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附餘》~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6)

回本書目錄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6)

1.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十條 水病。脈出者死。

此緊,承上文脈沉而言。脈出,是水抬氣鼓,逼其氣血於在上、在外之象。真陽不得展舒以驅水,故死。猶之飲門之脈,以實大而數者,為不治之義也。

十一條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

此申言六條趺陽脈當伏,今反數一症,而其診法,注意在面目鮮澤句。蓋面目為陽明胃腑之應,而鮮澤為水熱交蒸之色,故知其在下,則小便不利;在上,則消渴而病水矣。其餘症脈俱別見。

十二條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

腹大,是明有聚水之顯徵。小便不利,又明有聚水之確據。加之脈沉為水;脈沉而絕,為水勢撐鼓,以致脈氣不展舒之應。故可下其水,而腹大之外症自除,沉絕之伏診,自起矣。此條診法之細處,在脈之沉絕處。蓋脈沉而絕,人多棄為不治之候,而不知其不可棄也。意者其主木防己湯,或加芒硝者是耶?

十三條 問曰:病下利後,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陰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此設為問答,而言陰陽乍虛者,能致正水也。蓋下利後,則陰傷而藉資於水,故渴飲水。又下利後,則陽虛而不能運水,故小便不利、腹滿陰腫。水積於腸胃而滲於陰器,故曰法當病水。然水病終以陽氣為重。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為陽氣復而水邪自去之應,故當愈。

十四條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

心為火臟,水入臟中即猝死。此言心水者,水在心之系。系終屬心,故曰心水。四臟同義。後十九條,緊承五臟之水,而曰諸有水者,利小便、發汗,乃愈者,此也。心藏神,神為氣之主。神鬱於水,而氣自滯,故身重而少氣。不得臥者,靈道為水所阻,而不得下伏故也。水從火臟之化而熱,故煩。腎不得心陽之下交,而其氣自寒,故躁也。心腎同治少陰,而腎尤為水臟。心有水而腎更可知,故其人陰腫也。

十五條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肝水者,水亦在肝之系,並肝外之部位,如少腹者是也。腹大,即下文脅下少腹大之謂,與脾水腎水之腹大各不同,詳十七八兩條下。脅下腹痛,言正對脅下之少腹邊旁痛也。三句一意,猶云肝偏在脅下之少腹。少腹積水以浸肝葉,故大而內痛。內痛,故不能自轉側也。又厥陰為三陰之樞,而性復疏泄。故其氣上升,則有時而津液微生;其氣下降,故有時而小便續通。與他臟之病水,口長干而小便長難者,不同。

十六條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肺水者,水亦在肺之系,並當肺位之胸分,貯水而蒸肺葉者皆是。肺水身腫,有二義。肺主氣,得水則氣壅而腫者,一也。又水乘氣化,淫泆而身腫者,二也。肺氣壅而不能呵運水道,故小便難。夫溫暖肺金者,胃中之陽土也。肺病水,則胃陽可知。故其所飲食者,因中上之化寒,而瀉下者,色常青黑,而水穀不融,狀若鴨之溏糞矣。

白話文:

水病。脈象如果浮現於外,病人就會死亡。

(這裡的「脈出」是指脈象原本應該沉在裡面的,現在卻浮現在外面。這表示水邪之氣向上抬升,把氣血逼到體表,導致身體裡面的陽氣無法伸展開來驅散水邪,所以會死亡。就像飲門穴的脈象,如果出現洪大而快的現象,也是代表病情無法治癒。)

水病病人,眼睛下方會有像臥蠶一樣的腫脹,臉色看起來很光滑明亮,脈象卻是沉伏的。這種人會有口渴的症狀。

(這裡強調第六條提到的趺陽脈應該沉伏,現在反而變得數快。重點在於「面目鮮澤」,因為臉色是陽明胃腑的反映,而光滑明亮則是水熱交蒸的表現。這表示水邪停留在下焦,會導致小便不順暢;如果水邪停留在上焦,則會導致口渴。其他症狀和脈象則有不同的表現。)

如果水病造成腹部腫大,小便不通暢,而且脈象沉伏到幾乎摸不到,這代表體內有水邪,可以用瀉下的方式來治療。

(腹部腫大是明顯的積水症狀,小便不通暢也證明了體內有積水。再加上脈象沉伏,表示水邪撐脹,導致脈氣無法伸展開來。所以可以用瀉下的方式來排除水邪,腹部腫大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原本沉伏的脈象也會恢復。這裡的診斷重點在於脈象的「沉絕」,因為脈象沉伏到幾乎摸不到,很多人會認為這是無法治療的徵兆,但其實並非如此。這裡提到的治療方法可能適用木防己湯,或是加上芒硝。)

有人問:病人拉肚子之後,感到口渴而想喝水,但是小便卻不順暢,腹部脹滿而且陰囊腫大,這是怎麼回事? 回答:這應該是水病。如果小便順暢,或者有出汗,就會自然痊癒。

(這段是以問答的方式,解釋陰陽虛弱時可能導致水病。拉肚子之後,身體的陰液會受損,所以會想喝水補充。同時,拉肚子也會導致陽氣虛弱,無法運化水液,所以會小便不順暢。腹部脹滿和陰囊腫大,是因為水邪積聚在腸胃,並滲透到陰囊部位,所以才會說這是水病。但水病的恢復關鍵還是陽氣,如果小便順暢或者有出汗,表示陽氣恢復,水邪也會自然消退。)

心水病,會感到身體沉重、呼吸短促,無法躺下,心煩意亂,而且陰部腫脹。

(心臟屬於火臟,如果水邪進入心臟會馬上死亡。這裡說的心水,是指水邪停留在心系,而心系最終仍屬於心臟,所以稱心水。其他臟腑也是同樣的概念。後面的第十九條說到,各種水病都可以透過利小便和發汗來治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心臟主管神,神是氣的主宰,水邪阻礙神,氣就會停滯,所以會感到身體沉重、呼吸短促。無法躺下,是因為體內水邪阻礙了氣機的下降。水邪受心火的影響會變成熱邪,所以會感到心煩。腎臟因為無法得到心陽的下降,腎氣會偏寒,所以會躁動不安。心腎同屬少陰,而腎臟更是主水的臟腑,所以心臟有水,腎臟的情況可想而知,因此會有陰部腫脹的症狀。)

肝水病,會感到腹部腫大,無法自行翻身,脅下和腹部疼痛。有時會稍微分泌出津液,小便時而順暢。

(肝水,指的是水邪停留在肝系,或是肝臟外部的部位,像是小腹。腹部腫大,是指後面提到的脅下和小腹腫大,這點與脾水或腎水的腹部腫大不同。脅下腹痛,是指正對著脅下的小腹邊旁疼痛。這三句話的意思是說,肝臟偏在脅下的小腹部位,積水侵泡到肝葉,所以會腫大而且有內痛。因為疼痛,所以無法自行翻身。厥陰是三陰的樞紐,又有疏泄的功能,所以當氣向上升時,有時會稍微分泌出津液;當氣向下降時,小便時而順暢。這點和其他臟腑的水病,會出現口乾舌燥和排尿困難的情況不同。)

肺水病,會感到身體腫脹、小便困難,有時會拉出像鴨子大便一樣的稀水便。

(肺水,指的是水邪停留在肺系,或是肺臟所在的胸腔部位,積水侵泡到肺葉。肺水導致身體腫脹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肺臟主氣,積水導致氣機壅塞而腫脹;另一種是水邪隨著氣的運行而擴散全身,導致身體腫脹。肺氣壅塞,無法運化水液,所以小便困難。肺金需要胃土的陽氣溫暖。如果肺臟有水病,表示胃陽虛弱。所以吃的東西因為中上焦的陽氣虛寒,導致瀉下的糞便呈現青黑色,而且水穀不化,就像鴨子的稀水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