以御陰,而陰以凌犯而愈盛。陽損則關元中所結之寒微動;陰盛則腎中之氣上衝。夫結寒與腎氣之陰邪,犯咽喉,則嘔不可出,咽不得下,故有塞噎炙肉之狀;犯胸膈,則既似切責,復同拘急,故反言胸中痛也。
但水寒之隱邪,雖同結於關元,陽衰而寒氣上衝,於理可憑,安得驟然水腫而致咳喘乎?是知醫以數行誤治所致矣。
蓋誤以塞噎急痛為留飲,而大下之;不知氣急為沖氣而非飲,故氣急不去,而其痛噎之病不除也。又誤以其氣在上焦,下之不除,或吐之而有合於「高者越之」之旨乎?不知吐則胃家虛而煩,液干而咽燥飲水,氣提而小便不利。前後兩行吐下,則胃陽幾冷,而水穀不化。夫咽燥飲水,則入水既多;小便不利,則出水復少;加之水穀不化,則悍氣內空,而衛陽外薄;欲其面目手足之不浮腫也得乎?
然水症初起,或上或下,必由漸及,以至周身。此陽氣有關隘,水性具盈科後進之道也。今上而面目,下而身體,遠而四肢皆腫;苟非誤中之誤,安得至此?故知醫家見水治水,又曾以葶藶丸下過;雖似相近,終屬倒治。故小瘥後,必當於飲食過度,氣阻而腫復如前也。且愈誤則陽氣愈虛,故胸脅苦痛,水勢洋溢,而渾身皆腫;於是沖氣水氣,兩爭胸分,而浮咳喘逆,如所言之症者宜矣。
是此症以水寒之結於關元者為舊病,而以沖氣為新病。當先攻擊沖氣,令其止伏,乃治其水邪寒邪之咳。咳止,則水寒去而喘自瘥耳。「先治新病,病當在後」,言舊病當放在後治也。二語為凡屬治病之要訣,故引此以實之耳。
或問曰:「沖氣在關元結邪之後,則沖氣原為新病;若以誤行吐下後之水腫咳喘較之,則沖氣不又為舊病乎?既曰先治新病,而以水腫咳喘為後治者,何也?」
答曰:「水腫咳喘,雖成於沖後之誤治,而其水病之根,實伏於早年之沉緊相搏時,故終以沖氣為新病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一種叫做「水氣病」的病症,它有三種主要的表現:水腫、氣往上衝(沖氣)、咳嗽喘氣。
病人最初的病根是「水寒伏結關元」,也就是寒氣和水邪在下腹部(關元穴附近)積聚。這是一種長期的老毛病。接著,因為年紀大了,腎氣不足,導致腎氣上衝胸部,這是新發生的病。最後,因為醫生誤用下瀉或催吐的方法,導致外在出現水腫,內部出現咳嗽喘氣。
病患會覺得胸痛、氣往上衝到咽喉,這些症狀實際上比水腫更難受,所以病人會優先描述這些問題。醫生應該注意到,病人可能還會有輕微的咳嗽和喘氣。
病人脈象會呈現沉(摸起來較深)和緊(摸起來繃緊)的狀態,這代表體內有水和寒。沉脈也表示病邪在身體內部,而寸脈(手腕脈搏)主要反映氣的狀況,寸脈的深層就是關元穴。如果寸脈出現沉滑(摸起來深而流利)的狀況,代表有水邪和寒氣在關元穴積聚很久了。
當人年輕時,雖然有這個問題,但因為身體強壯,通常不會有明顯感覺。但到了四、五十歲以後,身體機能下降,陽氣衰弱,身體調節水液的功能也變差。陽氣不足會導致寒邪更加猖獗,寒邪會刺激腎氣上衝。寒邪和腎氣如果衝擊到咽喉,會讓人想吐又吐不出來,想吞又吞不下去,感覺像被東西塞住一樣。如果衝擊到胸腔,會讓人覺得胸部像被責打一樣疼痛,或是感覺胸部拘急。
但為什麼單純的寒邪積聚,會快速引起水腫和咳嗽喘氣呢?這是因為醫生誤治所造成的。醫生可能會誤以為病人是喝水過多,導致氣塞在胸腔,於是使用瀉藥,結果病沒好。醫生可能又誤以為病氣在上焦,於是使用催吐的方法,結果反而讓胃更虛弱。催吐會讓胃液減少,讓人覺得口渴,喝水更多,反而小便更不順暢。經過多次的瀉藥和催吐,胃的陽氣幾乎完全虛弱,消化功能也變差。這樣一來,體內水液代謝失衡,就會出現水腫。
水腫剛開始可能只出現在身體的某個部位,但會慢慢擴散到全身。如果不是多次誤治,不可能發展到這種全身水腫的程度。這表示醫生只是看到水腫就想辦法排水,甚至使用了瀉水藥,結果反而治反了。這種做法只能暫時緩解,只要稍微多吃一點東西,水腫又會復發。
由於錯誤的治療,陽氣越來越虛弱,胸部和肋骨會感到疼痛,體內的水氣會四處蔓延,導致全身水腫。這時,氣往上衝和體內水氣兩種力量在胸部交戰,就會出現咳嗽、喘氣等症狀。
總結來說,這種病是「寒氣積聚在關元」這個老毛病造成的,加上「氣往上衝」這個新問題,而「水腫和咳嗽喘氣」則是誤治造成的。所以治療時應該先處理氣往上衝的問題,然後再處理水腫和咳嗽。先處理新問題,老問題則放在後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治療原則。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氣往上衝是繼寒邪之後產生的,為什麼還算新病?水腫和咳嗽喘氣不也是在氣往上衝之後才出現的嗎?為什麼又把水腫咳嗽喘氣放在後面治療呢?回答是,水腫和咳嗽喘氣雖然是誤治造成的,但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早年就有「沉緊」脈象,也就是體內早就有水寒的問題。因此,氣往上衝仍然被視為新病,而水腫和咳嗽喘氣則屬於老病引起的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