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附餘》~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11)

回本書目錄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11)

1.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三十六條: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

先渴,則所飲既多;後嘔,則逆而不運。故知為水停心下。曰此屬飲家。言不必治嘔,飲去而嘔將自止矣。半夏去飲,而且能降逆,以止嘔;加茯苓以滲之。舍此其誰任乎?

白話文:

先感到口渴然後才嘔吐,這是因為水液停留在胃部下方所導致,這種情況屬於痰飲的範疇。可以用小半夏茯苓湯來治療。

先感到口渴,表示喝入的水分很多。後來才嘔吐,表示水液逆流而無法正常運行。因此可知是水液停留在胃部下方。說「這屬於痰飲的範疇」,意思是說不一定要特別治療嘔吐,只要去除痰飲,嘔吐自然就會停止。半夏可以去除痰飲,而且能降逆,進而止嘔。再加入茯苓來滲濕,除了這個方子,還有誰能勝任呢?